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各斯中心主义

✍ dations ◷ 2025-08-15 18:19:36 #批判理论,解构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亦称逻辑中心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克拉格斯(Ludwig Klages)提出的哲学概念。逻各斯中心主义指的是把词汇和语言看作是对外部现实的根本表达的西方科学和哲学传统。它认为逻各斯(logos)在认识论上具有优越性,逻各斯所代表的是一个原初的、不可化约的对象。因此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张,世界中的存在必然以逻各斯为中介。逻各斯正是柏拉图式的“理念”的观念化再现。

语言学(linguistics)把逻各斯看作是再现性统一体的场所,并进一步剖析了逻各斯的结构,将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确立为形而上学含义原初的、理想的居所。逻辑中心主义的语言学主张,“为意义和语言行为奠基的当下的、特别的统一体,通过声音统一体和语音(phonic)中的意义传达出来”。语言学正是通过这种符号语音学的方式而成为一门科学。所以言说(speech)是语言的首要形态,书写是次要的、表现性的,最关键的是,它外在于言说。书写是“符号之符号”(sign of a sign),语音才是最基本的。

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在《文学理论:一个简明导论》中写到:

书面文字是“符号之符号”这一观念在西方思想中有很长的历史。亚里士多德(384BC-322BC)曾说,“口头文字是心理经验的象征,书面文字是口头文字的象征”。卢梭也认为:“写作只不过是言语的再现;奇怪的是,人们更关心图像的断定而不是客体对象。”

弗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在其语言学符号及其术语的发展中遵循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线索。只要语词仍被理解为整体符号,概念和声像(sound-image)的统一体就会分别成为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的统一体。能指由一个不可分割的声音和图像构成,因此符号的图形形式是外在的。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说,“语言学的对象不是由书面文字和口头文字的结合来定义的:单单口头形式的文字构成了对象”,语言是“独立于书写的口头传统”。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在《论文字学》一书中详细回应了索绪尔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观点。在第二章“语言学与文字学”,德里达解构了语言中显然是内在的、语音的系统,认为出于本质的原因,索绪尔的代现性判断(representative determination)是“......一个明确地导向一个功能进行的观念(ideal),但这一功能进行绝不会是语音的”。书写可能是不同于语音的功能,也不仅仅是言说的代现性描述,这一观念在德里达所说的无限主义的形而上学里告终,它允许一种绝对的逻各斯概念。存在的差异绝不会像逻各斯中心主义者所设想那样被还原;相反,意义的链条是在场-缺席(presence-absence)的痕迹。 。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索绪尔的理论中蕴含着的结构主义文学方法开始发展,这种方法依据文学文本或话语对特定的组织性惯例的附属来进入到文本之中,这种附属性往往会确立其客观意义。同样,索绪尔指责文学理论中的结构主义缺少对自身基础的说明:“......语言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而不仅仅是记录或标记它。意义始终是通过人类心灵而被归诸于对象或观念的,并由语言来构造和表达:意义并非已然包含在事物中。” 

所以在结构之外没有绝对真理,无论这一结构有多么科学、丰富。在德里达之后,后结构主义出现。处在后结构主义谱系中的其他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包括:尼采、海德格尔和弗洛伊德。在《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1968)发表后,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也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

根据巴特的说法,后结构主义作家必须要在某种缺席(或死亡)中在场(present),正如读者在文学表达的“瞬间”的在场中缺席一样。因此后结构主义反对西方文学传统中的道德形式主义,它只保留了伟大人物,我们应该到他们那里去寻找文学灵感,而这不过是一种政治控制和达到社会平衡的手段。

现代主义拒斥后结构主义,这是出于对恢复某种失落了的存在的渴望。后现代主义接受了这种失落(作为“在场”的存在的失落),并超越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界限。

一些研究者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并不存在于所有文化中,而只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偏见。泰德洛克(Tedlock)通过研究奎希(Quiché)玛雅文化中的故事得出,可能是字母书写系统的发展导致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视角,但并非所有的书写系统都如此,在书写尚未确立的文化中尤为少见。泰德洛克认为:“声音是线性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一系列的音素中只发生一件事”,这反映在书写,乃至语言学领域中的语言学习之中,泰德洛克所谓的“神话学(或更大规模的结构主义)”“不是建立在对多维度声音的多维度理解上,而是建立在对声音内最小音节的单线性书写之上”。书写的单一维度意味着,字母书写只表现了文字,而音调、声音、口音和风格往往很难表现文字。 Geaney研究了古代汉语的“名”(ming)的书写方式,说明了表意文字系统给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观念造成了困难,德里达甚至也以矛盾的方式书写中文文字,他一开始假设“文字有一个历史性的目的,对它而言语音书写是正常的“产物”,又说“可以毫不讽刺的断定,中文书写是“一场外在于所有逻各斯中心主义文明的运动”。 

相关

  • 凝血酶1a2c, 1a3b, 1a3e, 1a46, 1a4w, 1a5g, 1a61, 1abi, 1abj, 1ad8, 1ae8, 1afe, 1aht, 1ai8, 1aix, 1awf, 1awh, 1ay6, 1b5g, 1b7x, 1ba8, 1bb0, 1bbr, 1bcu, 1bhx, 1bmm, 1bmn
  • 自动酿酒综合症自动酿酒综合征(英语:Auto-brewery syndrome),也被称为肠道发酵综合征(英语:gut fermentation syndrome),是一种在消化系统内通过内源性发酵产得酒精使人致醉的一种罕见的疾病。在许
  • 倪齐民倪齐民(英语:Jimmy Ni,1964年12月24日-),台湾男演员。民国96年8月25日凌晨开车行经台北市新生南路与罗斯福路口时,因未注意并行距离变换车道,涉嫌擦撞1名机车骑士,且在骑士倒地后开车
  • 施波尔路易斯·施波尔(德语:Louis Spohr,1784年4月5日-1859年10月22日),原名Ludwig Spohr,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施波尔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小提琴协奏曲的数目很是惊人。其歌剧
  • 中东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从1973年延续至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
  • 粤海街道粤海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于南山半岛东北部,1991年2月成立,范围大约是由沙河西路至南海大道一带,滨临后海湾。深圳大学、深圳科技园均是位处此区。辖
  • G.50战斗机G.50箭式(意文:Freccia)战斗机是意大利最初研发的全铝合金制单翼战斗机,有着可收放式起落架,原本采用可开闭座舱盖但由于飞行员的反对而把座舱盖拆除而变成开放式驾驶舱,原型机
  •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概念,如实体、关系、属性等,同时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机制来构造模拟现实系统的方法。传统的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点是面向过程
  • 作田庄一作田庄一(1878年12月1日-1973年2月9日),日本经济学家、首任建国大学副校长。出生于山口县藤本家一个5人家庭,后来因为学业问题被送到作田家成为养子,并且改姓作田。先后就读山口高
  • 言论自由之旗言论自由之旗(英语:Free Speech Flag)是一面象征个人自由并表达对言论自由支持的旗帜,由艺术家约翰·马科特(John Marcotte)所设计。本旗帜上的颜色条对应的是HD DVD和蓝光光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