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内宿祢

✍ dations ◷ 2025-04-26 11:18:52 #古坟时代人物,日本人物神,84年出生,苏我氏,巨势氏,平群氏,纪氏,葛城氏,日本纸币上的人物

武内宿祢(日语:武内宿禰たけのうち の すくね/たけうち の すくね/たけち の すくね ,84年?-367年?)也作建内宿祢,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说法,是倭朝廷初期的一位大臣。他历仕景行、成务、仲哀、应神、仁德五朝,为倭朝廷栋梁之臣。他是后来日本中央朝廷纪氏、巨势氏、平群氏、葛城氏、苏我氏等豪族共同的祖先,后来被尊为神。但其生平事迹有很大部分属于传说类型。

相传他是孝元天皇的玄孙,与稚足彦尊(后来的成务天皇)在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景行天皇廿五年(95年)七月,曾奉命前往北陆、东国视察,并建议天皇征讨虾夷。因此,在平定南方的熊袭之后,景行天皇于40年派日本武尊征讨虾夷,占领陆奥地区。

仲哀天皇驾崩后,神功皇后自三韩战场归来,拥立自己的儿子应神天皇即位。应神天皇的异母兄麝坂皇子和忍熊皇子起兵欲夺位,神功皇后将年幼的天皇托付给武内宿祢照顾,自己则亲自讨伐二皇子。在武内宿祢和武振熊命的帮助下,神功皇后平定了这场叛乱,巩固了天皇的皇位。

应神天皇在位期间,武内宿祢率渡来人造韩人池。异母弟甘美内宿祢谗其谋反,武内宿祢以探汤的方式,向天皇表示自己是忠诚的。

武内宿祢在《日本书纪》中最后一次登场的时间是仁德天皇五十年(362年)。《公卿补任》和《水镜》二书称武内宿祢于仁德五十五年(368年)死去,《帝王编年记》则称是七十八年(390年)。其逝世时的年龄有280岁、295岁、306岁、312岁、360岁等不同的说法。但如此高龄逝世的记载引起了后世疑古的日本学者的怀疑,认为其真实性不可靠,甚至武内宿祢本人就是虚构人物。

相传在今奈良县御所市的室宫山古坟是武内宿祢和儿子葛城袭津彦的坟墓。

日本人将武内宿祢尊为神,祭祀于神社之中。在鸟取县鸟取市的宇倍神社以及福井县敦贺市的气比神宫都对他进行了祭祀。福冈县久留米市高良大社的祭神高良玉垂神可能也是武内宿祢。此外,日本人也将武内宿祢与应神天皇、神功皇后一同供奉于全国各个八幡宫(八幡社)之中。

昔日,在皇国史观的影响下,日本学者把武内宿祢当作忠臣,大肆颂扬他。在1889年(明治廿二年)发行的壹圆日本银行券中,正面人物头像为武内宿祢。此后的1889年的甲五圆券、1916年丙五圆券、1942年的丁贰百圆券、1943年的壹圆券,其正面人物头像也是武内宿祢。

相关

  • 临床心理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黑格艾伦·杰伊·黑格(英语:Alan Jay Heeger,1936年1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黑格出生于衣阿华州苏城。1957年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获得物理及数学学士
  • 胡达·佐格比胡达·亚也·佐格比 (英语:Huda Yahya Zoghbi,阿拉伯语:هدى الهبري الزغبي‎,1955年6月24日-),原名胡达·阿尔-希贝里(Huda El-Hibri),黎巴嫩裔美国遗传学家,休斯敦贝勒
  • 头索动物头索动物亚门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头索动物的脊索延伸到背神经管的前方,故名。其咽鳃裂众多。头索动物一般称为文昌鱼,故又名狭心纲及文昌鱼纲。因无真正的头部,又称为无头
  • 合酶合酶(Synthase)是催化合成反应的酶类。根据国际生化学会酶委员会对酶的EC编号分类系统,合酶是属于裂合酶类(EC4)中的一个亚类。需要注意的是,合酶与合成酶(Synthetase)是两类不同的
  • 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OM FRS(英语: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年1月8日-1913年11月7日),英国博物学者、探险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以“天择”独立构想演化论而
  • 美尼尔氏综合症美尼尔氏综合症(Ménière's disease)是内耳的疾病,其症状是会突然眩晕、耳鸣、听力减损,而且耳朵有肿胀感。最典型的症状是一开始只有单侧耳朵有症状,不过后来可能双耳都受到影
  • 导盲犬导盲犬是一种工作犬,其主要工作是代替视障人士的双眼,为他们领路,被称为“盲人的第二双眼睛”它们带路时是给盲人以障碍物和方向的提示,帮助盲人抵达目的地,而不是直接将盲人带往
  • 台北101大楼台北101(Taipei 101)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摩天大楼,楼高508米(1,667英尺),地上101层、地下5层,总楼地板面积37万1千平方米,由李祖原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KTRT团队承造,于1999年9
  • 刘克明 (台湾)刘克明(1884年1月3日-1967年),字篁村,台湾新竹人,为日治时期的一名台籍教师、台语及客家语之教材作家、翻译。幼时随父亲刘廷璧受郑如兰之邀而寄宿于北郭园,从师当地文士张镜涛、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