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脖子(英语:Redneck),也可译为大老粗、乡巴佬,是一个美国俗语,原指因为长时期从事农活导致颈部皮肤被慢性晒伤以至于肤色发红的南部农民,后来影射一些思想保守、迷信顽固、受过很少教育的乡镇基层白人,由于见识不多而眼界狭窄,不愿接受新事物和进步思想。“红脖子”原本是美国北方人对南方人的称呼,多少有蔑视的含意,但时至今日已经成了美国南方代表乡镇中产人口的一种典型文化象征,并且延伸包括其他英语国家(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乡镇白人。
与“redneck”意思相近的词还有“cracker”,源自莎士比亚名剧《约翰王》中对喜欢大声喧哗自我吹嘘的市侩的形容,最早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其自传和信件中用来形容弗吉尼亚州各地“和印第安人一样野蛮”的“英国囚犯后裔”流民,后来泛指南方的底层白种穷人。
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是“hillbilly”,泛指因居住在偏远山区而教育落后、思想闭封的山民,原先只指阿巴拉契亚南部和奥沙克山区的居民,后来还包括密西西比河以西(比如落基山)的山民。
另外与“redneck”相关的词是“bible-thumper”或“bible-basher”,通常用来形容美国中部和南部圣经带喜欢传福音、自认有神力撑腰、经常高调敲着圣经与异见人士辩论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在人口学上与农业区的“红脖子”人群有很大的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