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吸血鬼 (小说)

✍ dations ◷ 2025-07-05 18:54:21 #吸血鬼编年史,1976年长篇小说,1976年美国小说,美国恐怖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美国小说,克诺夫出版社书籍,改编成漫画的小说

《夜访吸血鬼》〈英语:〉是美国作家安妮·赖斯写于1973年,并在1976年出版的小说。吸血鬼莱斯特首次登场于此作。

到2008年为止,此书在世界各地已售出了八百万本。

1976年,《夜访吸血鬼》出版后出乎意料地畅销,并深深地影响当代的哥特文化。《夜访吸血鬼》以其对生命的绝望、对长生不老的厌倦及忏悔的风格创造了吸血鬼小说的新格局。

赖斯在她的作者简介中指出,她那因白血病而早逝的女儿米檞尔让她开始撰写一系列的吸血鬼小说。《夜访吸血鬼》的阴暗风格有别于它的续篇,莱斯特看事情的角度也随着系列的进展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夜访吸血鬼》仍是安妮·赖斯最畅销也最经典的作品。

曾于1994年改编为电影《夜访吸血鬼》,由尼尔·乔丹执导,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主演。

在旧金山,一个名为路易斯的吸血鬼向一名记者丹尼尔·马罗(又译丹尼尔·莫洛伊,在故事中,丹尼尔总是被称为‘男孩’)道出他两百年长的人生故事。

1791年,路易斯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纽奥良,是两座豌豆农场的庄园领主。路易斯当时因为弟弟的自杀感到非常愧疚,于是开始寻找任何可以死亡的方法。此时,莱斯特开始接近路易斯,他渴望路易斯的财产和生活,于是将他转变为吸血鬼(尽管最初路易斯只是求莱斯特杀死他),两人就这样成为永远的同伴。莱斯特为路易斯抓了一名当地农场的奴隶,但他立刻发现他仍存在的人性使他无法杀死人类,于是路易斯决定只喝动物的血过活。

不久之后,路易斯的奴隶因迷信和莱斯特的猎杀开始惧怕他们,并试着团结起来消灭他们两个。路易斯为了防止整个路易斯安那州都知道吸血鬼的事情,烧掉整个庄园,消灭掉所有的奴隶,路易斯和莱斯特决定离开。之后,路易斯屈服于莱斯特的影响,开始吸人类的血,路易斯渐渐接受他的吸血鬼本质,但另一方面也因莱斯特的无节制猎杀感到厌恶。

在纽奥良的一个夜晚,路易斯盯上了一个依偎在已死去的母亲旁,染上黑死病的小女孩。就在路易斯思索著是否该离开莱斯特时,莱斯特现身,把那名濒临死亡的小女孩转变成吸血鬼‘女儿’,改名为克劳蒂亚(书中从没提到她原来的名字)。

路易斯一方面恨莱斯特将小女孩转变为吸血鬼,一方面又无法自拔地溺爱着克劳蒂亚。克劳蒂亚很快地开始热爱杀戮。她当时拥有超过六十岁的心智年龄,但外表和身体始终停留在六岁。而在她发觉自己无法长大后,她开始痛恨莱斯特。于是她开始策划谋杀莱斯特。克劳蒂亚在他的猎物上下毒,并切开他的喉咙。路易斯将他的尸体丢进附近的沼泽。之后,他们发现彼此可能是美洲仅有的两名吸血鬼,于是克劳蒂亚渴望去欧洲旅行,并寻找‘旧世界’吸血鬼。

正当路易斯和克劳蒂亚准备渡海前往欧洲时,莱斯特突然现身。原来他并没有真的被杀死,而且更决意杀掉克劳蒂亚。路易斯放火烧掉他们的房子,和克劳蒂亚仓皇逃出,愤怒的莱斯特被留下,陷入火舌之中。

路易斯和克劳蒂亚抵达欧洲后,开始寻找自己的同类,他们从东欧开始,而且真的找到了吸血鬼,但这些只是丧失心智的活尸。一直到他们到达巴黎后,才找到和他们一样的吸血鬼:一个四百岁的吸血鬼阿曼德和他领导的吸血鬼巢穴。他们生活在一个古老的剧院中,阿曼德和其他吸血鬼们把自己伪装成‘吸血鬼剧场’的演员,并在剧场观众面前吸取人类的血液(那些观众只会认为那是超乎现实的演出)。在剧场中生活一阵子后。巢穴中著名的吸血鬼圣地亚哥察觉到克劳蒂亚和路易斯谋杀了他们的创造者,而吸血鬼之间有一个规定:杀害自己创造者的吸血鬼,必须被处死。

克劳蒂亚要求路易斯将一名洋娃娃工匠麦德琳转变为吸血鬼,让她扮演母亲的角色,取代莱斯特留下的位子。路易斯一开始拒绝,但随即发现克劳蒂亚的自身的痛苦,便将麦德琳转变为吸血鬼。路易斯、麦德琳和克劳蒂亚短暂地同居一段时间。直到一个晚上,吸血鬼剧场的成员们闯入他们家中,强行将他们三个带走。原因是莱斯特现身,告诉剧场他过去的遭遇,最后导致路易斯被锁死于棺材中。当克劳蒂亚和麦德琳被关在一个透天的小房间时,阿曼德现身并把路易斯从棺材中救出来,但麦德林与克劳蒂亚则因暴露于太阳下,被活活烧死。路易斯找到了她们留下的灰烬,相当震惊和愤怒。那一晚,他回到剧院,用像太阳一样的火把整间剧院和里面的吸血鬼燃烧殆尽,最后他和阿曼德离开。

路易斯和阿曼德一起游走欧洲好几年,但路易斯仍未从克劳蒂亚死亡的打击中恢复。厌倦了旧世界的路易斯,最后在二十世纪初回到了纽奥良独自生活。他吸取一些经过他家附近人类的血,生活于黑暗中,并再也没有为自己创造任何的伴侣。

相关

  • 美国州份美国州份是指其主权与美国联邦政府共享的政治实体之一,在联邦内这样的实体共有五十个。由于各政治实体的主权与联邦政府共享,因此一个美国人的身份,可以同时是联邦的公民及其户
  • 笩駄摩那筏驮摩那,或译笩駄摩那、伐达摩那(梵语:वर्धमान Vardhamāna,约前599年-前527年,意谓光荣者),原名尼乾陀若提子(Nigaṇṭha jñāta putta),或尼干子,或尼犍,著名古印度宗教思想家
  • 邓巴数邓巴数(英语:Dunbar's number),也称150定律,指能与某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通常人们认为是150。这里的人际关系是指某个人知道其他人是谁并且了解那些人之间的关系。支
  • 约翰·罗斯金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年2月8日-1900年1月20日)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主要的艺术评论家之一,也是英国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还是一名艺术赞助家、制图师、水彩画
  • 裴文中裴文中(1904年1月19日-1982年9月18日),男,直隶丰南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古人类学创始人之一,北京人的发现者,辅仁大
  • 垂足曲线在曲线微分几何中,踩踏板曲线是从给定曲线所创造的曲线,构造方法像自行车用脚踩踏在原有曲线上,故称为踩踏板曲线,又译作垂足曲线。给定一个曲线和一个定点(称为垂足点或踩踏点(P
  • 沙拉工坊沙拉工坊(英语:Saladworks)是一家主要贩售沙拉、面包、汤和三明治的加盟连锁餐馆。沙拉工坊被归类为快速休闲餐馆,并将其菜单作为其他快餐的健康替代品销售。
  • 谢荣雅谢荣雅(1967年6月7日-),是一位出生于台湾屏东枋寮的工业设计师。他曾在1990年代初期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平面工程师;后来,他在1996年以自己的英文名“Duck”创办“大可意念传达
  • 续守言续守言(生卒年不详)是日本飞鸟时代后期(7世纪后半叶)从唐朝来到倭国的渡来人,在持统天皇在位时期,曾担任音博士一职。660年,唐朝灭亡百济。百济遗臣鬼室福信为了复兴百济,起兵反唐,捕
  • 耶洛奈夫耶洛奈夫(英语:Yellowknife),又译作黄刀镇、黄刀市,是加拿大西北地区的首府。根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该市人口有大概20,000人,差不多占了整个西北地区一半的人口。耶洛奈夫位处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