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黄

✍ dations ◷ 2025-04-26 12:47:52 #1533年出生,1606年逝世,万历十四年丙戌科进士,隆庆四年庚午科举人,明朝宝坻县知县,明朝兵部主事,明朝诗人,明朝佛教人物,苏州人,袁姓,万历朝鲜之役人物

袁黄(1533年12月26日-1606年8月14日),原名表,字仪甫,又字坤仪,后改名黄,更字庆远,号学海,又号了凡,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人,改入籍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万历进士,曾任主事、拾遗之官,赠尚宝司少卿。崇信佛法,六十九岁时,将一生的体验写成著名的劝善文《了凡四训》。

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变夺取建文帝皇位,袁家因与忠于建文帝的官员往来,被燕王抄家。袁了凡的先祖(袁顺)幸免于难,四处逃亡,后定居于吴江。

袁黄于嘉靖十二年(1533)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嘉善县魏塘镇,袁父(袁仁)不欲其为官,而希冀其习医。后遇云南孔先生传邵雍《皇极经世》,并为其卜算一生之荣枯寿夭。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学医,求取功名。

隆庆三年(1569年)遇金陵栖霞山云谷禅师,讲行善积德,改造命运之理。袁黄如大梦初醒,自号为了凡,以此明其悟立命之说,不欲落凡夫窠臼之志。袁了凡曾做记功、过的表格,称之为“功过格”,功过格在晚明甚为盛行,刘宗周弟子张履祥更称“竟为近世时人之圣书。”

隆庆四年(1570年)中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任宝坻县令。后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此时日本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万历朝鲜之役,随经略宋应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鲜。李如松与日倭谈判,佯称将赐厚禄,日倭信以为真,没有设防。如松遂袭破日倭于平壤。袁了凡认为李如松此举有损国威,并斥责其部下滥杀无辜,冒领军功。倭兵袭击袁了凡,了凡以三千兵力击退之,而李如松却败于倭兵。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以十项罪名弹劾袁了凡,袁了凡被停职返乡。居乡期间又参与编修《嘉善县志》等。卒年七十四岁。天启三年(1623年),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袁黄军功,赠尚宝司少卿(从五品)。

所著《了凡四训》,享誉后世,并被拍成大型《了凡四训电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与《了凡四训电视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王夫之曾批袁了凡对于经义的解释,识见狭小,引人错误。

袁黄纪念馆

袁了凡行年考

相关

  • 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由于肾脏集尿管(renal collecting ducts)对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又称为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没有反应,造成尿
  • 物联网物联网(英语: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又称IoT技术,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而由于每个人
  • 社会学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七党联盟七党联盟是尼泊尔的一个已不存在的政党联盟。该联盟牵头发起了2006年尼泊尔民主运动,迫使时任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交出了最高权力。该联盟的成员有:
  • NBA年度第二队NBA最佳阵容(All-NBA Team)是NBA每年颁奖的荣誉之一,用来表彰当季联盟表现最好的运动员,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体育记者和主持人投票选出。NBA最佳阵容于1946年设立,每个赛季选拔一次
  • 夏绿夏绿(なつ みどり)是日本小说家、轻小说作家、漫画原作者与科普文章作者。出生于大阪,神户大学农学部毕业,大阪京都大学理学研究科博士,日本分子生物学会(日语:日本分子生物学会)会
  • 安妮·普露爱德娜·安妮·普露(英语:Edna Annie Proulx,1935年8月22日-),是一位美国记者与作家。她的创作多半仅以安妮·普露为名,但也曾使用过E·安妮·普露与E·A·普露。普露并曾以首部小
  • 阿布杜尔·拉赫曼汗阿布杜尔·拉赫曼汗(1844年-1901年),为阿富汗1826年建立之巴拉克查依王朝的在位君主之一。他本为塔什库尔干总督,后因为与雅库布汗争夺阿富汗帝位失利,走避他国。1879年,接受英国相
  • 林石城林石城(1912年-1995年),台湾新生报记者、政治人物。日治时期。曾任屏东县县议员、屏东县县议长、屏东县县长。中国国民党籍。
  • Jolt奖Jolt奖,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系列奖项,类似于电影领域的奥斯卡奖。该奖由《Dr. Dobb's Journal》(Dobb博士的杂志)于1990年开始每年发表。Jolt在英语中意为“震撼”,该奖以此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