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信使

✍ dations ◷ 2025-11-18 14:46:41 #第二信使
第二信使(英语:Second messenger)在生物学里是胞内信号分子,负责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以触发生理变化,如增殖(英语:Cell growth),细胞分化,迁移,存活和细胞凋亡。因此第二信使是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的启动组成部件之一。第二信使分子的例子包括:环腺苷酸(cAMP),环磷酸鸟苷(cGMP),肌醇三磷酸(IP3),甘油二酯(DAG),钙离子(Ca2+)。细胞释放第二信使分子是响应于暴露在细胞外的信号分子-第一信使。第一信使是细胞外因子,通常是激素或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血清素。厄尔·威尔伯·萨瑟兰(Earl Wilbur Sutherland Jr.)发现的第二信使,为他赢得了197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萨瑟兰看到,肾上腺素会刺激肝脏把肝细胞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糖),但肾上腺素单独不会将糖原转化成葡萄糖。他发现,肾上腺素必须触发一个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才把肝脏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该机制被马丁·罗德贝尔(Martin Rodbell)和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Alfred G. Gilman)详细研究,他们赢得了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

  • 放线菌门放线菌(Actinobacteria)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可栖息于水中或陆地上,虽然一开始被认定为土壤菌,但淡水中的种类可能比陆地上的更丰富,它们具有分支的纤维和孢子,依靠孢子繁殖,表面上
  • 芽孢内生孢子(英语:endospore,又称芽孢或内孢子)是某些特殊种群的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梭菌属Clostridium中细菌产生的特殊休眠体,这些细菌会在缺乏养分的环境时开始进入此
  • 超大陆超大陆(英语:supercontinent),一般定义为拥有一个以上陆核(continental core)或克拉通的大陆。以下为地质年代中曾出现与可能形成的超大陆,依照时间顺序排列:
  • 斑痣性错构瘤病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es)又称为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s)是一类涉及到皮肤和眼睛的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遗传病。发生斑痣性错构瘤病的组织在胚胎时期都起源
  • 膝,俗称膝盖,为位于大小腿之间的连接部位。膝的主要内部组成结构为半月板以及四条韧带。半月板为膝内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之间的接连处所垫的一块新月形的纤维软骨组织,作用是
  • 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法语:Antihistaminique,英语:Antihistamine,德语:Antihistaminikum),通常指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透过对体内H1-受体(组胺受体之一种)的作用,减少组胺对这些受体产生效应,从而减
  • 宾语受词或称宾语(英语:Object)、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例句“我写作业”中,“作业”即为受词。宾语分为直接受词和间接受词两大类,其中直接受词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受词
  • 吞咽障碍吞咽障碍(dysphagia) 是描述在吞咽时出现困难的医学术语,虽然归类在国际疾病分类-10症状与症候的次分类下 ,此术语有时会单独使用, 有些有吞咽障碍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有此困难。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神经影像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由于fMRI的非侵入性和
  • 牧师心理学宗教心理学(英语:Psychology of religion)是一种把心理方法及解释框架应用于宗教传统、宗教本身及个人的科学。这门科学尝试透过心理学来准确描述宗教思想及行为的本身、起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