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大交换

✍ dations ◷ 2025-04-26 21:02:01 #哥伦布大交换
哥伦布交换(英语:Columbian Exchange),又称大交换(Grand Exchange),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欧洲人与非洲黑人)、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地域的一件重要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不仅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更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英语:Alfred W. Crosby)(Alfred W. Crosby)在1972年出版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The Columbian Exchange)中,首先提出这个观念。哥伦布大交换对地球上的每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欧洲人携带新的疾病传入美洲,美洲的原住民因为没有抗体,所以造成很多人丧生于天花并且造成大量的文化流失。在哥伦布到达以前,美洲的人口数不明,但是初估这次的灾害造成了至少50-90%的人口丧生,估计当时死亡1500-1650万人左右。但是从另一个观点而言,这次的接触替两个半球带来了人口增加,和多样的作物,例如新的玉米品种和牲畜。在当时的探险者将它们带回欧亚大陆之后,具备强大生产力的玉米、马铃薯和蕃茄便成为当时重要的作物,丰富的农产品导致欧洲人口激增,同样的南美洲作物引入南亚和西非等地后,使得当地蓬勃发展并且有大量的人口往陆上定居。在中国同样受惠于美洲农作的高生产力作物而人口不断暴增,另一方面,欧洲人把新型灌溉技术引进了南美洲,终结了南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作形态。此外,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扩张和采矿业尤其是炼银业的发展和南美洲大量银矿的发现,银产量空前增长,以西班牙帝国为主的西方强国把大量的白银销往东亚,尤其是明朝,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通货膨胀,并在一定层面上导致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亚洲的局势也受到了极大的改变。这次物种交换,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外地引入的食物成为人类的主食,并为种植更多农作物而开发新的种植区。公元1000年之前,马铃薯尚未在南美洲以外地区种植,但1840年代的爱尔兰大饥荒,正是由马铃薯失收造成。另外,自葡萄牙贸易商在16世纪,由美洲引进玉米及木薯进入非洲,取代原有农作物,成为非洲大陆最主要的主食农作物。亚洲亦在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令粮食充足,刺激亚洲人口增长。这次空前的物种大交换,在带来了大量的农作物的同时也带来了使这些农作物致病的病毒。因为当时对农业生产知识的缺失,加之马铃薯晚疫病的爆发,欧洲人口尤其是爱尔兰人口也因此大量减少。爱尔兰至今仍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历史上人口数多于当代人口数的国家之一。欧洲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种之一—马,使大平原上美洲原住民部落,变成使用马匹狩猎美洲野牛的游牧民族。同样,原产美洲的番茄,在飘洋过海来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后,竟普及至成为了国家饮食文化的招牌特色。其他类似情况还有:在哥伦布大交换以前,多个物种的出产地都与现代的认知有很大的分别:世界上产量最大的20种作物,首五种(玉米、马铃薯、木薯、番茄、番薯)都是源自美洲,而第六种(葡萄)则是由欧洲嫁接到美洲的植物。其余在榜上的旧世界作物(牛奶、大豆、小麦、糖、甜菜、甘蔗、稻米、橙、洋葱、高粱、鸡蛋、大麦、莴苣、菊苣、苹果)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以美国需求量最高的20种作物当中,一半都是原产于美国。大量驯化动物及传染病(例如天花),通过移民及贸易带到另一个大陆,对各地有极大的影响。但经过多个世纪,很多欧亚大陆上的人已经拥有很高的免疫力对抗新疾病。然而,美洲原住民免疫力不足,导致无法对抗来自旧世界的传染病,对美洲原住民人口造成重大打击。一般认为,天花的流行使美洲原住民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任何一场战争所造成伤亡。

相关

  •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英语:Atherosclerosis)是一种是粥样斑块(英语:Atheroma)沉积在血管壁并造成动脉狭窄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严重时视其影响的动脉所在,可能造成冠状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法语:Le Programm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 英语: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缩写为 PNUD ; UNDP)是世界上最大的负责进
  • 全球黯化全球变暗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全球系统观测后发现的地球表面接受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会因地点而异,但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
  • 地核地核(英语: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它可再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传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人类无
  • 杨 卫杨卫(1954年2月-),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力学专家,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6年8月至2013年2月任中国浙江大学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
  • 甜薯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地瓜、甘薯、红薯、红苕、白薯,中国农业部系统称之为甘薯,中国食品工业称之为红薯)为旋花科番薯属的一种,是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
  • Inflammation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AIREn/an/an/an/an/an/an/an/an/an/a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是人体内由AIRE基因表现的蛋白质。AIRE是在胸腺髓质表现的转录因子,使人体不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
  • 音速声速,又称“音速”(每秒340 米,每小时1224千米),顾名思义即是声音的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振动波传递的距离。声速(波传递的速度)与传递介质的材质状况(密度、温度、压力…)有绝对关系
  • 分裂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刑法罪名,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