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万(1608年-1666年),名引治,一名隐,字鸿隐,庵号莘庵,澎湖人称张百万,又号江鸟隐,福建漳州府漳浦县灶山埭头(今漳浦县深土镇埭头村)人,明清之交时的澎湖白沙乡商人,发家富裕过程,具有民间传奇的色彩。
《澎湖厅志》、《澎湖纪略》等书皆未有张百万的生前任何活动事迹,目前唯一较完整的文献,为张百万第十九世孙张新芳整理的一些资料。依其资料,张百万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岁次戊申九月四日未时,约于崇祯十年间来到澎湖,定居于白沙乡,初期以捕鱼为生,后经营航运,拥有龟仔船的庞大船队,来回台闽两地,死于清康熙五年岁次丙午五月初五日。
据说张氏初期事业系将赤崁特产丁香膎、珠螺膎(均属海鲜腌酱)运往外地,回程运载杂粮、石材及建材。后又以鹿港为中心,开展与闽厦之间的贸易,并在鹿港、彰化、员林、淡水购置产业,创设行郊。
有八房子孙,因迁居厦门的孙子张启琫在朱一贵之乱时,帮助朝廷,获有军功,故雍正二年雍正皇帝诰赠他的父祖暨夫人三代为怀远将军及淑人。此一诰封金匣现存于白沙乡瓦硐村张家故宅,为澎湖民间至今所仅见的一块诰封匾额。
张百万葬于赤崁湖底古井。旧居仍在瓦硐村四十一号,内供奉张百万牌位,上刻有“怀远将军张莘庵讳引治之神位”。
传说中张百万为当时全澎首富。在澎湖,仅蔡廷兰及张百万二人即占人物传说的六成多,反映出他们两人在澎湖人心中的地位,也表达出当地人对功成名就的渴望。
传说张百万常到赤崁北方的无名岛下网,在该岛捡些乌黑的石头而拿去叠围墙,被唐山的地理师告知为乌金,便一夕致富。他从此被叫做张百万;该座无名岛因此被叫做金屿;而所住的村落,便有了富人才住得起的瓦片屋,就此称为瓦硐村,当地有一句俗语说:“有瓦硐厝,没瓦硐富。”,意即即使盖了瓦硐厝,也比不上张家富有。
有学者猜测张百万致富原因是得到是海盗宝藏,而当地基督教会许益超牧师研判获金一事多属神奇之说,殆亦可能是荷兰沉船之遗物。
另一致富传说是张百万被皇帝召见,献上糊涂粥、珠螺酉奎这两种澎湖料理,因此赐得赤崁周围目力所及的无人岛屿,包括北海的姑婆、铁砧、土地公、白沙、顺风、险礁、温仔、金屿、屈爪、还有湖西乡的锭钩、鸡善等屿,大部分都盛产紫菜。历史上,该村数百年独拥北海诸岛的紫菜采收权,学者猜测,所谓的皇帝,可能是某个官方单位,或许召见的是南明唐王朱聿键、或鲁王朱以海等。
赤崁村民吕石老因张隐的牛车队搬运建材,造成吕家出入不便及影响安宁而告至衙门,演变成在吼门(现澎湖跨海大桥中段海沟)一起拿银元来丢的炫富比赛,何者放弃抛掷银元就算输,最后当然是张百万胜利。
张百万是澎湖地区的大地主,当地人们叫他的地是“四鸟飞不过”,意思是四只鸟飞不过他的地,可见地有多大。他经由风水师指点在称为“水穴”的风水宝地盖了气派十足的八进大宅,风水学称“八马拖车”,但风水师因泄漏天机,受到天谴而失明。后来张百万拿死在粪坑的羊给该风水师吃,后者发现后故意建议张家再多加一进房,成了“九犬分尸”,又叫张家把将“水穴”的压石拿开后,竟出现水泉与跑出七尾红蛇。风水师用泉水洗眼而恢复视力,而张家却因此中落,当地人也改叫该地为“死鸟飞不过”。张家后想再加一进房成“十全十美”但已来不及。
这故事类似林半仙坏风水的传说。
张家在“母鸡穴”盖屋,想报仇的风水师谎称有发达之法,要张家门前铺上白石,一直铺到大路。结果白石头路像是白蛇,造成象征蛇吃鸡,风水遭破坏,张百万败运。
传说某年清明节张百万想去扫墓,打算培墓,设置十二道菜饭作祭品,路上发现只带了十道菜,少了两道斋菜,于是命一名家丁到妈宫(今马公)买十三两木耳、十三两香菇。家丁不识字,怕忘记,一路念:“香菇、木耳、香菇、木耳”,念到最后竟然变成“香炉、木主”,于是买了各十三个香炉和木主(神主牌)。张百万一家十二口和一只狗就坐着船从白沙到湖西扫墓,中途沉船,人员全部溺毙,刚好符合事前买的十三个香炉、十三个木主,恰好是死亡的预言。 另说则是家丁识字,在手上写了香(香菇),木(木耳)作为代号,到了市场却忘了代号的意义,就买了十三个香炉和十三个木主。
在历史上,张百万家族是有发生船难,但为后代,死者为第四子后代六人、第五子后代五人,共十一人,族谱中记载:“某年清明节日,往离岛祭扫祖茔,忽遭大风,船沉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