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兰 (瑞典)

✍ dations ◷ 2025-10-28 15:00:37 #瑞典地区

诺尔兰(瑞典语:Norrland)是瑞典传统上三个地区中,位处最北的一个,由9个旧省组成。

诺尔兰占地261,292平方公里,约为瑞典国土的59%,瑞典12%人口住在诺尔兰。

诺尔兰由9个旧省组成,包括:耶斯特里克兰、海尔辛兰、海里耶达伦、耶姆特兰、拉普兰、梅代尔帕德、北博滕、西博滕和翁厄曼兰。海里耶达伦和耶姆特兰于1645年前是挪威领土,故它们历史上不属于诺尔兰。

诺尔兰人烟稀少,以其自然景观驰名,拥有广阔的森林和大河。区内居民很多都住在乡郊的小村落,而非大城市。

19世纪间,诺尔兰成为伐木和木浆业的主要资源。区内除了四条河之外,其他河流全被开发作水力发电。虽然在一些国家,水力是有限能源,但是水力发电却是瑞典全国四成电力的来源。

诺尔兰也有一些开采贵金属的金矿。历史上,斯德哥尔摩的统治者曾视诺尔兰为类似用作开采天然资源的“殖民地”。乌克森谢纳曾这样说:“只要我们意识到应该从诺尔兰中取利,我们境内便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印度。”可见其资源丰富。

瑞典的最高峰──凯布讷山(高2,111米),就位于诺尔兰北的拉普兰。

在远古史上,诺尔兰是瑞典四个地区之一。诺尔兰位于西方的一半属于瑞典,南邻斯韦阿兰;其东方的一半属于芬兰(当时为瑞典领土),南邻埃斯特拉兰。在斯韦阿兰和约塔兰,地区分界对司法和行政是很重要的,但在诺尔兰则不然。“诺尔兰”一名逐渐变成斯韦阿兰以北所有土地的总称。中古时代之前,诺尔兰北方的北博藤和拉普兰是无人之地,只有少量萨米族、kveeni和芬兰的各个部族在那里居住。瑞典和挪威人则在诺尔兰南方,与萨米人混居。自中古时代起,瑞典国王曾致力把诺尔兰北方殖民地化和基督教化,但时至今日,住在那里的芬兰人和萨米人依然保留着其本身的文化和习俗。

“诺尔兰”的名称可追溯至《卡尔纪年表》,恩厄尔布雷克特·恩厄尔布雷克特松在1433年发信给埃里克·普克,要求协助征服诺尔兰(“al norland vnte han honom wolla”)。

瑞典于1634年划分省份时,把原先的诺尔兰一分为二。其中一个,诺尔兰省,包括海尔辛兰、梅代尔帕德、西博滕和翁厄曼兰,另外一个,东博藤省,包括东博藤,而当时瑞典还未完全殖民北博藤和拉普兰。1638年,西博藤省脱离诺尔兰省,而原属斯韦阿兰的耶斯特里克兰于1640年脱离乌普兰省。其后,为与东诺尔兰的东博藤省相对,创造了“西诺尔兰省”这名字。

随着瑞典在1645年从挪威手中夺得耶姆特兰和海里耶达伦,原为诺尔兰省的部分被分为胡迪克斯瓦尔省和海讷桑德省。诺尔兰则包括更多瑞典南部以北的地方。

起初,诺尔兰的南方边界是耶斯特里克兰以北的所有地方,但是耶斯特里克兰自17世纪中便被视为诺尔兰之一部分。“芬兰”一词原本只表示现今芬兰共和国之南方,而诺尔兰以Kaakamojoki河或后来的Simojoki河为界。随着瑞典于19世纪初把芬兰割让予俄罗斯,瑞典和芬兰之间关系改变,诺尔兰的北方边界也改变了,自此以托尔讷河为边界。

相关

  • 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泛指各种生活在自然状态下,未经人类驯化的动物。自然界里,野生动物会用排泄物来标识其领土,宣示主权的习惯。野生动物,故名思意,为野外生长繁殖的动物,一般而言,具有以下特
  • N(NOsub2/sub)sub3/sub三硝基胺是一种氮氧化物,化学式为N(NO2)3。这种化合物在2010年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研究者发现。此前曾有人猜测存在三硝基胺。 蒙哥马利和米歇尔斯1993年进行的理论计算表明该
  • 邵友濂邵友濂(1840年-1901年),原名维埏,字筱春(一作小村),浙江余姚人,为清朝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曾任台湾巡抚。父邵灿,兄邵曰濂,太常寺卿,与李鸿章为亲家,有孙邵洵美,著名作家、诗人。邵友濂出任
  • 舌蝇23舌蝇属(属名:Glossina,即采采蝇,来自英语:Tsetse /ˈsiːtsi/,美国 /ˈtsiːtsi/, 或 英国 /ˈtsɛtsi/)是双翅目舌蝇科(Glossinidae)下唯一的一个属,其下的蝇广泛分布于从撒哈拉沙漠
  • 第六西班牙军团第六西班牙军团(英语:Legio VI Hispan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可能由罗马帝国君主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一说卡拉卡拉)建立。该军团可能在公元251年七月的西亚之阿伯里图斯战役中
  • 陈祖德陈祖德(1944年2月19日-2012年11月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中国围棋九段,中国棋院第一任院长。陈祖德少有棋名,1951年拜入著名棋手顾水如门下学棋,1959年入上海围棋队成为专业棋
  • 芙蓉糕芙蓉糕,著名安徽小吃,属糕点类,为满汉全席第六宴席中之一道菜。因外型、颜色与芙蓉花相似,而得此称。于徽州,当地风俗习惯于农历年前后用此来招待贵客嘉宾。用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
  • 若瑟·赫忍斯基若瑟·赫忍斯基(Joseph Wresinski,1917年2月12日-1988年),出生于法国昂杰,父母均是移民,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西班牙人,自小成长于赤贫的家庭。1946年成为神父。1956年前往诺瓦集的贫
  • 郭雍郭雍,字子和,号约园,又号书禅,福建福清人。宋朝医学家。其父郭忠孝师事程颐,对《周易》有研究。郭雍事母至孝,博学能诗文。晚年钻研医书,向太医常颖士学习,对伤寒有研究。感于《伤寒
  • 开田幸一开田幸一(1938年5月7日-1993年9月23日)是一名日本男子游泳运动员。他在196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参加了男子4x100米混合泳比赛并获得铜牌。他也参加了1958年亚洲运动会,获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