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医学
✍ dations ◷ 2025-04-02 07:01:42 #维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又称维吾尔族医药学、维吾尔医药学、维吾尔医学、维吾尔医药,亦可简称维吾尔医、维医学、维医,是流传于维吾尔族中的传统医学。由于维吾尔族所居处的丝路,系欧亚大陆上的东西方文化之交会地,因此,维吾尔医学即深受波斯、希腊、罗马、伊斯兰等其他地域医学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色彩;与汉医学、藏医学、蒙医学间也有密切地交流,并相互影响彼此的医学内容。维吾尔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时期、奠基时期、发展和争鸣时期、繁荣时期、新生时期等五个时期。维吾尔医学的萌芽时期是指公元前5世纪以前,当时的维吾尔族先民们在农牧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处理疾病的简单方法,其中除了朴素的草药、物理疗法外,巫术治疗也占了重要位置。
公元前5世纪左右,维族先民就开始了较为先进的医药活动,如:用水浸柳叶裹身、热敷炒麸皮、沐浴草药水、按摩、烤灼、接骨及尸体防腐的方法等。而从墓葬出土的骨骸,尤其是一些头颅骨的钻孔可知,生活在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先民已有较高水平的外科技术和接骨方法。维吾尔医学的奠基时期是指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之间。古代塔里木河流域的医药学家哈孜巴义(前450-前330年)编著的《哈孜巴义药书》中详述了多种药材的别名、生态、性味及功能主治等,还记载了丰富的疾病治疗经验。维吾尔医学的发展和争鸣时期是指公元1世纪至9世纪中叶。维吾尔医学,承继古希腊的医学理论-体液学说,认为人有四种“赫立特”(意为“素质”),即:血液质(kan)、黏液质 (belghem)、胆液质(Sapra)和黑胆质(Savda)。西汉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西域药材。中原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汉代史书《史记》中都记载了出自很多西域的药材。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这个记载说明汉医学中借鉴了许多维吾尔族的药方来进行治疗。《隋书·经籍志》医方类有书256部,其中就有多部为西域名医所著,如已失佚的《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龟兹国名僧鸠摩罗什翻译自他母亲耆婆的《耆婆五脏论》等。中药古籍《神农本草经》在唐代再次新添114种药物,其中多数是西域药材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103种草药是来自于维吾尔医学传统。
相关
- 软下疳软性下疳(英文:Chancroid)是一种由杜克来氏嗜血杆菌引起的性病,其特征是生殖器疼痛。已知软性下疳仅通过性接触即可传播。尽管在西方世界并不常见,但软性下疳是全世界生殖器溃疡
- 酒精乙醇(英语:Ethanol,结构简式: CH 3
- 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英语:Rhabdomyolysis)是人体肌肉细胞坏死所造成的疾病。一些肌肉细胞崩坏后释放的产物(如肌红蛋白)会进入血液并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包括
- 后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 或者 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Elect
-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英语:Immunotherapy),是指通过诱导、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的疾病治疗方法。其中旨在引起或增强免疫反应的免疫疗法,称为激活免疫疗法(activation immunotherapies),而减少或
- 枯竭资源枯竭是一个经济学用语,指某一地区的天然资源被耗尽。自然资源通常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当某地方的人过度使用或以比其再生速度更快的速度消耗资源,并致使该地区
- Criticism美国在线(AOL Inc.,前身为:America Online,AOL),著名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现为电信商威讯旗下Verizon Media公司的子公司。今天的美国在线,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一家计算机服务公司Cont
- 韧带韧带(ligament、拉丁语 ligamenta,单数 ligamentum)是可弯曲,纤维样的弹性结缔组织。韧带连接骨与骨,为明显的纤维组织,或附于骨的表面或与关节囊的外层融合,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以
- 音段音素是语言学术语,但其意涵有两种分歧的说法。它可以指:
- 双性双性人(英语:Intersex),又称间性人,俗称“阴阳人”,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报告,性别特征包括染色体、性腺、性激素或生殖器的变异导致“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体的典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