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rl.com是一个从1996年至2018年运营,主要面向少女的美国网站,1996年至2011年间名称被风格化为gURL.com。网站由雷贝嘉·奥德斯(英语:Rebecca Odes)、以斯帖·德伊尔和希瑟·麦克唐纳开发,主要聚焦青少年建议、身体意象、女性的性和其他与青少年相关问题的资源。网站最初为在线小志(英语:Zine),后扩展为网络社区,并一度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和网页托管服务,分别名为Gurlmail和Gurlpages。
服装零售商Delia's(英语:Delia's)于1997年买下该网站,后于2001年卖给PriMedia(英语:RentPath),又于2003年转手给iVillage(英语:iVillage),再于2009年被Alloy(后更名为反抗媒体(英语:Defy Media))收购。反抗媒体的停业让网站随之停运,在同年重定向至美国杂志《17》的网站。
作为最早的主要面向少女的美国网站,Gurl.com与小志文化和第三波女性主义紧密相关,并被学术界用来研究少女的在线行为。与1990年代的青少年杂志不同,Gurl.com以幽默的语气、与主流媒体相比较非传统地接触青少年的相关话题,及观众的投稿(如社论和图画作品)而闻名。Gurl.com的流行让创办人合著了三本青少年建议书,首当其冲的是《接受现实!身为gURL要全新接触自己的身体、思想和生活(英语:Deal With It!)》(1999年)。
Gurl.com获1997年I.D.杂志(英语:I.D. (magazine))交互媒体奖、1998年威比奖,创办人因该网站获1997年纽约杂志奖。Gurl.com也受隐私问题困扰,保守派和反色情(英语:Opposition to pornography)拥护者曾批评其性积极(英语:Sex-positive movement)立场和性教育资源。
雷贝嘉·奥德斯(英语:Rebecca Odes)和以斯帖·德伊尔(Esther Drill)是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一起长大的朋友,两人于1980年代还是读高中的青少年时就萌生管理杂志的想法。她们对成长过程中所见的青少年杂志感到不满意,因此寻求组织另类媒体来适当解决少女的担忧。1995年,两人还是纽约大学的交互电通学程(英语:New York University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研究生时,她们与同学希瑟·麦克唐纳(Heather McDonald)决定创建针对青少年的女性积极在线空间,并感觉1990年代的互联网缺乏类似的社区。她们想为女孩创造不经审查的资源,功能类似于青少年杂志,同时也希望去创建以女性喜好为主的社区,并听取其他女孩的同龄建议和意见。Gurl.com随后作为奥德斯、德伊尔和麦克唐纳的硕士论文项目。网站的名称是将“girl”与缩略词“URL”结合在一起,而标志是个涂指甲油的拳头。网站于1996年启动。
Gurl.com刚发布后,就被列为是旨在为女性独立网站增加流量的门户网站EstroNet(英语:ChickClick)的成员。服装零售商Delia's(英语:Delia's)向奥德斯、德伊尔和麦克唐纳提出收购,并于1997年12月买下网站:152。奥德斯、德伊尔和麦克唐纳在Delia's的办公室运行网站。Gurl.com被纳入网站网iTurf(Delia's的在线子公司),试图推出针对Y世代的电子商务市场。Gurl.com最初是作为非商业网站:156-157,但从1998年5月开始卖Delia's的目录商品。1999年9月2日,iTurf与美国在线合作,在他们网站上一个叫AOgirL的部分刊登Gurl.com的内容。2000年5月,Gurl.com赞助纽约灯塔煎锅(Lighthouse Frying Pan)的全女性音乐节夺回甲板:地下音乐的女性之夜(Take Back the Decks: An Evening of Women in Underground Music)。2000年11月16日至21日,Gurl.com在曼哈顿东村的先锋剧院(Pioneer Theater)举办举足轻重的制作媒体人电影节(Movers, Shakers, and Media Makers Film Festival),并有金·皮尔斯(Kim Peirce)、克里斯婷·瓦陈(英语:Christine Vachon)和南茜·萨沃卡(英语:Nancy Savoca)担任嘉宾。
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破后,Delia's于11月下旬出售或关闭了所以互联网财产,但Gurl.com除外:152。同年的11月23日,Gurl.com重新设计,减少关注电子商务。2001年5月,《17》的母公司PriMedia(英语:RentPath)收购Gurl.com来试图扩展其以青少年为中心的资产:152:33。2003年8月,为了缩减规模和偿还债务,PriMedia将Gurl.com卖给iVillage(英语:iVillage),德伊尔和麦克唐纳也加入员工行列:33。2005年,Gurl.com开了家由M-Qube支持的手机店,贩卖手机铃声和壁纸。2009年,Alloy(后来更名为反抗媒体(英语:Defy Media))收购Gurl.com,作为创建针对青少年和年轻人数字娱乐中心的策略。Alloy后来于2011年重新推出Gurl.com,并设计了个新标志,整个为草书字体,并将“u”弄成心形。反抗媒体于2018年的停业让网站随之停运,并在同年重定向至《17》的网站。
Gurl.com从青少年杂志汲取灵感,起初推出时使用了小志(英语:Zine)格式:154。网站的目标人群是13岁或以上的女生。与1990年代面向年轻女性的当代网络社区不同,Gurl.com整体更加前卫:154,以坦率和不带偏见的形式来讲约会、健康和美容等话题:152。Gurl.com还直接讨论女性的性等话题,《The Cut》表示这在1990年代针对青少年的传统媒体中并不常见。网站早年内容模仿和讽刺了主流青少年杂志:152,并最初使用女性图画而不是照片来强调身体自爱,更避免身体意象焦虑。
网站的内容分类成“接受现实”("Deal With It",日常生活)、“外表不是一切”("Looks Aren't Everything",时尚与美容)、“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Where Do I Go From Here?",职业生涯)和运动等话题:154。2000年11月23日,Gurl.com被重新设计后,新增“停、看、听”("Stop, Look, and Listen",购物)和“举足轻重的制作媒体人”("Movers, Shakers, and Media Makers",明星和其他媒体类女性)两个新板块:154。〈乳房文件〉("The Boob Files")是投稿人提交有关乳房的第一人称散文:152。网站还有麦克唐纳经营的建议专栏,名为“帮帮我,希瑟”("Help Me, Heather")。
由于奥德斯、德伊尔和麦克唐纳认为女生更爱创作,而非消费,所以网站允许用户投稿,例如漫画、诗歌、对时事的看法:154和评价。出于同样原因,她们限制名人的投稿,从而让网站旨在对抗仰慕幻想(英语:Aspirational brand)。Gurl.com最显著的读者投稿是漫画部分,包括连载漫画《那些糟糕的情绪》()和《错误行为》(),上述作品都列进“接受现实”主题:154。其他漫画像是劳伦·温斯坦(英语:Lauren Weinstein (cartoonist))的《女生故事》、瑞秋·纳博斯(英语:Rachel Nabors)的《十五次革命》()和《瑞秋大帝与图纳》(),及玛蒂娜·富加佐托(Martina Fugazzotto)的《恋爱的女孩》()和《我爱做爱》()。
虽然可以在没有账户的情况下登录Gurl.com,但需要注册才能提交内容和参与聊天室及留言板:154。注册为免费,并强烈建议用户创建非识别别名来保持匿名:45。留言板被称为“喊话板”("Shout-out Boards"):791,是用户可以相互交流和交换建议的地方。Gurl.com还有个叫Gurl Palace的在线虚拟文本网络聊天室服务器,可通过计算机程序The Palace(英语:The Palace (computer program))登录。
除了信息功能外,Gurl.com还有在线游戏。部分早期的游戏内容讽刺审美标准,例如《多毛女孩》("Hairy Gurl")。后来的游戏紧贴Gurl.com承认女孩是创作者而非消费者的概念,例如《制作你自己的摇滚乐队》("Make Your Own Rock Band")、《制作你自己的电视真人秀》("Make Your Own Reality TV Show")和《试试舞会礼服选择器》("Try the Prom Dress Selector"):154。网站还有性格测试,其中有据可查的是《纸娃娃心理学》("Paper Doll Psychology"),用户可以为纸娃娃穿搭,并根据选择的服装评估他们的性格:152。
在Delia's于1997年至2001年拥有Gurl.com期间,网站通过Gurlmail.com和Gurlpages.com提供电子邮件和网页托管服务,上述的免费服务均归Lycos所有。许多用户利用Gurlpages来托管小志,尤其女性的性部分。其他人则用Gurlpages来托管他们的创作,例如诗歌,及对日常生活的不满。由Gurlpages托管的网站隶属于Gurl.com网,并允许用户轻松地相互联系。
随着Gurl.com的成功,奥德斯、德伊尔和麦克唐纳与学乐签下图书合约。他们根据网站上的社论内容出版了一系列的青少年建议书,当中包括Gurl.com留言板的对话。首本书《接受现实!身为gURL要全新接触自己的身体、思想和生活(英语:Deal With It!)》于1999年9月1日出版,提供青春期、酷儿身份、性、饮食失调、吸毒和心理健康的建议,并附有每个主题的资源清单。为了宣传这本书,奥德斯、德伊尔和麦克唐纳推出配套网站DealWithIt.com,来托管资源的在线版。《接受现实!》获取好评,大部分称赞这本书的语气和陈述,以及称其是有关性健康的宝贵资源,但有些评论警告说父母可能觉得某些内容不恰当,并建议这本书不适合年轻读者。《接受现实!》列进美国图书馆协会的2000年至2009年百大被禁/质疑书籍第82位,而有些团体质疑书中的LGBT友好和性积极(英语:Sex-positive movement)内容。《接受现实!》是全国畅销书,于2000年1月在美国卖出10万份,并在同年7月夺得I.D.杂志(英语:I.D. (magazine))图画类奖项。
《接受现实!》紧随其后的是2002年10月1日出版的《相貌书:全新接触美容、身体意象和风格》(),当中研究了每个年纪的审美标准:152。《出版者周刊》称书中画作“异想天开”,而书本身则既聪明又幽默,认为其呈现出了赋权的信息。
最后一本书《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高中毕业后的生活》()于2004年出版,当中探讨像是步入成年、理财、大学的替代方案,及合不来的室友、约会强奸和酗酒等大学生活的其他社交问题。《坦帕湾时报》的布丽塔·海斯(Britta Hays)称赞这本书没有偏见地剖析高中毕业的选择。《奥兰多哨兵报(英语:The Orlando Sentinel)》的哈利·韦塞尔(Harry Wessel)称其为可以帮助青少年对自身未来做出正确选择的书,并表示虽有品牌化,但建议也适用于男性。
Gurl.com被《The Cut》、《魅力(英语:Glamour (magazine))》和《洛杉矶时报》等媒体渠道称赞其为女性的性、酷儿身份和身体自爱等话题提供正面社区,以及包容少女的朋辈建议。Salon.com的珍妮尔·布朗(Janelle Brown)指出在线性教育的可及性能让女孩做好准备,也让她们拥有自己的性能动性。尽管受到好评,《洛杉矶时报》和常识媒体(英语:Common Sense Media)认为Gurl.com更适合较年长的观众。1999年,网站每月预估有80万名浏览者。2001年,大约40%常使用互联网的美国女孩有浏览过网站。
Gurl.com还遭到保守团体批评其性积极立场。1999年,Salon.com表示反色情拥护者担心年轻女孩讨论和获得性信息,会增加未成年性行为并对她们发展有害。禁欲拥护人科琳·凯利·马斯特(Coleen Kelly Mast)认为Gurl.com对人类的性只有片面的看法,并声称这些信息无助于导致“对婚姻满意”。卡洛·普拉特·李博(英语:Carol Platt Liebau)批评美国“性痴迷”文化时有点名Gurl.com,指责网站排斥有关性的宗教和道德讨论,且无视选择禁欲的少女所提出的意见。米莉安·格罗斯曼(Miriam Grossman)批评性教育时谈及Gurl.com和《接受现实!》,称网站有“冒犯性材料”,如BDSM、性立场:5和性别认同等信息:166-167。
其他批评则是家长和学者担忧Gurl.com收集用户信息并披露给第三方广告商来研究消费者习惯:157,而《美国展望(英语:The American Prospect)》称网站的性格测验是获取个人数据的例子。2015年,加拿大广播公司将Gurl.com列进1494个存有隐私问题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原因是其允许儿童不知不觉中列出太多个人信息。《时代》的安妮塔·汉密尔顿(Anita Hamilton)访问纽约州曼哈顿的几名女高中生,在向她们展示的4个青少年网站中,学生最不喜欢Gurl.com,部分原因是其“杂乱的”设计。
Gurl.com已被用于研究少女在线行为和性向认同。美捷媒体(英语:Media Metrix)和木星通信(Jupiter Communications)于2000年的研究发现,上网的12至17岁女孩增长了125%,这部分归功于Gurl.com。教授芭芭拉·邓肯(Barbara Duncan)和凯文·利安德(Kevin Leander)在同年的研究中,观察到由于Gurl.com已创建网络,女孩透过Gurlpages托管她们的网站,可以很容易地相互联系并收到对她们作品的反馈。2005年,学者莎朗·马扎里拉(Sharon Mazzarella)指出Gurl.com是帮助女孩发挥创造力和赋权的网站,但后来围绕有害信息如何影响她们的道德恐慌越来越多:141。
学者阿什利·D·格里索(Ashley D. Grisso)和大卫·维斯(David Weiss)指出Gurl.com留言板的用户常常讨论她们对性的兴趣,并通常是按照网站的既定标准带有尊重地讨论:45。尽管如此,网站上许多围绕性的讨论都有关男性快感:45。Gurl.com鼓励表达性,但某些用户很快就羞辱其他不赞成婚前性行为或详细讨论自己性生活的人,从而淡化性能动性:36,41,45。2006年发表在《电脑中介传播期刊》()的研究发现Gurl.com是女性为主网站的最佳例子,并通过讨论时事来鼓励女孩的批判性思考能力:791-792。
Gurl.com也被作为互联网商业化的例子,同时将Y世代的年轻女性视为可行的营销族群。其被认为激发了少女持有网站的增长,并于2000年创造了价值150亿美金的潜在广告市场。邓肯和利安德觉得Gurl.com创造了“抗拒和顺从”的空间,原因是在Gurlpages拥有网站的人既能以创意写作来表达自我,网站也列出了识别她们人口和消费习惯的个人信息。学者莱斯利·丽根·夏德(Leslie Regan Shade)用Gurl.com作为1990年代社区商品化和商业化的例子,而当时女性被认为是电子商务的营销族群:157。与邓肯和利安德相呼应,夏德评论道虽然Gurl.com有份免责声明表明她们的观点不代表广告商,但网站可能还是“为相似的田园受众商品修饰”,这与在线社区的“乌托邦情操”形成鲜明对比:157。在教导有关广告的媒体素养时,Gurl.com被用作隐性营销(英语:Guerrilla marketing)的例子:77。
Gurl.com是1990年代期间针对美国少女的首批主要网站而闻名,也还对1990年代第三波女性主义、暴女和小志文化产生关系和贡献而知名。Gurl.com对青少年问题进行真诚和坦率的讨论,激发了青少年杂志和其他以女性为中心的网站采用类似的方法,其品牌也与Y世代的身份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