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潮
✍ dations ◷ 2025-01-23 04:39:16 #黑潮
黑潮(日语:黒潮/くろしお kuroshio,英语:Kuroshio Current),又称日本暖流,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环,为全球第二大洋流,只居于墨西哥湾暖流之后。自菲律宾开始,穿过台湾东部海域,沿着日本往东北向流,在与亲潮相遇后汇入东向的北太平洋洋流。黑潮将来自热带的温暖海水带往寒冷的北极海域,将冰冷的极地海水温暖成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黑潮得名于其较其他正常海水的颜色深,这是由于黑潮内所含的杂质和营养盐较少,阳光穿透过水的表面后,较少被反射回水面。黑潮的流速相当的快,就像搭上高速公路般,可提供回流性鱼类一个快速便捷的路径,向北方前进,故黑潮流域中可捕捉到为数可观的回游性鱼类,及其他受这些鱼类所吸引过来觅食的大型鱼类。黑潮流速约为100至200厘米每秒(39至79英寸每秒),厚度约在500~1,000米(1,600~3,300英尺),宽度约200多公里。于日本四国的潮岬外海测得海水流量达65,000,000立方米每秒(2.3×109立方英尺每秒),约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流量之360倍。
黑潮年平均水温约摄氏24至26 °C(75至79 °F),冬季约为摄氏18至24 °C(64至75 °F),夏季可达摄氏22至30 °C(72至86 °F)。黑潮也较邻近的黄海高7至10 °C(45至50 °F),冬季更可高出20 °C(68 °F)。
黑潮的主流并非沿着东亚大陆边缘流动,而是沿着东亚岛弧流动,因此,黑潮对岛弧的影响也较大陆显著。然黑潮的支流延伸进入东亚大陆的边缘海,也对大陆区域造成一定影响。黑潮主流从与那国海峡进入东海后,钓鱼台附近分出一支,向西北流入浙江近海,称为台湾暖流。而黑潮主流沿东海深沟流向东北,在日本九州岛西南又分出一支,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称为对马暖流。对马暖流又于济州岛南边分出一小支进入黄海,称为黄海暖流,也叫西朝鲜暖流。黑潮主流于北纬35度附近转向东流,另有一分支继续流向东北,与南下的亲潮寒流会合,形成西北太平洋渔场。台湾暖流沿闽浙海的槽状凹地北上,一直可达中国大陆长江口外,约北纬31度附近,洋流在中国舟山群岛附近与长江入海径流所形成的沿岸流相汇,形成明显的锋面,当地人称为“流隔”,也因此形成中国大陆最大的舟山渔场。黄海暖流大致沿东经124度北上,然后通过渤海海峡流入渤海。这支海海流呈现一个相对高温,高盐水舌,从南黄海一直伸入到渤海,它对形势封闭的渤海有重要的影响。黄海暖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甚至消失。由于黄海暖流的影响,中国的秦皇岛和葫芦岛等地成为中国大陆北方著名的不冻港。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的暖流。
相关
- 逆转录酶结构 / ECOD(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逆转录酶是一类存在于部分RNA病毒中具有逆转录活性、能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由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合成的DNA称为互补D
- 柏拉图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神经肌肉接点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神经肌肉接触面。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化学联络点。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同功。神经纤维分为许多末梢分支,每个分支嵌入肌细胞膜上称为终板的凹陷中。终板
- 国家卫生健康委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简称国家卫生健康委,亦简称国家卫健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卫生和健康事务的
- 苏澳冷泉坐标:24°35′48″N 121°51′04″E / 24.596731°N 121.850984°E / 24.596731; 121.850984苏澳冷泉,位于台湾宜兰县南端的苏澳镇,地处中央山脉板岩区,主要的地质为变质岩。苏
- 化能有机营养生物一种生物的基本营养类型可以根据其代谢所采用的碳、还原剂和能量来源划分。多数化能营养生物的能量代谢的基础,是在将电子从还原剂(电子供体,electron donor)到氧化剂(电子受体,el
- 国家语言民族语言,或译为国语(英语:national language),一般简称族语,通常是指在事实上(de facto)或在法律上(de jure),能代表一个地区人民的的语言。在民族国家,此民族语言通常亦是官方语言。官
- 柳得恭柳得恭(1748年1月3日-1807年10月1日),字惠甫、惠风,号泠斋、泠菴、歌商楼、古芸居士、古芸堂、恩晖堂,朝鲜王朝历史学家,1784年,在所著《渤海考》自序中首次提出渤海国在朝鲜历史上
- 瘟疫 (消歧义)瘟疫亦称大流行病,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瘟疫还可以指:
- 姚 熹姚熹(1935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82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