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诫的义务

✍ dations ◷ 2025-04-16 05:49:36 #莫扎特作品,莫扎特歌剧,德语歌剧,歌剧

第一诫的义务(1767年)
阿波罗与雅辛托斯(1767年)
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1768年)
善意的谎言(1768年)
本都王米特拉达梯(1770年)
阿斯卡尼俄斯在阿尔巴(1771年)
西庇阿之梦(1772年)
卢基乌斯·苏拉(1772年)
假女园丁(1774年)
牧羊王(1775年)
埃及王塔莫斯(1779年)
赛蒂(1780年)
依多美尼欧(1781年)
后宫诱逃(1782年)
开罗之鹅(1784年)
失望的新郎(1784年)
剧院经理(1786年)
费加罗的婚礼(1786年)
唐·乔望尼(1787年)
女人皆如此(1790年)
魔笛(1791年)
铁托的仁慈(1791年)

《第一诫的义务》(德语:),作品号K. 35,是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参与创作的一部宗教歌唱剧,写于1767年。这出歌剧的第一部也是他第一部歌剧作品。创作这部作品时,莫扎特年仅11岁。依照现在的研究结果,这部歌剧的剧本是由伊格纳茨·安东·冯·韦泽所写。此前由于剧本的封面上仅有署名“J.A.W.”,相关研究者曾推测剧本作者可能是约翰·亚当·威兰或是雅各布·安东·马里亚努斯·威默。莫扎特只写了歌剧的第一部,第二部与第三部分别由米歇尔·海顿与安东·卡耶坦·阿德加瑟(英语:Anton Cajetan Adlgasser)完成。后两部目前都已佚失。歌剧的第一部1767年3月12日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宫骑士厅首演,第二与第三部则分别于同月的19日与26日首演。

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年仅11岁。当时他刚游历了法国、英国与瑞士等地,并从伤寒病中死里逃生。在这次旅行中,他接触了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等知名作曲家,并从他们身上受益匪浅。剧本的作者伊格纳茨·安东·冯·韦泽是萨尔茨堡富商,曾为利奥波德·莫扎特创作过两部康塔塔的唱词。

这部歌剧是为庆祝当时的萨尔茨堡大主教西吉斯蒙德·冯·施拉滕巴赫(英语:Sigismund von Schrattenbach)在位周年纪念而作。莫扎特于1766年12月受命创作这部歌剧的第一部。第二部与第三部则分别由米歇尔·海顿和安东·卡耶坦·阿德加瑟完成。

这部歌剧得名于《马可福音》中由耶稣指明的第一要紧的诫命:

剧情大致讲的是一位三心二意的基督徒在圣灵的引导下逐步转变为热忱的教徒的故事。

歌剧的第一部于1767年3月12日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宫骑士厅首演,第二与第三部则分别于同月的19日与26日首演。第一部后于同年的4月2日再度上演。当时有关舞台布置这样的演出细节的记录并没有留存下来。当时的演出者中很多人两年后又参与了同为莫扎特创作的歌剧《善意的谎言》(意大利语:)的首演。

本剧的出场角色及首演时的演出者如下:


相关

  • 内颈动脉内颈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位于头颈部两侧。总颈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C3或C4)会分支为外颈动脉及内颈动脉。内颈动脉会经由颈动脉管(英语:Carotid canal)近入颅腔,供应大
  • 1623年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简称西南联大纪念碑,包括原纪念碑和复制品共四座,第一座是1946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结束,清华、北大、南开即将回到天津、北平复校之际,西南联大师生在
  • 大卫营和约戴维营协议(英语:Camp David Accords)是有关中东问题的一项重要协议,因会议举行地点为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而以此命名。1977年的以色列国会选举,以色列工党遭到梅纳赫姆·贝京领
  • 栈贰库栈贰库与香蕉码头为高雄港观景亲水休闲区,为台湾日治时期兴建的二号码头栈二库及栈二之一库、以及1963年建成的三号码头香蕉棚改建而成。2003年,高雄港栈二库、栈二之一库、三
  • 林戊荪林戊荪(1928年-),男,天津人,中国大陆翻译家,以《孙子兵法》英译本而知名。1928年,林戊荪出生在天津,他曾在天津、上海、加尔各答读书。1946年,林戊荪赴美留学。1950年,林戊荪回到中华人
  • 比利·坎宁安威廉·约翰·坎宁安(英语:William John Cunningham,1943年6月3日-)是美国前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场上位置锋卫摇摆人。坎宁安出身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大学就读于北卡罗来纳大学。196
  • 哈里·拉尔瓦哈里·埃德温·“哈里”·拉尔瓦(芬兰语:Harry Edvin "Harri" Larva,1906年9月9日-1980年11月15日),芬兰男子田径运动员。他曾获得1928年夏季奥运会田径比赛男子1500米金牌。他也
  • 齿叶苦荬菜齿叶苦荬菜(学名:),又名叶兔仔菜、小苦荬或黄瓜菜,是菊科一个东亚特有的多年生植物。本物种分布于韩国、日本至中国大陆各地、金门县及俄罗斯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
  • 沈金鳌沈金鳌(1717年-1776年),清朝医家。 字芊绿,号汲门、再平、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著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