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
✍ dations ◷ 2025-04-26 12:04:28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
坐标:25°1′58″N 121°31′37.15″E / 25.03278°N 121.5269861°E / 25.03278; 121.5269861台北监狱围墙遗迹位于台北市大安区金山南路二段44巷(爱国东路底、金山南路交叉口附近),也就是今中华电信台北南区营运处(电信金山大楼)的周围。分倨中华电信台北南区营运处南北两端各百米的两石材边墙,不但是台北府城城墙仅存的遗迹,也是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刑务所的四周围墙。1895年,台湾迈入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为了维持社会治安与镇压反日运动,研拟兴建临时性监狱。在台湾北部方面,总督府特地将位于台北城内的清朝参府衙门略加修改,成为台湾第一座西方式监狱。名称就定为台湾总督府台北刑务所。在城内兴建刑务所同时,入台北城后的日本统治者,于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区改正计划后,开始以街地整理与贯通道路为由,动手拆除台北府城城墙及城内文庙、武庙。台湾总督府并将台北石城城墙的安山岩与唭哩岸石堆积于城外四处。不久,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门之外,台湾总督府几乎已将台北城所有城墙拆除。从南城墙拆除的石材,则大多运往南门附近。1910年代左右,以台湾总督府主导的维护治安与镇压行动日渐兴盛,台籍犯人增多。为此,总督府特别使用城墙遗留下的石材兴建新的台北刑务所,而此刑务所即为战后的台北监狱。充当犯人牢狱的该刑务所,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仍被中华民国政府拿来当作关押犯人的“台北监狱”,设于围墙内的该监狱直至1963年才渐次拆迁移监,仅存四周围的边墙。今日建物全部拆除殆尽的台北监狱,只剩南北两边,高约三米,长约百余米的石墙。而该两堵墙所用石材,大多取自1900年台湾总督府所拆除的台北城东与南城墙所遗留下来的安山岩及唭哩岸石。因为有着双重且二维的历史空间标定,因此于1998年被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市定古迹。台北刑务所于日治时期为总督府对死刑犯的绞刑行刑所在,抗日人士罗福星即于此被日人绞杀。围墙遗址有处石造拱门,即是旧时的“运尸门”,现已用红砖封死。2017年,台北捷运万大线人行道侧沟工程挖到清代台北城城墙被日本政府拆除后的石材移到前公卖局后方做的排水沟遗址,开挖部分并无涉及捷运站体施工,文化局将协助捷运局原地保留回填处理,挖到的遗迹也考虑以捷运北门站现有的文物展示方式处理。
相关
- 下级勋位爵士下级勋位爵士(英语:Knight Bachelor),中文通称“爵士勋衔”。为是英国荣誉制度中的一种勋位。此勋位虽然由君主授勋为骑士,但它并不属于骑士勋章之一种。下级勋位爵士是英国最古
- 肌动蛋白结构 / ECOD肌动蛋白(英语:actin)是一类分子量大约在42,000的球状蛋白质。除了已经知道的线虫类精子细胞之外,在所有的真核细胞当中均发现有该蛋白质,浓度约在100μM以上,其质量约
- 同中子素同中子素(英语:Isotone),其定义是两个不同质子数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例如:15N与16O都具有8个中子。此词汇是由德国物理学家K.古根海玛所创,是将英文同位素(英语:Isotope)中的“p
- 外肽酶外肽酶,也叫肽链端解酶,或端解酶,是蛋白水解酶一类,可催化多肽链末端肽键水解,游离末端氨基酸。根据其所剪切肽链末端为氨基端或羧基端又可分为氨基肽酶和羧基肽酶。此外,还包括催
- 沈树忠沈树忠(1961年10月-),浙江湖州人,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曾多次赴中国西南地区、西亚、美国研究地层学,提出了藏南地区冈瓦纳北缘二叠-三叠纪之交连续底层序列,提出新特提斯洋
- 高氯酸盐高氯酸盐是高氯酸形成的盐类,含有四面体型的高氯酸根离子—ClO4−,其中氯的氧化态为+7。高氯酸盐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用作火箭燃料和烟火中的氧化剂和安全气囊中的爆炸物。多数
- 教会教会是基督徒对基督教组织的习惯称呼,可以指:凡世所有罪恶和圣洁的基督徒的集合(普世教会)、天上所有圣洁的基督徒的集合(神的国度)、拥有共同教义和礼仪的基督徒的集合(教派)、一个
- 恒定稳态(英语:homeostatic,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
- 阿夫沙尔阿夫沙尔王朝(波斯语:سلسله افشار)是18世纪统治伊朗高原的一个土库曼人王朝。王朝创立者纳迪尔沙出生于呼罗珊的一个土库曼阿夫沙尔部落的农民家庭,在童年时被卖为
- font color=#FFB200台大博物馆群/font台大博物馆群(英语:NTU Museums,简称博物馆群)是国立台湾大学所附设的十个博物馆统称。目前成员中,有八个坐落于校总区;一个坐落于水源校区;一个坐落于医学院校区。自从1928年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