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空行走
✍ dations ◷ 2025-08-13 19:01:19 #太空行走
舱外活动(英语:extravehicular activity,简称EVA),也称太空出舱活动,是宇航员在离开地球大气层后于太空飞行器外所做的工作。舱外活动主要在绕行地球的太空飞行器外执行(即太空漫步或称太空行走),但也于月球表面实行(即月球漫步)。在最后几次登月任务的回程中,指挥舱驾驶员曾执行过舱外活动以取回装有影片的金属容器。舱外活动有分系绳(宇航员通过系管与太空飞行器连结,氧气可透过系管传输过来,回到太空飞行器时不需要推进器)和不系绳。当执行系绳活动时支援生命所需机能,如提供氧气,被称作“脐状式”(umbilical)。太空飞行时进行无系绳舱外旅游,确保能返回太空飞行器是必要条件(参见载人机动装置,MMU)。舱外活动因各种理由而十分危险。第一个理由是与太空废弃物的碰撞。距离地表三百公里处的轨道速率(航天飞机任务进行的典型轨域)为每秒7.7公里。这是一颗子弹的十倍飞行速度,所以质量只有子弹百分之一大小的微粒(比如漆料的碎片或一粒细砂)拥有的动能即等于一颗子弹。每次任务会制造更多轨道废弃物,因此这问题将会持续恶化。危险的另一个理由是任务执行前难以模拟实际的太空环境,而太空漫步因其危险性而被避免作为例行性任务。因此,当发现问题或偶尔执行操作任务时,舱外活动通常晚于计划规划的时间。虽然自压力下选出具备高度稳定性的宇航员,然而他们仍旧是人,舱外活动时产生的高度危险终究造成宇航员情绪上的压力。其他可能的问题包含太空漫游者与太空飞行器分离或遇到宇航服破损而可能使其减压,此时如果宇航员没有立即进入增压太空舱将缺氧而迅速死亡。有名宇航员曾遇到宇航服破损的情形。STS-37任务期间,一根短棍刺穿了其中一名宇航员的手套(他的姓名并未公开,但应是杰瑞·罗斯Jerry L. Ross或杰伊·艾普特Jay Apt。)然而,这穿刺物卡住不动,因此没有明显的减压情形发生。事实上,直到宇航员安全返回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后穿刺物才被注意到。至2008年为止,舱外活动未曾发生过灾难性事件,也没有宇航员为此丧命。然而,仍有科学家开发外部件建设用的遥控机器人以尽可能减少人类进行舱外活动的需要。
相关
- T4噬菌体T4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属于T-系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具有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六角形的头部和可收缩的长的尾部。头部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折叠的DNA分子;尾部的蛋白质外壳为一
- 全民健康保险全民健康保险,一般简称为“全民健保”或“健保”,是一种强制性保险的福利政策,法源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所实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增进全体国民健康,中华民国于19
- 德拉梅内于格·费利西泰·罗贝尔·德拉梅内(Hugues Felicité Robert de Lamennais 1782年6月19日-1854年2月27日)法国天主教神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他是法国复
- Cssub2/subO氧化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铯和氧组成,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是Cs2O。已知的二元铯氧化物有:Cs11O3,Cs4O,Cs7O和Cs2O。他们颜色鲜艳。该种氧化铯Cs2O外观为橙黄色六角形晶体。氧化铯可
- 林其谁林其谁(1937年12月15日-),中国生物化学家。生于上海,原籍福建莆田。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
-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英语: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简称CMMI或“希迈”)是一种改进过程的方法,其目的是协助提升组织的绩效。“希迈”可用来引导一整个项目、一整
- 原子时国际原子时(英语: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法语:Temps Atomique International, TAI)是根据以下秒的定义的一种国际参照时标, 属于国际单位制。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
- 史前战争战争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个组织和组织之间的有组织性的武装冲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
- 细辛细辛(学名:Asarum sieboldii)是马兜铃科细辛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河南、山东、河北、江西、陕西、四川、安徽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至2,100米的地区
- 鹦雀总目鹦雀总目是鸟类分类群的一支,由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和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组成。佩尔·埃里克森和他的团队在分析基因组DNA时,发现一个由雀形目、鹦形目和隼形目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