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

✍ dations ◷ 2025-10-20 03:06:30 #1901年出生,1944年逝世,王姓,镇海县人,中国小说家,中国散文家,中国世界语者

鲁彦(1901年-1944年8月20日),原名王衡、王燮臣,字返我、忘我,曾用笔名王鲁彦、鲁彦,浙江镇海人,中国现代作家。他创作了以《柚子》和《黄金》为代表的一批短篇小说,以乡村小有产者和农民的生活为描写对象,深刻地刻画了受资本主义文明亲戚的东南沿海传统社会的世态炎凉,被认为是“乡土文学”的代表。

鲁彦生于浙江镇海一个商人家庭。六岁入私塾读书,少年时期曾受过高小教育。1918年到上海当学徒。1920年,在北京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课余到北京大学旁听,并学习世界语,受到五四运动影响,开始走上文学之路。1922年工读互助团解散之后,和朋友组成文学团体“明天社”,开始发表由世界语转译的作品,还曾参加文学研究会。

1923年夏,鲁彦先后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湖南省第一师范任教。同年,在1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发表不少小说,其中包括描述军阀杀人暴行的早期代表作《柚子》。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1927年任湖北武汉《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春至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同年小说集《黄金》出版。1930年,鲁彦至福建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编辑。此后辗转在福建、上海、陕西等地的中学任教。抗战前夕,鲁彦的唯一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野火》出版。

全面抗战爆发后,鲁彦到武汉的军委会政治部任职,创作了《炮火下的孩子》、《伤兵医院》等短篇小说并结集出版。1939年去广西桂林行营政治部工作,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将其办成了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同年并在《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上连载长篇小说《春草》,但未完成。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194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集《我们的喇叭》,其中的《陈老奶》《千家村》等篇获得好评。1944年于贫病交困中在桂林逝世。

相关

  • 防尘口罩防尘口罩是一种用橡皮筋或橡胶带固定在鼻子和嘴巴上的柔性衬垫,以防止在施工或清洁过程中遇到灰尘,例如来自石膏板、砖、木材、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来自陶瓷或玻璃制品)或清扫的
  • 球茎球茎(Corm)是某些品种植物地下茎末端肥大变成球状的部分,是一种变态茎,为了适应储藏养料越冬。一般球茎植物的芽都是集生在球茎顶端,有明显的节,节上生有膜质的鳞叶,以及少数腋芽。
  • 杜塞尔多夫杜塞尔多夫(德语:Düsseldorf.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
  • IBM360IBM System/360(S/360)是美国IBM公司于1964年推出的大型机。System/360的问世代表着世界上的电脑有了一种共同的交互方式,它们都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并非每种产品都用
  • 金亚妮案金亚妮案,或称杨忠臣和金亚妮夫妇起诉河北省昌黎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行政赔偿诉讼案。这是中国司法机关受理第一起计划生育案件,因此被称做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案。2007年7月23
  • 英属美洲英属美洲(英语:British America)包括大英帝国在美洲1607年至1783年间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在十三殖民地于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宣布脱离英国独立前官方名为英属美洲及英属西印
  • 巴瑶族巴乔人(英语:Bajau、/ˈbɑːdʒaʊ, ˈbæ-/)也作巴瑶族,是东南亚的一个民族,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一带,多以潜水、捕鱼为生,常被称谓“海上吉普赛人”,也
  • 反阿拉伯情绪反阿拉伯主义,或称阿拉伯恐惧症,是指对阿拉伯人的偏见或敌视。反阿拉伯主义常与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混淆,其实阿拉伯人当中也存在非伊斯兰宗教团体和非主流伊斯兰教派,特别
  • 威廉·德雷斯威廉·德雷斯(荷兰语:Willem Drees 1886年7月5日-1988年5月14日)荷兰工党政治家、历史学家。1948年至1958年担任荷兰首相,被称为“现代荷兰社会福利之父”,2004年评选为最伟大的荷
  • 李博 (政治人物)李博(Bob Rae,全名Robert Keith Rae,1948年8月2日-),加拿大律师和政治人物,2011年至2013年间任加拿大自由党临时党魁,并于2008年至2013年间任加拿大国会下议院多伦多中选区议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