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丧礼(俗称“白事”)是华人传统文化的四大家礼,特征在于“重孝道、明宗法、显等级、隆丧厚葬”,它现在结合了儒家、道教、佛教、民间信仰、择日占星和风水地理的文化色彩,也因不同的宗教、籍贯和地区,衍生出不同的习俗与禁忌。
马来西亚华人(包括马来亚华人、沙巴华人和砂拉越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民族,根据2016年的估计约有7,417,800人口,占总人口的23.4%,主要分布在马来亚半岛西海岸的雪隆、槟城、霹雳、森美兰、马六甲和柔佛,以及东马沙巴和砂拉越的主要城市。
马来西亚华人的祖先于明清至民国时期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份,主要的方言语群有闽潮语系、粤语系、客语系几大类,包括福建、客家、广府、潮州、福州、海南、广西、兴化、福清等方言语群;此外,也有少数来自长江下游一带的浙江、江苏和上海持吴语方言的三江人,以及来自华北持官话的方言语群;另外,马来西亚华人还包括回族、峇峇娘惹、福建暹(Hokkien-Siam)、华嘉族(Sino-Native)等群体。
马来西亚华人的传统信仰融合儒、释、道和民间宗教的特色,一般多数人虽未曾皈依三宝,却仍会自称信仰佛教或道教(粤俗偏佛、闽俗偏道),但通常偏向于民间信仰(英语:Malaysian folk religion),信仰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对三教的学说、经典和教义也甚少了解。少数有确实信仰者的主要宗教信仰包括汉传佛教、道教(英语:Taoism in Malaysia)(含道派和法派教门)、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则有伊斯兰教、兴都教(英语:Hinduism in Malaysia)、德教(英语:De teaching)、真空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天道、一贯道、创价学会、真佛宗和无宗教。
马来西亚华人的殡葬礼俗可以分为“卒”、“殓”、“殡”、“葬”和“祭”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比起过往都已经相对简化,一般人往往是跟随殡葬业者的指导来进行,一些习惯及禁忌只有老一辈的长者有所了解,却又抱着“但知不可,不能知其不可之意”的心态,充满了忌讳和迷信色彩。
人们在日常中往往会用到的“礼俗”一词,实际上要分成“礼”和“俗”来讲,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却又有所区别。“礼”是古时统治阶层所制定的仪节,用来维护社稷的伦理秩序,并对违反礼制做出处罚,上行下效,做为对民间的生活规范;“俗”是民间百姓的生活智慧,约定俗成,成为一种区域性的风俗。“礼”可下行民间,“俗”可上升为礼,两者各行其是,同时并存,统称为“礼俗”。
礼制的演变由《周礼》、《仪礼》、《礼记》、《开元礼》、《政和礼》、《开宝礼》、《书仪》、《家礼》、《会典》、《明集礼》、《大清通礼》、《家礼大成》至《民国通礼》,历朝历代均有所变易;民间习俗则来自于民间的鬼神信仰、自然信仰或祖灵信仰,以及百姓对礼制的认知差异,加上缺乏文字记载,在各社会阶层中口耳相传,形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社会现象。
城乡差距(或世代差距)在丧礼的表现,在于城市人较注重服务品质、乡下人较注重法事规格和祭品多寡、年老人较注重排场、年轻人较注重便利性、大家族较注重人际关系、政商界较注重人脉拓展、也有的人会注重风水、恪守古礼和禁忌,诸如此类;要求面面俱足的结果,将直接反映在丧礼的整体消费。
如下所示,一般由初终、入殓至举殡为止的治丧流程:
西式丧礼的流程略有不同,停灵期间的法事改成追思、祷告和唱圣歌的仪式;从殓房直接出殡的案件,则省略停灵期间的过程。
马来西亚的殡葬政策是以有神论为基础,将死亡视为是宗教事务,处理丧事的场所被定义为宗教领域,由民间团体自行管理。 华人的治丧场所通常会选择在自宅搭棚、停放在会馆或宗教场所附属的殡仪馆,或者是在商业经营的殡仪馆内办理,但在少部分地区有公共殡仪馆的设施。
地方政府规划出合适的地点为火葬场,核发许可证给该处的经营者,但不提供也不参与基础的建设,纯粹是负责审批的角色,只有少数的地方政府有公营的火葬场设施。
同样的,地方政府也规划出合适的地点为墓地,墓地设施包括有宗族墓园、华人义山、宗教墓园及商业墓园;骨灰安置场所主要有寺院、宫庙、社团附设的纳骨堂,以及商业经营的灵骨塔。
华人传统丧礼一般会延聘熟悉有关方言和乡俗的僧尼道士,前来为死者招魂、超度和做法事。周代《礼记》等文献记载古人对于魂魄归处的认知与理解,塑造了中华文化对于鬼神生死的传统观念。丧礼在周代礼制中属于“凶礼”,《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凶礼传递“以礼相待、 克己复礼、礼尚往来”的态度,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鬼神之间的相处模式,具有哀悼忧患、吊唁灾难的社会作用。 礼制中所载的踊、朝夕哭、反哭、虞祭、卒哭、小祥、大祥、禫祭等各种礼制,最主要作用是为了维持宗法统治和社会伦理秩序。
中国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佛教在魏晋时期大举兴盛,此时六朝处于一个战乱不已的时代,为死者设坛作斋、超度亡魂正切合了社会的需求;佛教的“拜忏”最先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同时期的道教受到影响,也开始有“水火炼度”的观念,结合了儒家的祖先祭祀以后,超度法事于唐宋时期逐渐在民间广为流传,元明清时期到达一个高度的阶段,成为中华丧礼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持法事的人员称为师父、司公、尼姑、斋姑、师兄或师姐,法事科仪包括请神、告祖、引魂、沐浴、安灵、水忏、药忏、解结、颁赦、还库、过王、过桥、打城、破狱、牵等,一般上是会根据死者的性别、年龄、身份、死因、目的等状况来安排法事的规格。
佛化丧礼根据汉传、南传和藏传佛教而有不同的科仪,法事包括助念、诵经、礼佛、持咒、拜忏、施食、烟供、回向、放生、放水灯等,佛教徒相信为死者修福布施、供养三宝,乃至等施一切众生,可以将功德回向给死者,帮助死者早日超生,脱离苦海。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根据国家政策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华裔穆斯林的遗体必须由教友来处理,非穆斯林无法干预;假设非穆斯林家庭中有成员皈依伊斯兰教的话,管理穆斯林事务的宗教局将支配死者的丧葬流程,丧礼过程由宗教司来主持。 另一方面,只要穆斯林本身不违背宗教的教义,当局不干涉穆斯林参加非穆斯林丧礼的权利。
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的丧礼由牧师或神父来主持,引导教友进行追思、祈祷、礼拜、弥撒和唱圣诗,借由信仰的力量抚慰在世的人,也祝福死者获得永生的救赎。
创价学会的丧礼由学会内的资深老师主持,引导学会友唱题回向给已故的亲友,场面趋向于简洁、隆重和庄严。
一贯道的丧礼由道场的点传师或资深坛主主持,引导道亲献供、诵经、证道和唱追思歌,力求丧礼场面圆满肃穆,从而宣扬道场的宝贵与殊胜。
死者最后的归宿须要考虑到死者的意愿、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同时家属也要考量自身的经济能力,通常是以土葬和火葬最为流行,差价主要是取决于墓园、墓穴或纳骨塔的地理位置、经营方式、建筑结构、保安系统、设施维护、材料设计和服务品质。
死者下葬以后的祭祀活动,包括:
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如下:
其他的丧葬细节,具体如下:
俗语有谓“各处乡村各处例”,其实在不同的地方和籍贯皆有不同民情、风俗和禁忌,它是为了避免产生误会、不合乎礼(理)、违反法制或带来危险(得到某种教训)的事情。马来西亚华人丧礼较常有的丧葬禁忌,一般有:
马来西亚过去的华人葬礼是由同村分工合作完成,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现在则多是由寿板店转型而来的殡葬业者,包办殡葬服务(接体、洗身、入殓、化妆和下葬等)、礼仪服务(司仪、襄仪、引导和接待等)、灵车司机和业务代理等“一条龙”服务, 一些从业人员可能会同时跨越多个不同的身份。传统上的称谓包括:
殡仪、墓园、宗教和风水属于不同的服务产业,大多数的传统业者仍然保留学徒授艺的方式,少数集团业者则延聘来自中国和台湾的专业人员,并和当地的大专院校合作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