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泛性恋
✍ dations ◷ 2025-04-25 11:46:16 #泛性恋
泛性恋、泛性向(法语:Pansexualité | 英语:Pansexuality)或全性恋(法语:Omnisexualité | 英语:Omnisexuality)是一种无论对象的生理性别或性别认同为何,皆可能对其产生身体吸引或爱慕情绪的性倾向。泛性恋可能会表示自己是无分性别(英语:gender-blind)者,认为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不是自己对他人产生恋爱感情或性吸引力的决定因素。泛性恋可能会自称为泛性恋或将自己做为双性恋的一个分支。因为泛性恋者在人际关系上不严格区分男性或女性而采取更开放的态度,而且泛性恋不认同性别二元论,因此相较于双性恋,泛性恋被认为是涵括范围更广的词汇。在LGBT社群(英语:LGBT community)里、特别是双性恋社群(英语:Bisexual community)里经常会有将双性恋与泛性恋互相比较的讨论。在英文里,前缀 pan- 源自于古希腊语“πᾶν”,指“全部、所有”;而 Omni- 来自于拉丁语“omnis”,指“全部”。泛性恋与泛性恋论在1917年首次被证实,并将之称为“性本能在人类的主要活动、心灵与身体中扮演主要组成部分”。并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在早期的心理学理论中所谴责。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双性恋的“双”是指“二”,亦即对两种生理性别(雄性与雌性)或两种社会性别(男性与女性)感到性吸引力或爱慕情绪的性倾向。 然而泛性恋的“泛”有“广泛”之意,是指对任何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的人皆会感到性吸引力或爱慕情绪。就这样的定义而言,泛性恋也包括了在男女、雌雄以外的各种性别,不仅和双性恋完全不同,也超脱于性别二元论之外。问答网站“去问问爱丽丝!”表示泛性恋可以被顺性别、跨性别、双性人和双性性格的人吸引,而“泛性恋”这个术语涵括的范围也大于“双性恋”。然而,名创出版(英语:Marshall Cavendish)的《性与社会》(Sex and Society)第二册中写道“尽管该术语的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可以被一切吸引,不过通常不会包含性欲倒错,例如动物恋、恋童癖或恋尸癖,而是只包含两厢情愿的成人性行为。”泛性恋的定义会促使人们认为这是唯一一种包括了“不完全属于雄性或男性、或雌性与女性的性身份的个体”的性倾向。 然而自我认同为双性恋的人及学者可能会反对双性恋只意味着对两个性别感到性吸引力的观念,并认为双性恋不是只受到两种生理性别、也包括受社会性别所吸引,因此双性恋可以包括受两个以上的性别所吸引。社会性别比生理性别的状态更为复杂,因为心理性别包括遗传、激素、环境和社会影响。此外,双性恋一词有时会被定义为对多种社会性别皆会产生性吸引或爱慕情绪。例如美国麻州波士顿的双性恋资源中心(英语:Bisexual Resource Center)将双性恋定义为一个总括“承认并重视自己对一个以上的社会性别感到性与情感的吸引力的人”的术语。美国双性恋学会(英语:American Institute of Bisexuality)则指出“双性恋”包括了许多与他人有同性关系或异性关系的人,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术语。 并表示“科学分类上的双性恋只涉及对象的身体,即生理性别,而不是社会性别的性别表现。”依据美国国家跨性别者平权中心(英语: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gender Equality)的研究,25%的美国跨性别者认为自己是双性恋。学者Shiri Eisner表示,诸如泛性恋、全性恋、多性恋、酷儿等词汇都被用来取代双性恋,因为“双性恋”已经被声称是一个在性别二元论规范下的、带有压迫性的词汇。而且“一场巨大的辩论正持续进行并发展着,其中一方是自我认同为双性恋的跨性别者和性别酷儿,另一方是非双的跨性别者和性别酷儿”。Eisner认为“性别二元论的指控与双性恋实际上的属性或双性恋者在真实生活上行为是有出入的”而且“这个指控是一项政治手段,目地在分化运动里的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因为那些人认为双性恋忽视或抹消了跨性别者与性别酷儿的可见性”。美国双性恋学会认为“泛性恋、多性恋、全性恋和雌雄同体(ambisexual)等术语也会用来描述一个同时有同性恋和异性恋倾向的人,因此具有那些标签的人也是双性恋”以及“尽管前缀“双”(两个)、“泛”(广泛)、“多”(多个)、“全”(全部)、“ambi”(因为多于一个而可能导致暧昧的)有所不同,但采用这些标签的人都试图想清楚地表达一个事实:“对象的社会性别不会影响自己的性倾向”,不过“这并不代表自我认同是双性恋的人是重视对象的社会性别的”。该学会认为,如果一个人认定为双性恋,那么它是对虚假性别二元性的强化,其根源于反科学,反启蒙哲学。具有讽刺意味的这一观点在英语世界各大学的酷儿研究部门被认同。虽然我们社会的语言和术语确实不一定反映了人类性别多样性的全部范围,但这并不是选择认定是双性恋者的错误。拉丁语前缀bi-确实表示两个或两个,但双性恋这个词中的 both 仅仅是同性恋和异性恋。相反,该学会认为,异性恋和同性恋是由性别的界限来定义的。鉴于这些基本事实,任何批评双性恋作为强化性别二元的批评都是错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社会的人性观念和性别可能会发生变化。术语“泛性”有时可与“双性恋”互换使用,同样,识别为双性恋的人可能认为性别,生理性别和性取向不应成为潜在的焦点。在一项研究中,性取向被描述为双性恋或双重自我标签的替代术语,所有双性恋和双性恋者确定的受访者中有一半也选择了其他自我标签例如queer,pansexual,pansensual,polyfiplitous,ambisexual,polysexual或其他自定义身份,例如"byke"或"biphilic"。多变性在定义上类似于泛性,意思是“包含一种以上的性行为,但不一定包含所有性行为。”这与多元之爱(Polyamory)不同,这意味着在所有相关人员的知情和同意下,同时存在多个亲密关系。美国双性恋研究所表示,“流动性”这一术语表达了一个人的同性恋和异性恋吸引力的平衡存在于变化和随时间变化的事实。
相关
- 神经外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外科,也常称作脑外科,是外科的一个
-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又名血红蛋白含量(,简写Hb),指每升全血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单位为g/L。血红蛋白为血液携带氧气的运载工具,故此值可用于衡量贫血的程度。因年龄和性别而异:见
- 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是统计学中用来表征二项分类测试特征的数据。灵敏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阴性的量化指标,而特异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阳性的量化指标。对于
- 鼠小白鼠,是一个中文俗名,可以指:
- 马里北部冲突马利政府法国乍得 布隆迪 加蓬 南非 卢旺达 坦桑尼亚 乌干达 中国 德国 瑞典支持:非国家的武装组织6,000-7,000人(战前:约12,150人) 3,000人 2,000人 1,200
- 马吕斯定理马吕斯定理是法国物理学家艾蒂安-路易·马吕斯在1808年阐述的一条几何光学的定理。在均匀介质中的光线束,如果有一个共点,例如从同一个点光源发射,这样的光束称为同心光束。同
- 赫希艾尔弗雷德·第·赫希(英语:Alfred Day Hershey,1908年12月4日-1997年5月22日),美国细菌学家与遗传学家,出生于密歇根州奥沃索(英语:Owosso, Michigan)。1940年,他与萨尔瓦多·卢里亚以
- 形变在机械工程学里,形变定义为由于外力作用而造成的形状改变,这外力可能是拉力、推力、剪力、弯力或扭力等。形变时常是用应变来描述。如右图可见,压缩负载造成了圆筒的形变,原本的
- 火焰崇拜火焰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对火的崇拜。火被视为神圣,清除不洁、善与智慧的象征。南亚伊朗地区的祆教来自于上古希腊人的火焰崇拜,火被视为清浄、正义、真理。在古印度,火是
- 科夫诺省科夫诺省(Ковенская губерни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位于今日立陶宛北部,首府科夫诺。面积40,641.36平方公里,1894年人口为 1,638,374人。1843年自维尔纽斯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