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厝 (高雄市)

✍ dations ◷ 2025-04-04 07:33:30 #三民区,高雄市地名,高雄郡大字,高雄市大字,大竹里

三块厝是台湾高雄市境内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日三民区西侧。

三块厝位在二号运河北岸,爱河的东南岸。四周与大港、大港埔、前金、盐埕埔、内惟、凹子底等地相邻。

“三块厝”地名源自明郑时期于此开垦的王、郑、蔡“三”个家族。早期聚落临靠三块厝溪(后来的“二号运河”)而发展形成。三块厝溪早期曾有货运功能,而三块厝是当时船舶停靠处。清朝时期属大竹里所辖,在19世纪末所编的《凤山县采访册》中,已有登录此聚落。

在台湾日治时期,此地在1908年设置了三块厝驿(三块厝车站),之后成为交通要地,直至新的高雄驿(高雄车站)于1941年开设后才逐渐式微。三块厝车站则在1986年废站。2018年10月14号高雄铁路地下化完工后复设三块厝车站。

三块厝的早期郊区(后称中都)不适合农耕,因而人烟较稀少。至1899年鲛岛炼瓦工场设立于此后,才逐渐发展成工业地带。包括陈中和物产的精米所、台湾炼瓦、台湾合同凤梨、高雄酒精与东洋制罐、大江组灰窑等皆曾在此设厂。1922年(大正11年),高雄的第二火力发电厂设立于此,并在1933年再加设变电所。1924年时,由于位在凤山的无线电送信所在受信等方面有所不便,日本海军在三块厝设置了受信所。在1933年底的统计中,三块厝有大约3951的人口,包括411名日本人。

相关

  • 圣荷西圣何塞(西班牙语:San José)是圣约瑟(Saint Joseph)的西班牙文。根据美国国家地理资讯情报局的统计,圣何塞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地理名称:
  •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是结肠终末部分,通常位于盆腔中,上在左髂嵴平面与降结肠相连,下在第三骶椎平面与直肠相接,长约40~50cm,因呈“乙”状弯曲而得名。
  • 植物考察植物考察(英语:Botanical expedition)是形容为了研究一特定区域的植物所进行的科学考察旅行。一个植物考察的目的可能是设计在探索某一种特定植物群,又或可以是专注于讨论一个地
  • 免疫网络学说免疫网络学说是1974年以来,Niels Jerne和Geoffrey W. Hoffmann发展的一个学说,用来解释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运作原理。此理论认为,免疫系统是由拥有可变区域的淋巴球和分子所构成
  • 兰纳-琼斯势兰纳-琼斯势(英语:Lennard-Jones potential),又称L-J势, 6-12势, 或12-6势,是用来模拟两个电中性的分子或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最早由数学家约翰·兰纳-
  • 互补性决定区互补性决定区(英语: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s,CDRs)为抗体和T细胞受体上可变区的一部分,为抗原与抗体接触的地方。CDR为全身变异性最大的地方,以捕捉不同抗原。抗原受
  • 威廉·亨利·珀金威廉·亨利·珀金爵士,FRS(英语:Sir William Henry Perkin,1838年3月12日-1907年7月14日),英国化学家。他在18岁发现了首个苯胺染料——苯胺紫。1853年15岁的珀金入读伦敦的皇家化
  •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国际工业设计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ICSID),成立于1957年,是一个由多个国际工业设计组织发起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旨在提升全球工业设计
  • 中东欧中东欧是一个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概念,包括冷战后影响力最大、统一后的德国,受德国影响及冷战时作为中立国的奥地利,冷战时期被苏联所控制的东欧卫星国,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
  • 突出部之役当安东尼·麦考利夫准将被德国的劝降激怒后,他的回应只用了一个字:“Nuts!”。(这个单字在北美俚语有许多不同的意思,包括“该死”、“狗屁”、“去你的”和“睾丸”,在这里这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