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泽多喜男(いざわ たきお,1869年11月24日-1949年8月13日),日本伊那县(日语:伊那県)伊那郡(日语:伊那郡)(今长野县伊那市)人,台湾总督、东京市长(日语:東京市長)。
伊泽多喜男,日本长野县人,1895年毕业于东京帝大政治科,高等文官及格。任爱知县等五县参事官等职后,转任警视厅部长。1907年起历任和歌山、爱媛、新潟县县知事(县长),1914年任警视总监,1916年~1941年敕选为贵族院议员。日本治台初期随桦山总督抵台的学务部长伊泽修二为其兄。
伊泽多喜男婉拒入阁之请而要求台湾总督之职。1924年9月1日起任台湾第10任总督,喊出“台湾统治之对象非十五万之(日本)内地人,而为三百数十万之本岛住民”,让台湾之菁英与智识份子颇为期待。任内大事:1924年台湾青果株式会社成立,推展香蕉的外销;1925年10月,林本源制糖会社因甘蔗收购价格苛刻而与蔗农(李应章医师成立之二林蔗农组合)冲突,引发二林事件;1926年6月28日简吉、赵港在凤山成立全岛农民组合;东部铁路全线开通;为“蓬莱米”命名。当时,在台日本人对他果敢亲近台湾人的政策不赞同,莫不批评“伊泽总督是台湾人”;反之,伊泽时常谩骂日本人的优越感,为要促成启发台湾人之好的一面而付出努力,故他在台湾识者阶层的声望几乎是历任总督之冠,从事言论机关的知识阶层在他离台后仍有追慕之风,林呈禄等每赴东京必先访问伊泽以表敬意,对台湾民众依然拥有势力和信望的他也会对历任总督的施策加以批判。任内在回东京养病时,被推举为东京市市长,1926年7月1日去总督乙职,从此长居日本而未再回台湾。
与滨口雄幸有深交,被视为立宪民政党系的影武者,善权谋,俨然有势于进步官僚之中。1934年冈田启介内阁成立时,尝与后藤文夫等人试图合组纯官僚之内阁。后任枢密顾问官。
有《伊泽多喜男》传记;《伊泽多喜男关系文书》等文献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