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

✍ dations ◷ 2025-07-29 13:07:38 #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
在量子力学里,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Elitzur-Vaidman bomb testing problem)是由阿舍朗·伊利泽(Avshalom Elitzur)与列夫·威德曼(Lev Vaidman)于1993年提出的思想实验,其使用零作用测量(英语:interaction free measurement)来检试一个物体是否处于某位置。“零作用测量”是一种量子测量,其能够探测物体是否存在于某位置,而又不与该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安东·蔡林格、保罗·奎艾特(Paul Kwiat)、哈劳德·温弗特(Harald Weinfurter)、汤玛斯·荷绍葛(Thomas Herzog)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克·凯瑟威(Mark Kasevich)于1994年成功体现这思想实验。在这实际实验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被用来检试一个物体是否存在,而又不与该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假设在武器库里有一堆炸弹,其中有一些是可爆弹,另外有一些是不爆弹。在每一枚可爆弹里都装有“光子触发感应器”,当感测到光子时会引发爆炸。由于不爆弹没有光子触发感应器,不会与光子相互作用,因此不能感测到光子,也不会发生爆炸。伊利泽与威德曼提出疑问:有没有办法在这些炸弹中辨识出一些可爆弹,而不引起所有可爆弹发生爆炸?在经典力学里,这是不可能达成的任务;但在量子力学里,使用零作用测量可以给出解答。在经典力学里,测量仪器与被测量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被视为减缩至任意微小,因此可以被忽略。在量子力学,这是不被容许的,不确定性原理阐明,对于粒子位置的测量不可避免地搅扰了粒子的动量,反之亦然。这结论可以从海森堡显微镜实验与多普勒速率表实验(英语:Doppler speed meter experiment)获得:8-11:281-283照此看来,似乎在任何测量的动作里,测量仪器都必须与被测量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然而,伊利泽-威德曼思想实验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发生相互作用,这种测量是一种零作用测量。这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与发射单独光子的光源。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里有两个分束器(半反半透镜,半反射、半透射的镜子),其透射率与反射率相同,分别为50%。如图所示,当光源A发射出的光子抵达分束器时,光子的概率波会被分束器分成两个部分:反射部分(波函数标记为 ψ 1 {displaystyle psi _{1}} )与透射部分(波函数标记为 ψ 2 {displaystyle psi _{2}} )。每一个部分都会被在其移动路途中的镜子反射,然后在第二个分束器又进一步分成两个部分,最后分别被探射器C、D吸收。注意到光子都可以通过两条不同路径抵达任何探测器,而且无法判断光子会通过哪条路径,因此会发生干涉现象,每一个探射器所吸收的光子,其波函数都是 ψ 1 {displaystyle psi _{1}} 与 ψ 2 {displaystyle psi _{2}} 的量子叠加。通过调整两条路径的径程,可以改变量子叠加态的相对相位,从而因为相长干涉而使得探射器C测得所有的光子,又因为相消干涉而使得探射器D观测不到任何光子。假设保持实验设置不变,只将其中一条路径切断,则光子通过这条路径不能抵达第二个分束器,光子必需通过另外一条路径才能抵达第二个分束器,所以,探测器C、D测得光子的概率相同,都是25%。值得注意的是,只当有一条路径被切断时,探测器D才会测得粒子,否则,探测器D观测不到任何粒子。波粒二象性是光的一种内秉性质,由于这种性质,才会出现上述状况。当干涉仪内有两种可供光传播的路径,而且无法判断光到底会选择哪条路径传播之时,光会展示出波动性质,从而导致干涉现象。当干涉仪内只有一条可供光传播的路径之时,光会展示出粒子性质,因此干涉现象会消灭殆尽。假设置放一枚炸弹于位置B(下路径)。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一些结果:1994年,安东·蔡林格实验团队设计出体现这思想实验的实际实验,证实零作用测量(在不接触到检验物体的前提下,探测这物体)确实可行。1996年,保罗·奎艾特实验团队对于这实验加以改良,应用量子芝诺效应(quantum zeno effect),可以将产额率提升至100%。按照哥本哈根诠释,不被观测的粒子不具任何物理性质。换句话说,物理性质的客观实在与观测有关,不被观测的物体不具有物理性质。帕斯库尔·约当强调,“观测不只搅扰了被测量的性质,它们造成了这性质……我们自己造成了测量的结果。”理查·费曼在著作《费曼物理学讲义》里提出一个问题:假若有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而没有人在附近聆听,它会不会发出声音?费曼本人认为倒下的树当然会发出声音。但是,有很多其他人士持有不同的意见。:81按照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的分析,费曼所提出来的问题应该反过来表述:只要有人在森林里聆听,则必定会听到在附近倒下的树所发出的声音,即使树尚未倒下。:第60分钟

相关

  • 自然语言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急症护理重症医学(Intensive care medicine )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诊断及管理会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是情形,会需要器官支持(英语:Organ support)及侵入性监测设备。在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设备有
  • 亲核芳香取代反应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NAr)是亲核取代反应的一类,发生在芳香环上。当中一个亲核体取代了一个好的离去基团,例如在芳香环上的卤代烃
  • 图灵完全在可计算性理论里,如果一系列操作数据的规则(如指令集、编程语言、细胞自动机)可以用来模拟单带图灵机,那么它是图灵完全的。这个词源于引入图灵机概念的数学家艾伦·图灵。虽然
  • 临海工业区临海工业区为台湾的工业区之一,位于高雄市境内。主要位在小港区。临海工业区分为八个小区,区内建筑物都是工厂大厦,由公路街道相连。
  •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坐标:25°05′46″N 121°31′06″E / 25.0960778°N 121.5184451°E / 25.0960778; 121.5184451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英语:Taipei Astronomical Museum),或称台北市立天文馆
  • 伏牛山伏牛山是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的一座山脉,为秦岭的东延余脉,山势自西北向东南渐次铺展。西北与熊耳山相连,东南到南阳盆地东北边缘,长400余公里,宽约40至70公里,山脉主脊高度约1500
  • 马略特埃德姆·马略特(法语:Edme Mariotte,1620年-1684年5月12日),法国物理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埃德姆·马略特出生于法国的希尔戈尼的迪戎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城市度过的。他
  • 形式体系在逻辑与数学中,一个形式系统(英语:Formal system)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形式语言加上一个推理规则或转换规则的集合。大卫·希尔伯特在1921年推动以形式系统来描述数学知识 。
  • 世界纪元世界纪元(拉丁语:Anno Mundi,缩写为 AM 或 A.M.),又译为创世纪年、创世纪元,一种根据旧约圣经对于世界创造观点的纪年方式。在希伯来历与拜占庭历(Byzantine calendar)中都使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