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龙目

✍ dations ◷ 2025-08-03 21:39:42 #离龙目
离龙目(学名:Choristodera)是群半水生双孔类爬行动物,出现时期为侏罗纪中期,灭亡时期为中新世早期;但它的多项生理特征导致目前的古生物学定位不明,目前还没有定论它到底属于哪一种动物。根据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它们位在基础双孔动物到基础主龙形下纲动物之间;但以种系发生学研究的话,离龙目的位置仍未确定;也有研究认为它们是群基础鳞龙形下纲动物。最近,大部分研究人员将离龙目归类于主龙形下纲。三叠纪晚期已出现离龙类的可能化石。离龙目的化石已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发现。最常见的化石来自晚白垩纪到早始新世之间。离龙目因为外形和生态位相近,比较容易和离片椎目搞混。鳄龙科(Champsosauridae)是离龙目最常见的一科,也是这群生物的代表。在1876年,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描述、命名鳄龙,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的晚白垩纪地层。鳄龙的外表类似恒河鳄或马来长吻鳄。鳄龙的头骨有长而细的口鼻部,布满小而锐利的圆锥状牙齿。这导因于鳄龙与恒河鳄拥有相似的生态位:在河流与沼泽中猎食小型水生猎物。这是个演化重演的典型例子。更原始的离龙类有更短、更宽广的口鼻部。它们跟恒河鳄与其他鳄鱼的主要差别在于头颅。眼眶在头颅的前方,头颅后部呈球根状形状,而且内部空间有许多复杂的骨弓。这些空间可能容纳巨大的下颌肌肉。其他关于这些空间的假设,例如容纳耳部感应器官,但因为证据很少而已被推翻。外部鼻孔位在口鼻部尖端。这显示当鳄龙类浸泡在水里,在河床或湖床上休息时,会将它们的口鼻部前端的鼻孔伸出水面来呼吸。鳄鱼与植龙目的鼻孔分别是位在它们的口鼻部背部以及头颅上方。外鼻孔的位置可让鳄龙类在水面下休息。鳄龙类的头骨非常类似蜥蜴的头骨,但较厚重。这让某些研究人员认为鳄龙科属于鳞龙形下纲。但是,鳄龙缺乏鳞龙形下纲的复杂方骨。因为同时拥有双孔动物两个演化支的特征,离龙目在种系上的位置非常地不明确。离龙目的其他特征,包括厚重且骨化的腹肋,以及大幅特化的四肢末端,前肢可当作桨来使用。此外,鳄龙类的肋骨是短而巨大的,如同其他水生爬行动物。胸部呈背腹平坦状,尾巴的侧向呈扁状,有助于游泳。在鳄龙类化石上发现的皮肤痕迹,显示鳞片非常小且不互相重叠,皮肤没有鳞甲,而鳄鱼身上有鳞甲。以下根据Mikko's Phylogeny Archive与The Paleobiology Database两个网站。?二连诺尔龙 Irenosaurus?呼伦杜赫龙 Khurendukhosaurus?拉扎勒斯鳄Cteniogenidae科(Cteniogenys)厚椎龙潜龙 (包含中国水生蜥)庄川龙满洲鳄喜水龙 Philydrosaurus鳄龙始切喙鳄 Eotomistoma辽西龙Tchoiria伊克昭龙西莫多龙Simoedosaurus长久以来,离龙目被认为是形态传统的演化支近年的种系发生学研究与描述,对这个分类单元有革命性的了解。离龙目由两个单系群与三个基础物种构成。原始的离龙类的特征是小型身体、大型的眼眶、闭合的下颥孔。拉扎勒斯鳄(Lazarussuchus)是已知最基础的离龙类。拉扎勒斯鳄是一个如鬼魅般的支系,离最晚的鳄龙有1100万年之久。根据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研究,指出拉札勒斯鳄比厚椎龙(Pachystropheus)更为原始,厚椎龙可能是三叠纪的离龙目。如果根据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是正确的,拉扎勒斯鳄意味者有个未被发现的演化支,至少生存于白垩纪到渐新世。拉扎勒斯鳄的化石发现于法国与捷克。其中一个种,德沃夏克拉扎勒斯鳄(L. dvoraki),生存于中新世的捷克。Cteniogenys是另一个基础离龙类。如同满州鳄,Cteniogenys是个小型身体、类似蜥蜴的动物。满州鳄的有蹼脚掌,显示它们是水生动物。Cteniogenys的化石发现于北美与欧洲,满州鳄在中国发现。庄川龙(Shokawa)与潜龙是两种身体小型的离龙目,来自于离龙目里的一个未命名演化支,有时名为潜龙科。它们的长颈部与尾巴,代表独特且共有的衍生特征。它们外表类似小型蛇颈龙类或幻龙类。庄川龙在日本发现,潜龙在中国发现。新离龙类(Neochoristodera)演化支包括鳄龙、Tchoiria、Simoedosaurus、伊克昭龙(Ikechosaurus)、可能还有厚椎龙。这群大型身体的爬行动物的特征是伸长的口鼻部,与相对较小的眼框。虽然对于离龙类的早期研究,大多来自于新离龙类,它们事实上代表了高度演化的状况。新离龙类的鳄龙科与Simoedosauridae科都存活在白垩纪到中始新世,显示这群生物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鳄龙的牙齿、脊椎、以及其他骨头,是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地层与怀俄明州的兰斯组中的白垩纪沉积物中常见的化石。鳄龙出现的北界在阿拉斯加州北湾,显示这地区在白垩纪是温暖的。巨大鳄龙(Champsosaurus gigas)是最晚的鳄龙,生存在古新世。最完整的骨骼化石在Wannagan Creek组发现,也在达科塔地区、怀俄明州、蒙大拿州的古新世地层发现。在古新世爬行动物中,巨大鳄龙是不寻常的物种,尤其是它们比中生代的祖先还大,身长3米,比最大的白垩纪鳄龙还大1.5米。Simoedosaurus在欧洲、北美等地发现,Tchoria在蒙古发现,伊克昭龙在中国发现。鳄龙在北美发现,鳄龙独特、沙漏状脊椎骨在该地是生物地层学上非常重要的指标。厚椎龙不确定是否为新离龙类。如果它属于这个分类,它将离龙类的化石纪录延伸到三叠纪晚期,约提早4500万年,并且成为一个独特的演化支。然而,厚椎龙缺乏任何头盖骨遗骸;而与离龙类有关联的后头盖骨遗骸,可能是水生生活的趋同演化后果。所有非两栖的离龙类皆为淡水水生生物,而厚椎龙是在欧洲的海侵地形发现。厚椎龙可能是离龙类,或者是某种海龙目,海龙目是种大型身体、长颈海生爬行动物。需要更多的化石,才能了解厚椎龙的演化位置。最终导致离龙类灭绝的原因可能来自很多因素:渐新世的气温下降、鳄鱼的竞争增强、栖息地消失、或是综合以上因素。在2006年,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他们发现一只双头离龙类化石,目前已知最早的双头爬行动物化石。发现这种双头化石的机会很小,大多数都是出现在现存的爬行动物上。

相关

  • 特异性灵敏度和特异度(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是统计学中用来表征二项分类测试特征的数据。灵敏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阴性的量化指标,而特异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阳性的量化指标。对于
  • 肾皮质肾皮质(Renal cortex)是肾的外层部分,介于肾鞘膜和肾髓质的中间部分。成人的肾皮质形成连续的光华的外层区域,其间有一些突起肾柱(renal column),延伸至肾锥体(renal pyramid)。它包
  • 华伦天奴华伦天奴(Valentino S.p.A.),或译范伦铁诺,是创立于1960年的一家意大利服装公司,除去服装外也生产香水和手表等其他时尚品。2012年它被卡塔尔的一家投资公司收购。自2008年10月以
  • J·J·汤姆孙约瑟夫·汤姆孙爵士,OM,FRS(英语: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简称J.J.Thomson),英国物理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其质荷比,这是
  • 加斯帕尔·蒙日加斯帕·蒙日,佩吕斯伯爵(Gaspard Monge,1746年5月10日-1818年7月28日),法国数学家,画法几何创始人,(画法几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制图当中),微分几何之父。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曾担当海军
  • IPv6网际协议第6版(英语: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缩写:IPv6)是网际协议的最新版本,用作互联网的网络层协议。用它来取代IPv4主要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同时它也在其他方面对
  • PPP点对点协议(英语:Point-to-Point Protocol,缩写:PPP)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OSI参考模型的观点)。它通常用在两节点间创建直接的连接,并可以提供连接认证、传输加密以及压缩。PPP被用在
  • 医学地理学医学地理学又称医药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环境之下,人类健康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类似流行病学。医学地理的理论基础是研究如何让环境发展与人类健康平衡。 医学地理学的研究对
  • 莱昂·布鲁姆安德烈·莱昂·布鲁姆(法语:André Léon Blum,.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
  • 看守所看守所,乃为防止重大刑事犯罪的被告脱逃、串供等而将其临时羁押的处所。刑事案件被告经司法官合法传唤、拘提到案后,认为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且有事实足认其有湮灭证据、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