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罗马字

✍ dations ◷ 2025-04-04 18:49:29 #教会罗马字
教会罗马字,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来华传教士制订和推行的各种罗马字母(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教会罗马字最早产生于福建厦门,厦门话罗马字又叫“厦门白话字”,于1850年制订。在这之后,陆续出现了福州话、宁波话、潮州话、海南话、辰州话、莆田话、客家话、上海话、台州话、建瓯话、温州话、官话(北京话)等方言罗马字。1860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天津条约”,正式准许外国传教士去中国传教。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就已经在闽南和台湾传教。白话字最初在厦门正式推行是在1850年,但它的滥觞可以追溯到1815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开办的英华学院所拟定的汉语罗马字方案,白话字的最初方案可能就是发源于英华学院的。后来外国传教士来厦门传教,就是使用这方案学习厦门腔闽南话。1844年-1848年,约翰·卢还在厦门编了一本《罗马化会话字典》(按即《厦门词汇》),显然也是为了帮助传教士学习厦门腔闽南话。由此可见,这种白话字起初是为了外国人学习厦门话而设计的。后来,传教士们为了让信徒们自己阅读《圣经》,就把原来为外国传士学习厦门话而设计的白话字用来翻译《圣经》。第一个用白话字翻译《圣经》的是养雅各,他用罗马字拼写《圣经》的一部分,即《创世记》中约瑟的历史记载。而第一个拿这种白话字对教徒进行教学的是打马字(John Van Nest Talmage,1819年-1892年),1850年他和养雅各、 罗帝一起在厦门的一个教会学校教学罗马字,使用的书就是养雅各翻译的《圣经》。教会罗马字在台湾已由长荣中学刘道兴老师应用到汉语系统,可参考一语三文的圣经本网页:http://web.cjshs.tn.edu.tw/dasn/book/16_ling4_lei4_fu2_in/index.html

相关

  • 血浆血浆(英语:Blood Plasma)是血液的清液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人体含有2750-3300毫升血浆,约占血液总体积的55%。血浆的绝大部分是水(体积的90%),其中溶解的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还包
  • 度洛西汀度洛西汀(英语:Duloxetine),商品名为欣百达、奥思平,是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由礼来研发。度洛西汀常用来治疗重性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纤维肌痛、各种
  • 类囊体类囊体是叶绿体或蓝绿藻中的一种单层膜囊状结构,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场所。类囊体的存在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从而增大了受光面积。类囊体(Thylakoid)一词源于希腊文“thy
  • 手移植手移植,指将手从一个生命体移植到另一个生命体的手术。手移植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骨骼固定,腱修复,动脉修复,神经修复,静脉修复。目前,该手术需要8至12个小时。手移植手术的受体需要
  • 高粱高粱(学名:Sorghum bicolor)又名二色高粱、蜀黍,禾本科,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喜温、抗旱、耐涝,种子有红、白、褐各种颜色,有粘性变种。原产于非洲,用世界不同地区的高粱品种间的基因
  • 推进剂装药(Propellant)、推进药或发射药,是储存在容器内,用以推动弹射体的推进剂。最早期使用的是黑色火药,现代比较常见的成分是无烟火药。装药使用的对象包括以枪管或者是炮管发射的
  • 高雄市区道列表高雄市区道列表列出高雄市境内的区道。高雄市境内区道原为旧高雄县辖乡道,在升格直辖市后解编既有乡道,改制为区道。以下注解指出在交通部所公布的2010年全台乡道统计资料参照
  • 055型1艘现役2艘海试中3艘舾装中 2艘建造中055型导弹驱逐舰(北约代号: Renhai-class cruiser,中文:刃海级巡洋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四代导弹驱逐舰,采用全燃动力、射频综合集成及
  • 蕈托蕈托(英语:volva)是一个真菌学术语,用于描述外被组织残留于蕈类底部的杯状组织或是包覆未成熟,具闭室子实层真菌的包被残留组织。因为蕈托易于观察,因此在辨识野外蕈类时,蕈托的特
  • 新西伯利亚水库新西伯利亚水库(俄语:Новосибирское водохранилище)是俄罗斯的水库,位于新西伯利亚州和阿尔泰边疆区,在1956年因鄂毕河上兴建水坝形成,用作水力发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