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娜芙蒂蒂
✍ dations ◷ 2025-04-26 01:44:17 #娜芙蒂蒂
娜芙蒂蒂(英语:Nefertiti;公元前1370年 -公元前 1330年)是埃及法老阿肯纳顿(又译“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王后。娜芙蒂蒂与她的丈夫在统治期间进行宗教革命,推翻所有古埃及传统神明,规定只能崇拜阿顿神。考古学家推断,娜芙蒂蒂在当时也许曾与阿肯纳顿(在位期为公元前1352年到1336年)一起治理过埃及。娜芙蒂蒂著名的半身像,系由德国考古学家路德维希·波尔哈特于1912年率领的德国考古队,在埃及阿玛纳遗址发掘出土。现藏于德国柏林新博物馆,由于当初波尔哈特是以欺骗的手段将半身像运出埃及,被视为非法行为,也因此这些年埃及古迹最高委员会一直在努力向柏林博物馆索还此文物。娜芙蒂蒂,传说她拥有令人惊艳的绝世美貌,也是古埃及中最有权力与地位的女性。她的名字在埃及语的拼音为Nfr.t-jy.tj,原读音为“娜芙泰塔”(Nafteta),意思是“美丽的人来了”,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长得非常漂亮,美丽动人,是埃及第一美人,也是世界四大美人之一的绝世美女,且擅长养颜美容。娜芙蒂蒂的父亲可能是阿孟霍特普三世的正室泰伊王后的兄弟阿伊大臣;娜芙蒂蒂的亲生母亲可能是阿伊的第一任妻子露伊,她在娜芙蒂蒂两岁时死去;之后,阿伊娶第二任妻子-铁伊并生下姆特诺杰美特。阿伊也在娜芙蒂蒂的女婿图坦卡蒙去世后迎娶图坦卡蒙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三姐),娜芙蒂蒂的女儿安克姗海娜曼。目前并不知道阿肯那顿与娜芙蒂蒂是什么时候结婚,也不知道娜芙蒂蒂在什么时候晋升为“大皇后”(Great King's Wife, his beloved)。可以确定的是,她生下六个女儿。
她和埃赫那吞的女儿分别是:娜芙蒂蒂胸像是尊有三千三百年历史,以石灰岩与灰泥雕塑成的彩绘人像。这座雕像所刻的是古埃及法老阿肯那顿的大皇后(the Great Royal Wife)娜芙蒂蒂。因为这座雕像的复制品是最广为流传的古埃及艺术品之一,娜芙蒂蒂也成为最有名的古代女性之一,同时也是女性美的一种指标。一般认为这尊雕像是在公元前1345年由雕刻家图特摩斯所雕。1912年时,一支由德国考古学家路德维希·波尔哈特率领的德国考古队在位于埃及阿玛纳
(Amarna)的图特摩斯工作室发现了娜芙蒂蒂的半身像。这座雕像在被发现后曾被收藏于德国数个不同的地点,这其中包括位于马克斯·基瑟巴赫(Merkers-Kieselbach)市的盐矿坑、柏林的达雷姆博物馆(Museum Dahlem)、夏洛滕堡的埃及博物馆(Ägyptisches Museum)和柏林博物馆岛上的老博物馆。娜芙蒂蒂像目前藏于博物馆岛上的新博物馆,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座雕像正是在此地展出。娜芙蒂蒂的雕像壁画中的娜芙蒂蒂(一)壁画中的娜芙蒂蒂(二)壁画中的娜芙蒂蒂(三)娜芙蒂蒂造型的面具娜芙蒂蒂与丈夫的雕像娜芙蒂蒂图案的陶杯娜芙蒂蒂雕像近距离照
相关
- 盖伦克劳狄乌斯·盖伦(129年-200年)是一位古罗马的医学家及哲学家。他的见解和理论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里是欧洲起支配性的医学理论。出生于别迦摩,逝世于罗马。盖伦出生于一个建筑师
- 戊二醛戊二醛,结构式OHC(CH2)3CHO。无色透明有刺鼻气味的油状液体。不易溶于水,与热水互溶,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易聚合,必要时可加甲醇或脂肪醇聚乙二醇醚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 50S亚基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诸教,又称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天启宗教、天启诸教、沙漠一神诸教、闪族一神诸教、闪米特一神诸教、闪米特诸教等,指世界主要的三个有共同源头的一神教─
- X射线衍射X光散射技术或X射线衍射技术(英语:X-ray scattering techniques)是一系列常用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可用于揭示物质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以及物理性质。这些技术都是以观测X射线穿
- 肩膊肩,俗称肩膀,是动物躯干和上肢的交接点,与其相对的部位是臀。肩主要有三块骨──锁骨、肩胛骨与肱骨组成。为保证胳臂既能够运动自如又具有一定力量,肩膀必须在韧性与力量间寻求
- 英属北美殖民地十三个殖民地(英语: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后来
- 信仰比例这个条目概述了各国宗教信仰情况。edit Description
- 右京右京区(日语:右京区/うきょうく Ukyō ku */?)是构成京都市的11区之一,为京都市内面积最大的区。南部是过去皇族与公家别庄的所在、现在主要为住宅区;西部和北部是山区,北部被称
- 二氟一氯甲烷二氟一氯甲烷,别名氟利昂-22、R-22,分子式CHClF2。无色近乎无臭气体。不可燃。微溶于水。由三氯甲烷和氟化氢在五氯化锑催化下反应而得。用作致冷剂、聚四氟乙烯树脂原料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