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行星
✍ dations ◷ 2025-08-23 19:31:52 #微行星
微行星(Planetesimal)被认为是存在于原行星盘和岩屑盘内的固态物体。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行星形成理论是维克托·萨夫罗诺夫(Viktor Safronov)的微行星假说,说明行星的形成是由微小的尘埃颗粒经由不断的碰撞和黏合,形成越来越大的个体。当这个个体的直径达到大约1公里的大小,就可以直接经由相互间的重力吸引,更快地形成月球尺度的原行星,成为庞然大物。这就是微行星如何经常被定义的。比微行星小的物体依赖布朗运动或是气体中的湍流运动,使彼此间能发生足以导致黏合的碰撞。还有,微行星也可能在原行星盘的盘面中段尘埃颗粒密集成层的区域,因为经历重力的不稳定而聚集。许多的微行星会因为剧烈的撞击而破碎,但是一些最大的微行星可能经历这个阶段后仍能存在并继续增长成为原行星,然后成为行星。一般相信这个时期大约在38亿年前,在经历了后期重轰炸期的阶段之后,大部分在太阳系内的微行星不是完全被抛出太阳系外,就是进入距离异常遥远的轨道,例如欧特云,或是被来自类木行星(特别是木星和海王星)规则的重力轻轻的推送而与更大的物体碰撞。少数的微行星可能被捕获成为卫星,像是火卫一和火卫二,以及类木行星许多高倾角的卫星。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微行星对科学家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们蕴含了有关我们的太阳系诞生时的讯息。虽然它们的外表的化学组成可能已经被强烈的太阳辐射改变,但内部的成分基本上仍是微行星形成时未被碰触过的原始物质。这使每个微行星都像“时间胶囊”,它们的结构能告诉我们太阳星云以及我们的行星系统形成时的条件。参考陨石和彗星。在英文里,planetesimal这个字源于数学无穷小量(无限小)的观念,字面上的意义是无限小的行星。当这个名词被运用在行星形成的过程中时,有些科学家也会使用微行星这个字眼当作为一般的太阳系小天体-像是小行星和彗星-,它们是在形成的过程中被留下的天体。在2006年,居于行星形成领导地位的专家们在会议中决议微行星的定义如下:在现在的太阳系,这些小物体也依据动力学和构成来分类,并且也做了些附带的演变
,
例如,成为彗星、古柏带天体或特洛依小行星。换言之,一些微行星适合成为其他种类的天体,一旦行星的形成结束,它们就会被赋予有其他不同的名称。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定义没有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背书(认可),并且其他的工作小组也许会选择采取同样或采用不同的定义。
相关
- 库鲁病库鲁病(英语:Kuru),是一种不可治愈的退化性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一般认为其病原体为普里昂蛋白(朊毒体),与克雅二氏病类似。症状主要有头
- 火灾暴风火灾暴风(英语:Firestorm),又称火风暴或火灾风暴,是大范围火灾本身所创造和维持的风力系统,是严重野火或山火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会用来描述一般的巨型火灾 ,火灾风暴的确定特征必
- 本体语言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本体语言(ontology language、又称为本体论语言)是指用于构建本体的形式语言。此类语言允许对有关特定领域的知识加以编码,且常常还包括为处理这些
- 润肤膏润肤膏,是一种日用品,功能是润肤及护肤。润肤膏由天然物料或者石油等化学物料合成。在商品市场上定位为化妆品或药品。润肤膏在冬日令皮肤避免干燥损伤。润肤膏保持皮肤湿润,可
- 酵母甾醇酵母甾醇(英语:Zymosterol,又叫5α-胆甾-8,24-二烯-3β-醇,5α-Cholesta-8,24-dien-3β-ol)是一种胆固醇合成的中间产物,从酵母甾醇到胆固醇的合成步骤主要在内质网中进行。羊毛甾
- 甾醇固醇(英语:Sterols,或称.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
- 利鲁唑利鲁唑是赛诺菲推出的一种用来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药物。它可以延迟部分病人依靠医用呼吸机或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时间,从而延长约两至三个月的生命。一些迹象表明使用
- 整数N ⊆ Z ⊆ Q ⊆ R ⊆
- 白粉 (化妆品)白粉是一种面部化妆品,是一种白色的化妆粉,有些由米、麦等谷物磨成,也有以大理石磨成,还有一种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又称铅华、铅粉,海棠粉是白粉的一种。化妆时用作涂面。东亚
- 撞击坑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类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积水,形成撞击湖,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