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尔一世 (奥匈帝国)
✍ dations ◷ 2025-10-28 11:50:05 #卡尔一世 (奥匈帝国)
卡尔一世(Karl 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ph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a von Habsburg-Lothringen)是哈布斯堡王朝与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1916年-1918年)。作为奥地利皇帝,称卡尔一世;作为匈牙利国王,称查理四世(IV. Károly);作为波希米亚国王,称卡雷尔四世(Karel IV)。卡尔一世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之弟卡尔大公之孙,奥托·弗朗茨大公和夫人萨克森公主约瑟夫之子。1911年10月21日与帕尔马公国(英语:House of Bourbon-Parma)的齐塔郡主结婚。1914年6月28日其伯父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后成为帝国皇储。1916年11月21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逝世后即位为皇帝,成为奥匈帝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17年2月12日兼任德国元帅。1917年卡尔开始秘密地通过内弟帕尔马王子西克斯图斯与法国进行和平谈判,然而1918年计划泄露,使奥地利落到了很窘迫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奥匈帝国陷入内乱和民族矛盾中。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协议,倡导奥匈帝国各民族独立。10月14日,卡尔召开皇家议会,接受十四点协议,同意建立有各民族自治政府的联邦制国家。但改革很快失去控制,各民族自治政府纷纷宣称完全独立,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地利国内的共和派最终否定了君主制。1918年11月11日卡尔宣布:“我正式放弃参与任何政务,但不会放弃皇位。” 次日,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卡尔被迫离开维也纳。 1919年三月流亡瑞士,4月奥地利议会宣布废黜卡尔的皇位。1921年卡尔两次试图在匈牙利保守派人士的帮助下在该地复位,但因未获得匈牙利摄政霍尔蒂的支持未果。1922年卡尔因肺炎在葡属马德拉群岛逝世,年仅34岁。67年后的1989年,他的妻子齐塔在瑞士逝世。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卡尔作为皇帝兼国王设法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为勇敢和高尚的榜样。2004年10月3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卡尔一世册封“真福品”,这通常是正式封为圣人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梵蒂冈宣称卡尔一世生前致力和平,积极谋求结束战争,是政治领袖的典范;但许多人抨击这项举动,指称卡尔一世在战争期间曾下令使用有毒物质芥子气。卡尔婚后育有五子三女: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相关
- 酦酵发酵作用(英语:fermentation)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
- 核膜核膜(英语:nuclear membrane 或 karyotheca),又称核被膜或核封套(nuclear envelope)是包围真核细胞细胞核,分隔开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生物膜。核膜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厚度共约20-1
- 生化武器生化武器(Biochemical Weapon)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两种,是指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它们都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物武器过
- 马塞诸塞州马è¨è¯¸å¡å·ï¼ˆè‹±è¯ï¼š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简称麻çœã€éº»å·ï¼Œæ£å¼å称为é©
- 卫生假说卫生假说(英语:hygiene hypothesis)是一种医学假说,指童年时因缺少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与寄生虫,从而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发展,进而增加了罹患过敏性疾病
-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又称糖化血红素, 缩写作hemoglobin A1c, HbA1c, A1C, Hb1c; 有时缩写为 HbA1c)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通常作为一段时间内平均血浆葡萄糖浓
- 验尸验尸亦称尸体解剖、尸体检验、尸检,是一个彻底检查尸体的医疗程序,以确定死亡的原因和方式并评估任何可能存在的疾病或损伤。通常由病理学家、法医或验尸官等专门人员行验尸工
- 三氟胸苷三氟胸苷(INN:trifluridine)(又称屈氟尿苷、曲氟尿苷、trifluorothymidine或TFT)是一种主要用于眼睛的反疱疹病毒科抗病毒药物。商品名称为Viroptic,原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前身Glax
- 举腿试验举腿试验(straight leg raise)也称为拉塞格证候(Lasègue's sign)及拉塞格试验(Lasègue's test),是对于下背痛病人的一种检查方式,可检查是否有潜在的椎间盘脱出症,多半会在L5,也就是
- 喘息喘鸣(英语:Wheeze, Sibilant Rhonchi),又称啰音,是指呼吸过程中呼吸道持续产生的粗糙声音。哮鸣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呼吸道的某些部分缩小或被堵塞,亦可能是呼吸道内的气流速度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