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甘岭战役
✍ dations ◷ 2025-07-20 03:37:54 #上甘岭战役
联合国军: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为美军“摊牌行动”(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分。1952年夏季,美第9军计划动用美国陆军第7师,大韩民国陆军第2师及第9师,夺取五圣山南麓的三角峰和“阻击”棱线,进而威胁五圣山,这次行动称之为“摊牌行动”,其中中国官方将发生在三角峰附近的战斗称之为“上甘岭战役”,而美方及韩方则称“三角高地战役”(英语:Battle of Triangle Hill;韩语:삼각 고지 전투)。实际上,“上甘”为韩文“三角”的音译。“上甘岭”就是“三角岭”。此战留名青史是单一战斗双方兵使用世界纪录最多手榴弹破万颗战斗自1952年10月14日开始,持续42日,但截至1953年1月初,在“狙击手岭”附近仍有零星战斗,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双方伤亡约3万人。截至1952年末,志愿军仍然控制三角岭即上甘岭的全部区域,但是韩美联军队夺取了“狙击手岭”中除了北部Y高地之外的所有区域。在“摊牌行动”,志愿军第15军遭联合国军重创,其中第45师在“阻击”棱线的战斗中遭韩军第2师毁灭性打击,截至战争结束之后志愿军第45师都没有再次出现在战场上。“摊牌行动”结束之后,志愿军转入守势,与联合国军脱离接触。遭受重创的志愿军第45师、第29师被撤回后方,三角岭即上甘岭附近交由第106团把守,主力第34师退守五圣山。中国方面的观点通常将上甘岭战役视为韩战中一场重要且关键性的胜利,诸如《抗美援朝战争史》一类的官方战史也着重描述中国志愿军经历了传奇性的刻苦、牺牲与胜利。因此在战后的数十年间,这场战役成为了中国艺文、爱国创作(包括一部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的主要题材之一。1952年,朝鲜战争进入阵地相持阶段,即静态战争阶段。5月,克拉克接替李奇微担任总司令;6月,板门店谈判因战俘遣返问题陷入僵局,克拉克推翻了原来李奇威的立场,下令对朝鲜发电设施进行轰炸以便施加压力,美国政府在国内也面临重大挑战,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政府害怕公众压力会迫使美国在谈判桌前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两党候选人都同意尽早通过政治手段结束朝鲜战争,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更是把尽早结束朝鲜战争作为其未来新政府的第一项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双方都倾向于通过军事冒险,即:以军事上的主动或给对方以更多杀伤,争取在谈判桌前取得有利地位。10月8日,在联军谈判条件遭到朝鲜和中方拒绝后,远东司令部按计划无限期退出谈判,并按照参谋长联席会议(JCS)的授权,着手向对手施加无情的军事压力。同日,克拉克批准了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Van Fleet)提交的作战计划,即“摊牌行动”。有意思的是,此战几乎在美国公布总统竞选结果的同时结束。该计划由第9军提出,10月5日,范佛里特向克拉克提交了“摊牌行动”作战方案,根据该方案,第8集团军准备用2个营的兵力,1个营来自第9军第7步兵师,1个营来自韩国第2师,在16个炮兵营280门火炮和2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以5天伤亡200人的代价,占领三角岭(即上甘岭)及狙击手岭。同日,韩第2师一名作战参谋被志愿军俘虏,审讯得知韩2师已经进入备战状态,准备协助美军在上甘岭地区发动进攻。 志愿军对此情报未予重视。10日-13日,联军开始炮击与空袭,并采取欺诈行动,隐蔽向出发阵地运送兵力弹药。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仍旧按原计划将上甘岭地区炮兵调向注字洞南山方向,准备于10月18日发起进攻。13日晚,美第7师31团团长摩斯上校(Colonel Lloyd R. Moses)认为火力准备不足,临时决定将对三角高地(597.9高地)的进攻兵力增加至2个营。第一阶段从1952年10月14日到20日。晨4:00,美国第7师31团第1和第3营攻击志愿军45师135团9连(加强连,280人)防守的597.9高地,韩国第2师32团第2和第3营攻击志愿军135团1连(加强连,280人)防守的阻击手岭(537.7高地)。志愿军因通讯中断,整天炮兵无法支援。韩军借助美空军燃烧弹的攻击,于下午3:20占领537.7高地棱线,志愿军1连转入反斜面坑道防守。美军则在战斗开始不久的手榴弹对攻战中损失了几乎全部军士长,至黄昏仍无重大进展。14日晚7:00,志愿军45师4个连反击,经过白刃格斗,将韩军击退,夺回537.7高地。美军据称弹药不足,受攻击后,即退回出发阵地。第一天战斗,联军伤亡600人以上(美军31团伤亡433人,韩军第3营伤亡141人,第2营伤亡不详),参战4个营中3个营被迫撤下休整。志愿军伤亡500人以上,表面阵地全部被摧毁,储存弹药基本用尽。这一天的战斗中,美军首次为参战部队配发M-1951式防弹背心。美军承认,没有这种新装备,伤亡恐怕大得多。天亮以后,美军第31团第2营和32团第1营投入战斗,因志愿军弹药用尽主动退守坑道,攻占597.9高地部分表面阵地。韩军换上17团第2营接替32团第2营,攻占537.7高地表面阵地。入夜,志愿军45师在炮火支援下进行反击,很快夺回全部阵地。联合国军临阵换将,由32团团长罗斯中校取代31团莫斯中校,同时第7师投入32团全部,以及17团第1和第2营。至此,美7师基本全部参战。志愿军方面初期误判联军行动为佯攻,至17日方确认为联军秋季攻势重点,并提出“敌人成团成营的向我阵地进攻,是用兵上的错误,要利用敌人的错误,造成美军大量人员伤亡”,遂向上甘岭方向增调重型炮兵。16-19日双方反复争夺,白天联军利用优势炮火夺取表面阵地后,志愿军在晚间利用坑道和后方兵力夺回。在19日凌晨的反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135团2营通讯员黄继光在爆破美军火力点的过程中,“在多处负伤,爆破器材用尽后”,用身体挡住了美军的射击孔。黄继光阵亡后,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的称号,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东线美军第7师首次于19日晚成功地守住了包括主峰在内的大部分表面阵地,而韩军第2师在白天发动反击,将19日晚失去的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夺回。至此,联军占领全部表面阵地。志愿军45师伤亡超过4000人,虽仍在反斜面坑道中保存一定不成建制兵力,但已经失去反击力量,而美军亦伤亡近2000人(史称“上甘岭大捷”,美军:死365人,伤1,174人,被俘1人)。 韩军此阶段伤亡不详。21日起至10月30日,志愿军上甘岭地区表面阵地全部丢失,剩余人员进入坑道防御作战。双方都在调整战略和兵力部署,整个战场相对平静,却酝酿着接下去的更大战斗。志愿军的坑道入口在反斜面,虽有后方火力掩护,但在联军地空火力封锁下,人员物资补给严重困难。只能不惜代价,在夜间抢运少量兵力弹药和给养。著名的20余名军人在断水情况下,仍互相谦让“一个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某坑道驻守分队中。志愿军后勤人员冒着敌炮火,付出巨大伤亡,基本保证了坑道驻守分队进行坚守战斗。较大的战斗发生在23日和25日,都没有获得战果。联军占领表面阵地后,用大炮轰击坑道口,用火焰喷射器射火焰进坑道,或用推土机推土封闭坑道口,并严密封锁运送给养的通道。10月26日,韩军炸塌志愿军2个坑道各一段,造成志愿军人员不断伤亡。同时,联军重新建立了火力点战壕等防御体系。10月25日,志愿军第3兵团经过讨论,决定加大力量夺回597.9高地和537.7高地,并尽可能地造成美军人员伤亡。根据决定,志愿军命令15军29师87团,第12军31师91/92/93团,和34师106团共5个团增援上甘岭,同时增援了140门大口径火炮,24辆汽车多管火箭炮,和67门高射炮。詹姆斯·范佛里特决定在10月25日由韩国第2师接手整个防线,美7师撤出战斗。10月30日至11月28日,志愿军展开反击,收复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10月30日,志愿军准备多日的反攻拉开序幕。晚10:30,100余门大口径火炮反复覆盖由韩军第2师31团的防御阵地。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开战以来进行的最大炮战。炮火准备之后,志愿军31师91团7个连,经激战夺取了597.9高地。其后5天,双方再次陷入拉锯战,并在猛烈炮火下,均付出重大伤亡。从10月31日到11月5日,美军第9军出动韩9师30团来夺回597.9高地。这一次,志愿军91团成功地在白天守住了阵地。鉴于连日苦战,伤亡不断增大,当晚,美第9军下令停止对597.9高地的争夺。597.9高地争夺战以志愿军的获胜告终。夺取597.9高地后,志愿军投入31师92团将重点转向537.7高地北山。由于韩第2师32团已经据守约20天,形成稳固防御体系,双方争夺十分激烈,战斗至11日志愿军92团击败韩32团占领537.7高地北山。12日,韩军增援17团投入战斗,双方在537.7高地北山重演597.9高地的残酷拉锯战。战至14日,志愿军92团伤亡严重由93团接替。93团投入作战仅4天便难以支撑,18日由志愿军34师106团接替。志愿军106团团长武效贤改变了以人海对火海以及反击总是在傍晚炮火准备后进行的战术,讲求在用兵的数量和时间上灵活掌握,出敌不意,最大限度发扬火力,同时重新扩大了反斜面藏兵坑道。至11月25日,志愿军稳固占领537.7高地北山后,韩9师接手在537.7高地南山的防御,韩2师撤出,战场趋于平静。11月28日,美第8集团军命令韩2师停止争夺537.7高地北山,美军结束“摊牌行动”。12月1日到1953年初,志愿军第34师向537.7高地,即韩军称之为A高地,发起40余次进攻,遭驻守A高地的韩军第9师28团顽强抵抗,第34师付出巨大伤亡后放弃夺取A高地的企图。12月15日,志愿军34师106团将537.7高地北山交接给志愿军第15军45师。上甘岭战役结束。战后,志愿军第15军45师全体嘉奖为上甘岭英雄师。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规模最大最血腥的对抗, 而且在中国战史中成为极具重要性的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统计,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阵亡4838人,伤6691人。 美国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英语:Veterans of Foreign Wars)共统计美军阵亡365人,伤1174人和一人被俘。 韩国国防部官方历史共统计韩军阵亡1096人,伤3496人,失踪96人。埃塞俄比亚和哥伦比亚伤亡不详。按照《抗美援朝战史》记载,上甘岭战役于10月14日凌晨4时开始,参战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第45师3个团,15军29师87团,12军31师91/92/93团,和12军34师106团,使用67门高射炮掩护2个炮兵师共110门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以及2个营共24辆卡秋莎多管火箭炮参战,43天共发射炮弹40万发(含小口径火炮)。联合国军出动美第9军第7师2个团又2个营,哥伦比亚营,韩第2师3个团,韩9师第30团参战,出动105毫米以上火炮288门,飞机278余架。后来马克·克拉克在回忆录上指出,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由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克拉克和美国总统杜鲁门其后也承认此次战役严重挫伤了联合国军的士气。尽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上甘岭战役却是西方媒体中关于朝鲜战争中最鲜为人知的战役之一。参战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回国后组建成解放军第一支空降兵部队,作为战略快速机动部队,驻扎在湖北孝感市。
相关
- 地衣...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nges ... no cha
-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英语: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儿麻痹症(中文名称译自日语“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译急性灰白髓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
- 乳房摄影术乳房摄影术(英语:Mammography)是利用低剂量(约为 0.7毫西弗)的X光检查人类(主要是女性)的乳房,它能侦测各种乳房肿瘤、囊肿等病灶,有助于早期发现乳癌,并降低其死亡率。除了影像检查之
- 间歇温泉间歇泉(英语:Geyser),是温泉的一种,因为地下水变成蒸气而间歇地喷出而形成。间歇泉的英语Geyser是语源是来源于冰岛语的Geysir(“喷出”的意思),因为英国人登陆冰岛后第一次看到间歇
- 褐铁矿褐铁矿(Limonite)是一种常见的铁矿,常形成于铁矿床的氧化带中,多以次生矿形态存在。也经常因沉积作用生成于河床、海床、沼泽中。不会形成晶体结构,通常为结核状、乳状、土块状出
- 管制图控制图(Control chart),也称为修哈特图或流程行为图,是统计过程控制(英语: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中,确定制造或业务流程是否在统计控制状态下的一种工具。控制图是七种质量控
- Bloomberg L.P.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彭博有限合伙企业(英语:Bloomberg L.P.)是美国的跨国大众传播媒体公司,由迈克尔·布隆伯格于1981年创立,提供新闻、全球商业和金融数据的跨国集团。彭博于全球16
- 端恪皇贵妃端恪皇贵妃(1844年-1910年),中国清朝女性皇族。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人。头等侍卫裕祥之女。清朝咸丰帝之皇贵妃,清朝唯一一位历经五朝的皇贵妃。她出身的镶黄旗满洲佟佳氏佟国纲一
- 羊肚菌科羊肚菌科(学名:Morchellaceae)是子囊菌门盘菌目的一个科,于1834年由德国生物学家路德维希·赖兴巴赫描述发表,模式属为羊肚菌属。本科传统上包含皱盘菌属(英语:Disciotis)、羊肚菌属
- 怀特岛怀特岛(郡)(英语:Isle of Wight,又译威特岛),大不列颠岛南岸岛屿,南临英伦海峡,北临索伦特海峡,英国英格兰的名誉郡、非都市郡、单一管理区,郡治是纽波特,人口140,000(2005年),面积38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