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之旗

✍ dations ◷ 2025-08-06 11:29:24 #言论自由,旗帜,数位版权管理,网络迷因

言论自由之旗(英语:Free Speech Flag)是一面象征个人自由并表达对言论自由支持的旗帜,由艺术家约翰·马科特(John Marcotte)所设计。本旗帜上的颜色条对应的是HD DVD和蓝光光盘中的AACS加密密钥,用户以此绕过数字版权管理,任意拷贝光盘。这面旗帜是AACS密钥泄露引发风波后,于2007年5月1日诞生的。

2007年4月30日,AACS加密密钥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泄露(常简称为09 F9)。之后,美国电影协会和AACS授权管理会(AACS LA)开始发出《停止并终止》法律信函,要求相关网站将张贴在网站上的密钥全部删除,驱使马科特设计本旗帜以示抗议。而网民对删除密钥则作出回应,将密钥的大量新闻投稿到Digg新闻聚合网站,此加密密钥反而获得了知名度。这也是史翠珊效应的实例之一。

在HD DVD与蓝光光盘中,使用了名为AACS的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是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混淆的技术,旨在防止有著作权的作品被拷贝,以及限制作品的使用,就好比是一把“数字锁”。支持者认为,数字版权管理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是必要的,可以防止作品被文件共享等方式侵权,就好比个人将物理财产锁起来以防止盗窃;数字版权管理有助于让著作权持有人对其作品保持艺术控制(英语:Artistic control),以及可以保证持续的资金收入。许多大型企业,如亚马逊、苹果公司、谷歌、微软、艺电(EA)、索尼、Netflix等,都使用数字版权管理。

但反对者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数字版权管理能够有效防止侵权,本技术不但造成合法消费者的不便,还会剥夺用户的合法权利,不是“数字锁”而是“数字手铐”。通过数字版权管理,大型企业还可以压制创新和竞争。例如,带有数字版权管理的视频和音乐,用户必须使用特定的程序才能播放,而不能自己选择播放器;个人备份CD和DVD本身是合法的,但数字版权管理禁止资料的拷贝;如果资料如此限制,向图书馆借阅资料、合理使用有著作权的作品,以及使用公有领域的作品,都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教育和科研。更有甚者,一旦数字版权管理的方式改变,或者终止服务,那么资料就会被永久锁定。

电子前哨基金会认为,数字版权管理是反竞争行为。另一方面,如果试图绕过数字版权管理,也会违反《数字千年著作权法》,因此自由软件基金会旗下的组织“设计不良”认为,数字版权管理会造成寒蝉效应,破坏言论自由。

2007年4月30日,一个名为“Rudd-0”的博客发布了HD DVD的加密密钥,并请读者传播此密钥。如果知道了此密钥,用户就可以绕过数字版权管理,拷贝本不允许拷贝的HD DVD。事态的发展被新闻媒体报道。而在Digg新闻聚合网站 —— 一个允许用户对新闻进行投票评选的网站 —— 此新闻则获得了最高的票数。由于有超过15000名用户在Digg网站上投票,这则新闻登上了主页。

很快,负责管理加密密钥的AACS授权管理会(AACS LA),在2007年5月1日迅速向Digg发出了《停止并终止》的法律信函。在信函中,AACS授权管理会声称,在网站上发布泄露密钥的新闻报道,网站就是在参与非法活动。Digg发表了许多相关的新闻报道。 Digg的CEO杰伊·阿德尔森(Jay Adelson)便宣布,网站将遵守这份《停止并终止》,对密钥新闻进行自我审查。

作家杰里米·戈德曼在他的书《走向社会化》(Going Social)中评论道:

阿德尔森进行自我审查的决定,出乎意料得遭到了Digg社区的强烈抵抗,正是所谓的史翠珊效应。Digg用户通过参与网站投票,让有关密钥的新闻淹没了整个网站。 Digg的创始人凯文·罗斯(Kevin Rose)认识到了这点, 表示“Digg是热爱倾听用户声音的社区,而这件事就引起了用户的共鸣。”

在听取了Digg社区对阿德尔森自我审查做法的不满后,罗斯随即宣布撤销本决定。他宣布Digg社区将停止自我审查,并对Digg成员的意见表示理解。他说:“在阅读了上百则新闻和上千条评论后,(我明白了)你们对此态度明确……你们希望Digg进行抗争而不是向大公司屈服。从即刻起立即生效:我们不会再删除任何包括此代码的文章或评论。我们准备面对一切后果。”

本旗帜的设计者是约翰·马科特,他是一名作家,并担任《坏话》()网站的编辑,他为了把HD DVD的秘密在互联网上四处传播,而设计了言论自由旗帜,并最终于2007年5月1日把旗帜和一篇文章发表在网站上。在这篇文章中,马科特认为政府为企业的利益而牺牲了公民的权利,甚至连一组数字都能变成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对此表示批评。

“我们希望发起一场运动”,马科特写道“一场重新要求个人自由,让我们的国家法律不再被公司掌控的运动。” 他鼓励浏览者通过互联网散发他的信息,并自由传播他的作品。他说道:“为此,我们制作了一面旗帜,这是个人自由的象征。要把这面旗帜传向四面八方。”

马科特将密钥镶嵌在旗帜自身的颜色中,这面旗帜的颜色用十六进制表示,即为#09F911 #029D74 #E35BD8 #4156C5 #635688。而密钥的最后一个字节“C0”位于旗帜的右下角,则暗示本旗帜是引领这场社会运动的“零号犯罪”(Crime 0)。

他起初将本旗帜自由发行,“允许人们创造类似的派生作品” ,但随后改变想法,将旗帜重新发行在公有领域下。

在本旗帜发表之后,博客作者们立刻将言论自由之旗传播到了多个网站,提高了旗帜的知名度。而旗帜中包含的违禁代码也被广泛传播。由于互联网用户传播HD DVD加密密钥的方式十分有创意,此旗帜也成为了互联网的流行文化。

网络用户将印有此代码的T恤穿在身上、写入诗歌、加入嘻哈歌曲的歌词中,还有用其数字来谱写曲子的。音乐家基思·比尔甘(Keith Burgun)创作了一首以代码命名的歌曲《哦九埃弗九》(Oh Nine, Eff Nine)并将作品发表在了YouTube上。这首歌的唯一歌词就是加密密钥的数值本身“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 “我觉得它们为平息这组数字徒劳无功的努力,非常令人喜庆,” 比尔甘说道, “讽刺的是,正是因为他们努力平息这组数字,它现在就变成互联网上最有名的数字了。”

对于马科特的创意是否合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高级讲师马修·里默(Matthew Rimmer)评价道:“我不认为一定要在法律界限之内。这纯粹是评论当下时事的一种有趣方式。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为了刻意突显应该被废弃的荒唐法律。”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安东尼奥·切拉索(Antonio Ceraso)则以更大的格局看待本旗帜,认为这是新社会思潮的形成,并以此提出了问题:五色条纹旗会不会被《数字千年著作权法》认定是绕过数字版权管理的非法设备呢?

本旗帜还启发了杰夫·汤普森,他是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兼“视觉艺术与科技”项目的总监。受到启发,他创作了一首以AACS加密密钥为旋律的音频文件。几年之后,在PlayStation 3游戏主机中一个类似的密钥被破解后,另有用户向本旗帜致敬,创作了PlayStation 3版本的言论自由之旗。


相关

  • 硒代半胱氨酸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简称:Sec 或 U;其它出版刊物亦简称为:Se-Cys))是一种氨基酸,存在于少数一些酶中,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甲状腺素5'-脱碘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甲酸脱氢酶
  • 博茨瓦纳华人博茨瓦纳华人是指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华侨华人,2009年时,总人数约为5至6千。主要分布在首都哈博罗内和第二大城市弗朗西斯敦。
  • 白珊白珊(1969年12月4日-),中国女演员。现为于正工作室旗下的合约女艺员。多演出于正监制的电视剧而知名。出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代表作品有《美人心计》、《美人
  • 胡琏 (崇祯庚辰进士)胡琏,字辰生,号星来,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湖州府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三甲进士,为明末复社人物,官至婺源县知县,在任期间为官清廉端
  • 曹宏 (1436年)曹宏(1436年-?),字维裕,应天府句容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五十二名。天顺八年(1464年),参加甲申科会试,得贡士第四十九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曾祖父
  • 台湾中级山列表台湾中级山,乃指位于台湾且山峰高度在1500M至3000M之间,其中林相复杂,且通常无法当天往返的山峰。
  • 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坐标:26°54′25.6″N 112°36′25.1″E / 26.907111°N 112.606972°E / 26.907111; 112.606972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位于衡阳市回雁峰景区的半山腰,纪念馆收藏有王夫之毕生著
  • 金湖金湖可以指:
  • 雷伊·鲍曼雷伊·鲍曼(Ray H. Baughman),美国材料学家。1964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1年在哈佛大学获材料科学博士学位。2001年成为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罗伯特·韦尔奇
  • 詹姆斯·柯顿詹姆斯·韦斯利·柯顿(英语:James Wesley Cotton,1975年12月14日-),美国NBA联盟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97年的NBA选秀中第2轮第4顺位被丹佛掘金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