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阶魔方(英语:Professor's Cube),为5×5×5的立方体结构的魔方,由乌多.克雷尔(Udo Krell)发明。
由于五阶魔方的结构和三阶魔方比较相似,所以可以应用它一部分的解法来帮助复原。
1974年,鲁比克教授发明了第一个魔方,即3×3×3立方体结构的“三阶魔方”(当时称作Magic Cube),并在1975年获得匈牙利专利号HU170062,但没有申请国际专利。第一批三阶魔方于1977年在布达佩斯的玩具店贩售。与Nichols的魔方不同,鲁比克教授的零件是像卡榫一般互相咬合在一起,不容易因为外力而分开,而且可以以任何材质制作。
1979年九月,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带至全世界,并于1980年一、二月在伦敦、巴黎和美国的国际玩具博览会亮相。
展出之后,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的名称改为Rubik's Cube,1980年五月,第一批魔方在匈牙利出口。
魔方广为大众喜爱是在1980年代。从1980年到1982年,总共售出了将近200万个魔方。据估计,1980年代中期,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玩魔方。
由于魔方的巨大商机,1983年鲁比克教授和他的合伙人一同开发了二阶和四阶魔方。并于1986年制造了五阶魔方。
五阶魔方总共有8个角块、36个边块(两种类型)和54个中心块(48块可以移动,6块固定)。
其角块的变幻状态和二阶魔方相同,所以总共有8!×37种变化状态。
五阶魔方的中心块为3×3结构,所以其每种颜色都有4中心块是等价的,即中心块的变化状态为(24!/(4!6))2种。
其24个外侧边块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所以总共有24!种变幻状态。12个中心边块中有11个可以互换位置,所以总共有12!/2×211种变化状态。
所以五阶魔方的总变化数为:
即282 870 942 277 741 856 536 180 333 107 150 328 293 127 731 985 672 134 721 536 000 000 000 000 000种变化状态。
5x5x5总共有8个角块、36个边块(3x12=36)、54个中心块(9x6=54,48块可以移动,6块固定)。
降阶法即是将五阶魔方“降阶”为三阶魔方,随后按三阶魔方进行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