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后美国少年死刑犯列表

✍ dations ◷ 2025-07-21 02:26:27 #美国少年死刑犯,美国人列表

本表列出1976年后的美国少年死刑犯名单。这份名单列出的是“犯案时未达法定成年年龄,尚为青少年”的死刑犯。美国曾在1972年一度废除死刑,但后来又在1976年恢复这个制度。当时美国最高法院宣告各州的死刑法规违宪,却引来国会和35个州议会抵制,重修死刑法规,1976年获最高法院认同,美国再度有了死刑制度。

美国在1976年后死刑法规虽仍有改变(2002年,将智能障碍者处死为违宪),但终止处死少年犯却一直要等到2005年的罗珀诉西蒙斯案(),最高法院宣布处死少年犯为违宪为止。在1976年至2005年间,美国一共处死了22名少年犯,而且这22人都是男生。其中21位是在17岁时犯罪,只有肖恩·塞勒斯(Sean Sellers)的犯罪年龄是16岁。

美国最早在1642年就有处死少年犯的案例,当时美国还是英国的十三州殖民地。1642年,16岁的汤玛士·葛兰格(Thomas Graunger)因兽交罪被判死刑,在普利茅斯殖民地被处死。1786年12月20日,美国绞死独立以来所处死年纪最小的罪犯,汉娜·阿库希,被处死时年仅12岁。19世纪时的美国法官大多不愿处死14岁以下的少年犯,但还是有两名年幼少年犯。其中一名黑人少年犯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另一名是詹姆斯·亚森,犯案时年仅10岁。到了20世纪时,美国已经很少有年幼的少年死刑犯,此时年纪最小的少年死刑犯是小福特·福格森(Fortune Ferguson, Jr.),被处决时只有13岁;其次是乔治·史丁尼,死亡时只有14岁。而其他93%的少年死刑犯犯罪时是16岁或17岁。

从这些死刑记录可以发现,非洲裔美国人占少年死刑犯的大多数,殖民地和独立后300多年来,有三分之二的少年死刑犯是黑人,而且越往南方的州份所占的比例越重。从罪名来看,80%因谋杀罪被处死,其余是因强暴或强暴未遂被处死。

2005年,美国最高法院以5-4票确定依据宪法第八修正案,对犯罪时未满18岁的罪犯判处死刑为违宪。终结美国处决少年犯的历史。

相关

  •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德语:Organische Verbindung;英语:organic compound、organic chemical),简称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氰酸
  • 抗磁性抗磁性(Diamagnetism,亦作反磁性)是一些类别的物质,当处在外加磁场中,会对磁场产生的微弱斥力的一种磁性现象。抗磁性的成因,是当物质处在外加磁场中,外加磁场使得物质电子轨道(更精
  • 会厌谷会厌谷(英语:epiglottic vallecula,又称:会厌谿、会厌溪、会厌窝,会厌沟;谿/xī/)位于舌头的根部之后,介于喉咙的褶皱之间凹陷(凹谷(英语:vallecula))的地方;即会厌谿是介于舌根后部与会厌
  • 哥本哈根机场哥本哈根凯斯楚普机场(丹麦语:Københavns Lufthavn, Kastrup,IATA代码:CPH;ICAO代码:EKCH)是丹麦王国首都哥本哈根的国际机场,位于阿迈厄岛上的小镇凯斯楚普,在哥本哈根市中心以南8
  • 宪政法令丹麦王国宪法 (丹麦语:Danmarks Riges Grundlov)是丹麦王国的宪法,适用于丹麦、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丹麦第一部宪法是1849年通过的并几经修改,目前的宪法是1953年修订的,丹麦王国
  • 同步主义二十世纪早期在视觉艺术、剧场、文学中的一种概念,对于事物在不同地点,却在同一时间或同一时段发生,所表现的多重感受体悟。此概念挑战视时间、动作、地点为一体的传统想法。
  •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英语:Beijing City University,BCU),简称:北城、海大、城院,创建于1984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是中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前身为
  • 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丹尼尔·帕特里克·“帕特”·莫伊尼汉(英语:Daniel Patrick "Pat" Moynihan,1927年3月16日-2003年3月26日)生于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家,民主党员,曾任美国驻印度
  • 棘刺龙虾Palinurus vulgaris Latreille, 1803棘刺龙虾(Palinurus elephas)是龙虾科中有名的成员,也是十分常见的海产之一。分布于地中海及东大西洋(挪威南部至摩洛哥)。棘刺龙虾为龙虾科
  • 高福源高福源(1901年-1937年2月5日),字绍卿,毕业于辅仁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军将领。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说服张学良联共抗日,导致“西安事变”。1937年刘多荃派人杀害了高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