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虫

✍ dations ◷ 2025-04-03 18:48:19 #动物,中国传统

鳞虫是中国古代对动物的一种分类。古代的中国人将动物统称为“虫”,并将其依照体表特征分为五类:毛虫、羽虫、介虫、鳞虫和倮虫。其中的鳞虫是指体表被鳞片覆盖的动物,包括鱼类和爬行类。最早有关鳞虫的记载见于汉代的《大戴礼记》中。其中认为鳞虫和介虫(体表有甲壳覆盖的动物)都是阴气所生,“夏食冬蛰”。鳞虫中最优秀的种类是龙(“鳞虫之精者曰龙”)。

中国古代书籍划分自然物种时,也常使用五虫的称呼来辅助分类。比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鳞部”四章。李时珍在文中将鳞虫分为水、陆两类,并且将“无鳞鱼”、虾、海马、海豚等都包括在鳞虫类中。

五行学说中,五虫与五行相对应。其中鳞虫属水,主春季。

相关

  • 性别比性别比(英语:Sex ratio),在生物学中又称性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在人类中,出生男女的性别比大约为105:100。性别比有以下几个种类:人类可能会无意间影响其他生物
  • 种子蕨门种子蕨(学名:Pteridospermatophyta)是一类已灭绝的古代裸子植物,始见于晚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时极为兴盛,到侏罗纪逐渐衰退,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种子蕨的种株不大,多数为倚
  • 额头在人体解剖学中,前额是指头部前端、脸部上面的部分。前额的上方边界为发际线,其下界为眶上脊(在眼睛上方的骨头),两侧的边界则为颞骨(连接眶上脊、冠状缝以及更后方的骨头)。在解剖
  • 国产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火箭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目前,长征火箭有:长征一号、
  • 三氯化硼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有强烈臭味的气体,用于制各种硼化合物,也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硅酸盐分解时的助溶剂以及对钢铁进行硼化等。硼和卤素反应产生硼的三卤化物。但在工业上,三氯
  • 乔治·科瓦尔乔治·科瓦尔(俄语:Жорж (Георгий) Абра́мович Кова́ль,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
  • 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论(英语: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个有关于人类个性与动机的理论,考量到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资质与心理需求。 主旨在探讨人发自内心的动机,排除外在诱因与
  • 熔炉 (熔炼金属)熔铁炉是一种用来加热金属的火炉,或是一个放置这种火炉的工作站(铁匠铺)。铁匠用熔铁炉把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来更容易地通过锻造使金属成型,或是把金属加热到不再发生硬化为止
  • 高岛鞆之助高岛鞆之助(1844年12月18日-1916年1月11日),日本鹿儿岛人,日本陆军将领、政治人物,系萨摩藩士高岛嘉兵卫的四子,名为昭光。他官至日本陆军中将正二位勋一等子爵;历任陆军大臣、拓殖
  • 霍默·S·卡明斯霍默·斯蒂尔·卡明斯(Homer Stille Cummings,1870年4月30日纽约州布法罗 - 1956年9月10日),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司法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