恩斯特·托勒尔

✍ dations ◷ 2025-02-23 16:44:28 #1893年出生,1939年逝世,德国作家,犹太作家,表现主义,德国剧作家,共产主义,慕尼黑大学校友,德国自杀者,德国犹太人,波森省人

恩斯特·托勒尔(Ernst Toller,1893年12月3日-1939年5月22日)是1920年代最出名的德国剧作家之一,也是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重要代表作者,与乔治·凯泽齐名。托勒尔的戏剧特色,在于他的戏剧与他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几乎他的每一部剧作都带有政治主题,宣扬他的左倾政治理念。

托勒尔的重要剧作包括《转变》()、《群众与人》()、《德国青年亨克曼》()、《哈啊!人生如斯》(),诗集《燕子集》,以及自传《德国青年》(,英译《我是德国人》)等。

托勒尔自幼生长在犹太家庭中,居住在当时属波森省的Samotschin,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经在法国留学,不过在他后来的写作资料中,很少提到在法国的经历。1914年大战爆发时,因为自幼犹太背景生活中的疏离感,为了追求能够加入当时德国主流社会的认同,因此主动从军参战,而在战场上却看到了实际的战争残酷,他自己也在1916年时负伤回乡,从此改变了原本的态度,彻底转向反战。

托勒尔在1917年回到慕尼黑大学就学后,又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便开始参与校园中的学生运动,以及巴伐利亚地区的独立社会民主党的相关活动,并且在1918年参与巴伐利亚苏维埃革命,在革命失败后,1919年为威玛政府所逮捕,从1919年到1924年间在狱中度过五年岁月,而他就是在这五年间,写下他最重要的剧作,而这几部剧作首演时,作者本人都无缘目睹。而因为本身的争议性,在1920年代快速成为德国最出名的剧作家,作品被翻译成27国语言。

1924年出狱后,托勒亲自率领自己的作品《亨克曼》等巡回演出,并且受邀造访美国以及苏俄。1927年与导演厄文·皮斯卡托(英语:Erwin Piscator)合作的《哈啊!人生如斯》,后来被人誉为是比拟俄国的安东·契诃夫与康斯坦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黄金编导组合。

1930年代的托勒尔除了写舞台剧之外,同时也写广播剧本,以及一部没有完成的电影剧本。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因为托勒尔本身的犹太背景以及左倾政治思想,不为纳粹所容,因此流亡美国,纳粹并公开焚烧托勒尔著作,托勒尔并因此写下自传《德国青年》。流亡后的托勒尔并不得意,因为语言的隔阂,托勒尔的作品在美国没有观众,加上婚姻失败,1939年最后在纽约自杀身亡。

是在1918年时原本是当成是宣传革命的传单而写,最后在狱中完成,1919年出版后由Karl Heinz Martin执导首演。《转变》是托勒尔的自传性质作品,剧中主角腓德烈(Fredrich)就是托勒尔本人的化身,在这部剧作中总共有十三个画面(Bilder,相当于“景”的戏剧分隔单位)使用了表现主义戏剧的真实画面与梦幻画面交错的技巧,表现腓德烈如何从志愿从军,到最后成为革命者,最后全剧在呼喊革命中结束。

根据派特森(Michael Patterson)的研究,在马丁(Karl Heinz Martin)执导的《转变》首映中,是就目前的纪录来看,在德国剧场中最早使用灯光的明灭(black out)作为分场手法的戏剧,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写实主义戏剧,多还是倚靠布幕分场。

《群众与人》是在巴伐利亚革命失败后的狱中作品,一改在《转变》中对于革命的乐观态度,叙述主角“女人”—颂雅(Sonja)虽然是处在中产阶级背景,却倾向支持革命,最后夹在代表政府威权的丈夫与代表革命暴力的“无名氏”之间无法抉择,一方面她反对政府对人民的压迫,一方面她的人道主义又反对暴力的革命手段。在其领导的革命失败后颂雅被军方逮捕并在最后被枪杀。在剧作表现上,也是一部表现主义的作品,使用真实画面与梦幻画面交错的技巧,全剧有七个画面,其中有三个是梦幻画面。

1923 年之后托勒尔的风格从表现主义逐渐转向回到写实的传统,《亨克曼》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佳构剧,在这部剧作中,托勒尔的兴趣也从表现革命英雄,转向表现在1920年代威玛德国实际受到大战伤害以及社会压迫的劳工生活。亨克曼是《亨克曼》的主角,这个名字在德文中是“残疾者”之意,亨克曼在大战中因为受伤而失去性能力,个性也变得乖戾古怪,妻子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个性而出轨,亨克曼在马戏团中工作扮演茹毛饮血的德国巨人,却遭到讪笑,整部剧作以一个三角恋情为中心,却展现到了外在社会中的层层相互压迫。《亨克曼》是托勒尔在1920年代演出次数最多的作品。

《哈啊!人生如斯》所处理的问题则是1919年革命的同志,在革命八年之后面对时势变迁、同志的变节,以及潜在的、新兴的纳粹左派势力,应当如何自处的问题。主角卡尔·汤玛斯(Karl Thomas)在革命失败后,因此精神不正常,先后在监狱与精神病院中关了八年,出狱后看到过去的同志修正主义者威廉·基曼(Whilhem Kilman)反而成为了政府中的高官,并且制造供战争用的毒气。汤玛斯又从旅馆中的工作,看到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状,在气愤下欲杀基曼,但是在汤玛斯打算下手时,基曼却为右派所暗杀,警察以为汤玛斯是凶手而逮捕,汤玛斯以为他原本是为了基曼倒向右派而欲杀之,但是反而却被右派所杀,在大感世界的荒谬的同时,最后决定自杀。根据纪录,在首演结束时,在场的工人观众纷纷起立合唱国际歌。

《哈啊!人生如斯》是一个相当难以给予定位的作品,因为这部剧中包含了托勒尔与皮斯卡托的共同创作,而前者倾向的是一种个人英雄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后者倾向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在合作期间也有不小的摩擦,根据托勒尔原本的初稿,汤玛斯原本是要更积极的投向革命,选择自杀是皮斯卡托修改后的结果。此外,《哈啊!人生如斯》是在皮斯卡托新盖好的剧场中首演(Piscator Buhne),使用了三层楼的特殊设计舞台,并且在剧中插入了新闻电影影片,可说是在剧场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相当早的例子。

只要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相关研究,几乎都无法不谈到托勒尔,在派特森(Michael Patterson)的研究《1900到1933年德国剧场革命》()中,将表现主义分为两个支派,他将凯泽当成是抽象主义(Abstractionism)支派的代表,而托勒是原始主义(Primitivism)的代表。

在托勒尔的研究专论方面。在托勒过世后隔年,在西方便有威利布兰德(William Willibrand)所作的研究《恩斯特·托勒尔及其意识型态》(),将托勒的意识型态解读为传统的基督教价值, 但是对于托勒的主题研究,主要在1970年代,约翰·史巴来克(John M. Spalek)编纂《恩斯特·托勒尔及其评论》()此一关于托勒作品、报刊评论与研究的索引之后而开始。而关于托勒尔的研究也就往往分成两个方向讨论,一是以文学的角度看待托勒,另外则是探讨托勒的政治意识型态。

在纯文学角度方面,马尔康·匹塔克(Malcom Pittock)在1979年的《恩斯特·托尔勒》()中,主要探讨托勒作品的形式问题,在序论中认为托勒的作品主要来自于他的生命经验。赛西尔·戴维斯(Cecil Davies) 于1995年完成的《恩斯特·托勒尔的剧作:重新评价》(),则在于讨论托勒尔剧作的根源,受到了许多德国传统文学传统的影响。

重要的意识型态研究则有两部,一是麦可·欧萨(Michael Ossar)的《恩斯特·托勒剧中的无政府主义》(),另一为大卫·多佛(David Dove)的《恩斯特·托勒作品中的革命社会主义》()。两者均认为,托勒的写作所受到的影响,在政治方面远较文学方面更为直接,特别是独立社会民主党党魁柯特·伊斯纳(Kurt Eisner)、以及高斯塔夫·兰铎(Gustav Landauer,1870 - 1919)的直接影响,而从托勒的自传中发现,特别是兰铎所作的《呼唤社会主义》()一文对托勒尔的影响为最。

欧萨认为托勒的意识型态属于无政府主义,而在多佛的研究中也接受欧萨的观点,他将托勒尔定位成“革命社会主义”,是根植于无政府主义而来,但是只有在《转变》剧中内容可说与兰铎完全一致,在之后剧作以及其他作品中,可以看到托勒对继承兰铎而来的政治意识型态已经发生动摇,且兰铎对托勒的影响仅至1927年,之后随着德国政治局势的变迁,托勒的意识型态亦产生了变化。

相关

  •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路(英语:Digital electronics)或数字集成电路是由许多的逻辑门组成的复杂电路。与模拟电路相比,它主要进行数字信号的处理(即信号以0与1两个状态表示),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强。
  • 动态网页动态网页是一个对所有动态生成与动态更新的网页的统称。与传统的静态网页相反,它会因为变量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网页。这既可能是服务器端生成的网页,也可能是用户端生成的网页
  • 黑雁属Nesochen Salvadori, 1895黑雁属 (学名:Branta)是雁鸭科的一个属,其下的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其学名来自古诺尔斯语“Brandgás”,意思就是“黑色的雁”。它们和其他同科生物的最
  • 布列塔尼公国布列塔尼公国(布列塔尼语:Dugelezh Breizh,法语:Duché de Bretagne),是中世纪时期的一个部族和封建国家,存在于935年至1547年的布列塔尼半岛上,东部与诺曼底及其他法国省份相邻。布
  • 孙策孙策(175年7月-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策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吴大帝孙权的长兄,是孙吴的开拓者和奠定基础首要者。在群雄割据时期,曾待过袁术旗下,但不
  • 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系植物的花的柱头排斥传至其上的同花或同株的花粉粒的现象。不同植物实现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不同,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主要分为孢子体自
  • 是议全书是议全书是朝鲜王朝末年一部食谱兼家政工具书,作者不明,但相信是庆尚北道尚州的两班妇女所撰。1919年正值朝鲜日治时期,与一个两班家庭相熟的沈晥镇被任命为尚州郡守,他从那个家
  • 性爱欲3世纪《性爱欲3世纪》(俄语:Гольфстрим под айсбергом;拉脱维亚语:Golfa straume zem ledus kalna;英语:Gulf Stream Under the Iceberg)是一部2012年的拉脱维亚(
  • 简·西摩 (英格兰王后)简·西摩(Jane Seymour,1508年-1537年10月24日)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第三任王后。原为亨利八世两位前任王后—凯瑟琳王后和安妮王后的女侍官,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的继母。简·
  • 加利西亚-阿斯图里亚斯语加利西亚-阿斯图里亚斯语(Galician-Asturian)是罗曼语族下属的一个语支,包括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埃奥河和纳里亚河之间的方言。加利西亚-阿斯图里亚斯语是东北部加利西亚语方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