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二色性

✍ dations ◷ 2025-04-03 17:24:05 #线性二色性

线性二色性(英语:Linear dichroism,简称LD)是主要用于研究分子功能和结构的光谱技术。LD可以通过平行或垂直于一个取向方向轴的光吸收的差异测得。LD的测量基于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磁光谱的一种形式,如今主要应用在研究生物高分子(如DNA)及人工合成的聚合物方面。

线性偏振

LD是使用线性偏振光,即被偏振(极化)仅在一个方向上波动的光。光产生的波由仅在一个面内振动的电场向量,使光以典型的正弦曲线形式传播通过空间。通过使用平行和垂直于分子取向方向的偏振光,可以测量某一个一维的分子相对于其他分子多吸收了多少能量,为实验主义者提供了信息。

已知光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当分子开始吸收光,由于电子被光子激发,能级升高,进入分子的光强将发生变化。这个电子变化称为电子跃迁,其方向称为电子跃迁极化。LD测量正是依据这个性质。

一个取向分子的LD值可以被下列等式计算:LD = A║- A┴ ,A║是平行于取向轴的光吸收,A┴ 是垂直于取向轴的光吸收。

注意:任何波长的光可被用于产生LD信号。

LD信号因此有两个极限。对于一个电子跃迁方向平行于取向轴的化学系统,可写作下式:

LD = A║- A┴ = A║ > 0

对大部分化学系统这代表电跃迁极化顺着分子的长度(即,平行于取向轴)。

或者,电子跃迁极化可被视为完全垂直于分子的取向,给出下式:

LD = A║- A┴ = - A┴ < 0

这个等式代表记录到的LD信号是电跃迁极化顺着分子的宽度(即,垂直于取向轴),是两个轴中较小的一个。

因而,LD可用在两个方面。如果已知分子在流动中的取向,实验者可观测分子极化(偏振化)的方向,进而考虑分子的化学结构;或者如果极化方向是已知的,则可用来测定分子在流动中的取向。

对大分子而言,一些定性的信息如发色基在空间中如何取向可以通过LD信号简单的获得。而分子取向多数情况下遵循这样一个定量的描述:

这里LDr是 所谓的简化LD。S是一个比例常数(取向因子),对完美取向来说S=1,对随机取向来说S=0,决定了宏观取向的效率。α是特定波长吸 收光产生 的跃迁矩和参考系坐标轴的夹角(如果有在同一波长有多个跃迁吸收那么取平均值)。A是在各项同性溶液中的吸收度,即无定向条件下。注意:A、A║、A┴和 LD一样有相同的浓度c和厚度l。因此我们不需要知道样品的浓度和厚度。

此方程表明在任何取向系统,跃迁矩和参考坐标轴有夹角α,则在以轴为中心形成圆锥上的可能性相等。例如发色团沿着一个螺旋结构存在。

若样品满足宏观上单轴的条件,如在聚合物薄膜上向一个方向拉伸或者存在于电场中的极性分子,A║、A┴和A有一个简单的关系,使得不需要同时测定这三个量。

A=1/3(A║+ 2A┴)

UV LD

有一部分生物分子,特别是大型的,易弯曲的,长的分子,通过如NMR和X光衍射法较难判定结构。UV LD(200-400nm)是应用于分析此类分子的代表性方法。尤其是测定DNA构型和药物-DNA系统的几何键合情况。

DNA非常适合于UV LD测定,分子很长且薄,使得它很容易在流动中取向,产生强烈的LD信号。用UV LD测定的DNA系统包括DNA-酶复合物和DNA-配体复合物,后者的构成易通过动力学实验观察。

核酸吸收和LD谱容易在UV区(最小到180-190nm)处测得,这是被嘌呤和嘧啶的π→π*所控制,此跃迁均于碱基平面内极化。

一 旦明白了DNA自身取向,下一步就是运用LD来探测DNA和小配体分子的键合和取向情况。一个关键的LD研究特性是如果没有明确的键合,就没有配体跃迁的 LD。相反,假象的配体LD信号从吸收带中的消失证实了配体的键合。尽管LD不能告诉我们配体在何处和DNA键合,但它可用来测定配体的取向(如果配体跃 迁矩已知)。这经常给键合模式提供有意义的线索。配体和DNA的键合可以以多种形式,包括对序列和取向的考虑。一般而言以以下几种形式:

LD较多应用在上述的第2,3种情况中。实际实验中,通常使用ct-DNA,A-T碱基聚合物,G-C碱基聚合物。分别测定ct-DNA的LDr,ct-DNA和配体混合后的的LDr,(A-T)n和配体混合后的LDr值,及(G-C)n和配体混合后的LDr值。通过纯DNA的LDr,代入公式求出S(其中α=90°,即碱基对与螺旋轴的夹角),再分别由三种混合物的LDr值,代入S,求得α,通过夹角判定键合模式。


典型的多肽吸收光谱在180-240nm区域内显示由三种电子跃迁决定的特征:酰胺残基在200nm周围的两个从π到π*的强烈激发跃迁矩,和一个220nm周围从n到π*的弱激发跃迁矩。对α螺旋的多肽来说,一个组分(210nm)顺着螺旋轴方向,另一个(190nm)垂直于螺旋轴。如果n→π*跃迁是由于一个只包含碳的发色基,它的偶极矩变化为0。对多肽来说,酰胺发色基的不对称性导致了π轨道的偶合,跃迁需要一些电特性和每个残基上的电子跃迁偶极矩。

可以通过拉伸在二氧化硅面上的潮湿薄膜定向聚L-谷氨酸并测定A║和A┴。A║指偏振光平行于薄膜拉展方向,这个方向可能和细丝状的α螺旋多肽分子更倾向的取向方向相同(螺旋轴)。

即将分子排布方向保持一致的方法

库埃特流

库埃特流取向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UV LD样品取向方法,是现在仅有的确立溶液相中平均分子取向的方法。此方法只需要极少量的样品(20-40微升)用于分析LD光谱。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对样品的循环使用,允许对每个样品的重复测定,减少了最终录得谱的背景噪声影响。

它的操作模式非常简单,将样品放在一个旋转的管和一个固定棒之间。样品在管中不断旋转,光束照射通过样品,从水平偏振光计算得平行吸收,从垂直偏振光计算得垂直吸收。库埃特流UV LD是现在唯一商业上适用的平均LD取向方法

拉伸薄膜

拉伸薄膜线二色性谱是基于合并样品分子和聚乙烯薄膜的取向方法。拉伸聚乙烯薄膜导致原本随机取向的分子'跟随'薄膜的运动。薄膜的拉伸导致样品分子和拉伸方向取向一致。

相关

  • 学生it检验学生t检验(英语:Student's t-test)是指虚无假设成立时的任一检定统计有学生t-分布的统计假说检定,属于母数统计。学生t检验常作为检验一群来自正态分配总体的独立样本之期望值的
  • Y4d1 5s22, 8, 18, 9, 2蒸气压第一:600 kJ·mol−1 第二:1180 kJ·mol−1 第三:1980 kJ·mol主条目:钇的同位素钇(英语:Yttrium)是化学元素,符号为Y,原子序为39,是银白色过渡金属,化
  • 国家教育研究院国家教育研究院,简称国教院,是中华民国有关教育研究工作的最高专责机构,隶属于教育部,由“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后更名为国家教育研究院筹备处)陆续整并台湾省国民学校教师研习
  • 加拿大法律加拿大法律系统建基于英国的普通法系统,继承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后为英联邦国家中联邦王国的成员。该法律系统有双管辖权,因为公法 (包括刑事) 和私法的责任分离及分别由国会和省
  • 殺與捕《殺與捕》(英语:The Edge)是一部在1997年上映的美国冒险片,由安东尼·霍普金斯和亚历克·鲍德温主演,导演为执导过《全面追缉令》、《谁与争锋》等片的李·塔玛何瑞。美国著名受
  • 金缕梅金缕梅(学名:)为金缕梅科金缕梅属下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东部,其种加词mollis的意思是“柔软的”,指的是其叶子。
  • 蛇 (象征)蛇是最古老也是流传最广的神话学符号之一,它与人类一些古老的仪式密不可分。许多宗教、神话和文学中,蛇很多时候都代表丰产或者创造生命的力量。因为蛇可以蜕皮,故而也成为再生
  • 迈赫拉省迈赫拉省(阿拉伯语:المهرة‎)是也门东部的一个省,北邻沙特阿拉伯,东邻阿曼,南临亚丁湾。面积98,24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89,093人。首府盖达。
  • 李炳然李炳然(17世纪-17世纪),字人虎,号东皋,湖广黄州府蕲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李炳然是崇祯九年(1636年)的举人,次年(1637年)会试中副榜,获授吏部司务,入清担任万安知县,告归后杜门著述,文字穷极理要,以经为本体,有《江麓堂集》传世。他为人温文尔雅、不茍言笑,深入研究疏义,老而弥坚,州人都经其指教,九十多岁才去世。
  • 帝榆罔帝榆罔(?-?),根据《帝王世纪》他是上古时代神农氏最后一位炎帝。《史记》中记载的炎帝被蚩尤所败,联合黄帝轩辕氏组成炎黄联盟。进行涿鹿之战打败蚩尤,然后进行阪泉之战又被黄帝打败。都是榆罔所为,而不是尝百草的石年。因此,炎帝榆罔与黄帝、蚩尤合称为“中华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