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相学

✍ dations ◷ 2025-10-29 19:20:16 #颅相学
颅相学(Phrenology)是一种认为人的心理与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确定的假说,比方说,负责掌管“记忆”的区域如果较为突出,这个人的记性就会比较好。颅相学现今已被认定为伪科学,虽然它的根据其来有自,包括大脑为人类行为之根源,且不同大脑区域可能负责不同行为表现或认知功能,但因由于颅相学缺乏实质证据,因此被判定为伪科学。德国解剖学家弗朗兹·约瑟夫·加尔于1796年提出了颅相学,之后在19世纪此学说曾风靡一时,尤其是在1810~1840年之间。1820年,爱丁堡颅相学学会的成立使得爱丁堡成为英国颅相学之研究重镇。1843年,弗朗西斯·马戎第(François Magendie)将颅相学称作“当代的伪科学”(a pseudoscience of the present day)。但不可否认的是,颅相学影响了19世纪精神病学与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颅相学提出了大脑皮质定位的概念,奠定了现代神经科学的基石。颅相学家们认为大脑是心灵的器官,而心灵则由一系列不同的官能构成,其中每一官能便对应了大脑某一特定的区域。这些区域被认为按一定比例构成了人的特性。同时,颅相学家们还相信,颅骨的形状是与大脑内这些区域的形状相关的,因此通过测量人的头颅便能够判断每个人的人格特质。颅相学家会利用手掌、指尖来触摸与感受受测者或病患的头颅形状,藉以判断受测者不同心理特质的强弱,因为他们认为头骨的突起或凹陷程度可以反映该脑部所对应的人格特质。加尔认为,人类大脑可被区分为27个区块,其中19个亦可见于其他动物。这些区块各自对应有不同的功能,从形状的感觉、宗教信仰虔诚、好斗程度等等,范围广泛。而这些区域的大小,反映出该种能力或特质的强弱。

相关

  • 退伍军人杆菌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在深静脉形成的血栓,常形成于下肢或骨盆部位深处的静脉。有时也形成于上肢的静脉(这被称为Paget-Schrötter综合症(英语:Paget–Schroetter disease))。近期接受外科
  • 移植排斥移植排斥(英语:transplant rejection)是器官移植后的器官并不被受移植者身体接受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将移植器官视为异物,如同攻击病毒或细菌一样攻击移植器官所引
  • 感觉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 ,又被称为韦尼克氏失语症 , 流畅失语症 ,或接受性失语症。此类患者有语言理解障碍,患者的阅读能力或了解他人谈话内容的能力低下。虽然患者能够说初具语法、速
  • 睑痉挛眼睑痉挛,俗称眼睛跳,是指眼睑肌肉不自控的痉挛现象。这现象可以同时发生于双眼,亦有左右眼分别跳动的现象。 眼眉跳(粤)应该属于 Eyelid Myokymia.据知眼睑痉挛成因有三:除此之外
  • 血液脂类血脂是指血液里脂肪含量,通常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与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又称为“血胆固醇”(blood cholesterol)。其量度单位为mg/dL。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低密度、非
  • 皮胆虫门皮胆虫(学名:Picozoa,Picobiliphytes或Picobiliphyta)是一类水生单细胞异养真核生物,尺寸小于约3微米。第一种被明确归为此类的生物是Picomonas judraskeda。 他们可能属于原始色
  • 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皮肤系统外皮系统包覆在生物体的表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分界,并且保护生物体免受外来物的侵犯。以单细胞生物而言,外皮即是细胞膜及黏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然而,细菌则有细胞壁来维持细
  • CDK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或周期素依赖性激酶(英语: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一个蛋白质激酶家族,因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作用而首次被发现,该蛋白家族也涉及转录调控、mRNA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