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

✍ dations ◷ 2025-09-18 10:40:18 #旋毛虫
旋毛虫是线虫动物门毛形科的一种寄生虫。分布于全世界,流行于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中国等。见于啮齿类动物、猪、熊、人类中。旋毛虫通常也因常见于生猪肉产品中而被称为“猪肉虫”。虫体细小,前端较细,后端稍粗。食道由单行细胞组成,占体长的1/3~1/2,后端接肠。肛门在虫体末端。生殖器为单管型。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成虫寄生于十二指肠、盲肠。人、猪、鼠为正常宿主,也寄生于其它动物。当宿主吞食含有活旋毛虫囊包的肉后,数小时内,幼虫在小肠上段自囊内逸出,侵入肠粘膜,24小时内又回到肠腔,2日发育到性成熟阶段,交配后,大多雄虫由肠道排出,雌虫继续长大,头端钻入肠粘膜淋巴结。感染后第5天,雌虫开始排出幼虫,雌虫可生存1~2个月,产幼虫1500~2000条。幼虫从肛门逸出,大小约为0.1×0.006毫米。大多经淋巴管、静脉、右心、肺进入体循环,散布到全身。幼虫也可通过母胎传到胎儿。幼虫进入横纹肌才能继续长大,大多在横膈肌、喉、舌、眼、肋间肌、胸肌、二头肌、三角肌和腓肠肌等。幼虫到达肌肉后,虫体开始卷曲,体积迅速增长,一般为1毫米。两性分化。虫体刺激引起组织反应形成囊包,有2层囊壁。囊包在1个月内形成,经7~8周才能成熟。刚形成的囊包体积小,可逐渐增大至0.25~0.5毫米。囊包、肌纤维作平行排列,囊内有1~2个幼虫,也可多至6~7个。囊包形成后6~7月开始钙化,幼虫随之死亡,但有时可存活数年。猪是人感染的主要媒介,多由吞食饲料中感染的肉屑。旋毛虫病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鼠类等动物常感染。人感染后,有发冷、发热、头痛等,出现四肢肌肉酸痛。

相关

  • 调理素调理素(英语:Opsonin,来源于希腊语:opsōneîn,意思是准备进食),是通过标记免疫应答抗原或标记死细胞用于再循环来增强吞噬作用的任何分子。调理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是一种分子
  • 转录因子在分子生物学中,转录因子(英语:Transcription factor)是指能够结合在某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调控其基因的转录。方法是转录因子可以调控核糖核酸聚合酶
  • 泛神论泛神论(英语:Pantheism)是一种将大自然与神等同起来,以强调大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这种观点自十
  • 静态动词静态动词(也称状态动词)与动态动词的区别在于前者用来描述一种持续的状态,而后者描述一个变化的过程。很多语言在语法上都对他们的使用方式进行了区分。同一个动词既可以是静态
  • 连写体合字、连字、连结字或合体字(英语:Ligature),在西方字体排印学中一般表示将多于一个字母的合成一个字形。如印刷品中常常将拉丁字母两个字母fi的i上一点常与f的一钩合并,而德语字
  • 金盏花金盏花(Calendula officinalis)又名金盏菊,在古代西方作为药用或染料,也可以作为化妆品或食用,其叶和花瓣可以食用,因此可以用作菜肴的装饰。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单叶互生,在基部
  • 媒介语所谓媒介语,是指为了机器翻译的需要,人工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提供在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用的算法。对媒介语的要求,是国际交流频繁的情况下,机器翻译向多语种发展的一种需求。例如,没有
  • 特伦托自治省特伦托自治省(Provincia autonoma di Trento)是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的一个省。面积6,207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504,824人。首府特伦托。下分223市镇。
  • 双倍体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
  • 光解光解(Photolysis)是指化合物被光分解的化学反应。大气中最常见的光解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O3 + hν → O2 + O1D λ < 320 nm臭氧被光分解成了氧分子和一个处于激发态的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