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的地图

✍ dations ◷ 2025-08-25 22:33:52 #拯救的地图

《拯救的地图》(英语:),是一出在2015年4月22日(亚美尼亚大屠杀100周年纪念(英语: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上映的亚美尼亚电影,讲述五名外国人道主义工作者在亚美尼亚大屠杀期间的遭遇。

《拯救的地图》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的纪录片:来自丹麦的玛丽亚·雅各布森(英语:Maria Jacobsen)、卡伦·耶珀(英语:Karen Jeppe)、挪威的波迪尔·比约恩(英语:Bodil Katharine Biørn)、瑞典的阿尔玛·约翰逊(英语:Alma Johansson)和爱沙尼亚的海德薇·布勒(英语:Anna Hedvig Büll)是五名女性人道主义者,她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见证了亚美尼亚大屠杀,并对亚美尼亚人施予援手。为《拯救的地图》撰写剧本的安娜·萨尔基相认为,这些身处奥斯曼帝国的欧洲人并不认识亚美尼亚人,但他们即使本来有机会离开,也要留在当地拯救生命;她指出,帮助亚美尼亚人的外国传教士救了很多儿童,并协助建设孤儿院。

电影监制曼韦尔·哈科比扬表示,虽然《拯救的地图》旨在证明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真实性(英语:Armenian Genocide denial),但并不是把重点放在大屠杀上,而是通过展示电影中那五名人道主义者的故事、以及国外历史学家对大屠杀的理解,从而证实亚美尼亚大屠杀确有其事。

《拯救的地图》曾在九个国家、29个城市取景,拍摄地点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电影还曾在否认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土耳其取景,拍摄人员为了掩饰,只好讹称他们正为芬兰的电视台拍摄广告。在拍摄过程中,有意见认为此电影不必赶及在2015年4月上映,因为整个2015年都是纪念亚美尼亚大屠杀100周年的年份;但是,电影监制哈科比扬仍然希望《拯救的地图》能在2015年4月上映,他认为4月对亚美尼亚人是个特别的月份,各地的亚美尼亚侨民都会回到故乡。电影最终也能够在一年内制作完成,哈科比扬认为如此大规模的电影很少会以一年制作;如果财政方面许可的话,哈科比扬亦希望以类似方式制作电视剧,展示另外15名亚美尼亚大屠杀见证人。

《拯救的地图》的顾问有罗尔夫·霍斯费尔德(英语:Rolf Hosfeld)、阿尔茨维·巴赫钦扬(英语:Artsvi Bakhchinyan)等亚美尼亚国内外的学者,参与电影制作的图书馆或档案馆有亚美尼亚国家档案馆(英语:National Archives of Armenia)、挪威国家图书馆、爱沙尼亚国家档案馆(英语:National Archives of Estonia)、丹麦国家档案馆(英语:Danish National Archives)等,还得到亚美尼亚文化部(亚美尼亚语:ՀՀ մշակույթի նախարարություն)及其他机构的支持。亚美尼亚国家电影中心(亚美尼亚语:Հայաստանի ազգային կինոկենտրոն)亦有资助《拯救的地图》的制作。

《拯救的地图》是一部英语电影,将会被翻译为亚美尼亚语、俄语、德语、法语等语言版本。

相关

  • 过渡金属过渡元素(英语:Transition element)是指元素周期表中d区的一系列金属元素,(英语:Transition metal)。一般来说,这一区域包括3到12一共十个族的元素,但不包括f区的内过渡元素。“过渡
  • 俾斯麦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73 , 1873-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
  • 绿绣眼暗绿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japonicus)是一种小型雀形目绣眼鸟科鸟类,平均寿命约15年。台湾多称其作绿绣眼,台语称青笛仔、青啼仔,广东人多称其为相思仔、白眼圈。日本称为目白。
  • 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坐标:52°11′24″N 1°42′36″W / 52.19°N 1.710°W / 52.19; -1.710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英语:Stratford-upon-Avon /ˌstrætfəd əpɒn ˈeɪvən/,当地常称:Stratford,埃文
  • 星船 (歌曲)《星船》(英语:),是特立尼达-美国艺人妮姬·米娜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她的第2张录音室专辑《粉红星期五:妖言惑众》()中。2012年2月14日,歌曲作为专辑的首支单曲发行。歌曲由米娜、纳蒂
  • 朴相熙朴相熙(韩语:박상희;1906年9月10日-1946年10月6日),朝鲜独立运动家,记者。他是韩国总统朴正熙的兄长,女儿朴荣玉(朝鲜语:박영옥 (1929년))是前韩国总理金锺泌的妻子。他出身庆尚北道漆
  • 张闳张闳(1962年6月-),中国文学批评家,江西都昌人。1981年毕业于九江医学专科学校,1989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获文艺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起任教于同
  • 火星冲沟火星冲沟(英语:Martian gullies)是在火星上发现的由狭窄流道及其相关的下坡沉积物构成的冲刷沟壑,因与地球上的冲沟相似而得名。它们最早是在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照片中发现的,普遍出现在陡峭的斜坡上,尤其是在陨石坑坑壁上。通常,每条冲沟的沟头都有一处树状的壁凹,底部有一片扇形冲积堆,还有一条连接这两道冲沟的细支沟,整体呈现为沙漏状。据估计,这些冲沟相对年轻,因为它们上面几乎没有陨石坑。在沙丘表面还发现了另一种类别的冲沟,这些沙丘冲沟被认为也非常年轻,线型沙丘冲沟现在被认为是一种重复出现的季节性特征。大
  • 马丁·布拉西尔马丁·D·布拉西尔(英语:Martin David Brasier,1947年4月12日-2014年12月16日)是一位英国古生物学家和天体生物学家,牛津大学圣艾德蒙学堂教授,2014年获莱尔奖章。
  • 元数据编码和传输标准元数据编码和传输标准(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METS),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附属机构所发展的一项元数据标准。METS的发展,乃是基于数位图书馆目前仍缺乏类似AACR2这种可规范诠释资料内容的标准,以及缺乏类似MARC这种可保存和交换诠释资料的标准化架构。就文件层次而言,METS是数位物件典藏的单元、传送的格式,是开放式典藏资讯系统(OAIS)里的资讯封包;而就应用面来说,METS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资讯资源。METS的档案里包含了三种诠释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