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恐新症

✍ dations ◷ 2025-11-01 12:49:15 #食物恐新症

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为一种排斥新食物的倾向。这在儿童很常见。不过,食物恐新症并非一种精神诊断。食物恐新症现象也并非局限儿童,成人对新的食物的排斥也可被列为此一项目。恐新症(neo字义为“新”、phobia字义为“恐惧”),代表对新事物带有持续而异常的恐惧,较轻微的情况则是不愿意尝试新事物或墨守成规。

排斥或惧怕不熟悉的食物,或是偏好尝过或熟悉的食物,是人类很常见的行为。大部分的人都曾经历过食物恐新经验,只不过彼此之间的程度不同,有些人的程度比较严重。食物恐新症的程度可借由量表来评估,这个评估表已翻译为中文版并作过效度评估。

食物恐新症可能与演化有关,因为环境中不曾吃过的食物可能会有毒,因而演化出与生俱来会某种程度排斥陌生食物的倾向。但食物恐新症也与杂食者的两难有关:排斥新食物或许可以降低吃到有毒食物的风险,但是也可能因而减少了摄取多样性食物以获得充分营养的机会。

研究显示,食物恐新症的倾向大约有三分之二可被遗传解释。不过,社会学习也扮演重要角色。当儿童观察到父母不吃某些食物,就会有较高机会习得食物恐新症的倾向。

若持续忽略儿童的食物恐新症倾向,会带来挑食习惯的后果。强迫喂食的方式无法解决儿童的食物恐新症,反而会恶化之。制约学习法与社会学习法可能有效,前者使用像贴纸等非食物的工具作为奖赏来鼓励儿童尝试陌生的食物,后者则是以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作为模范,让儿童观察到摄取该项陌生食物是愉快的,进而提高儿童尝试该项陌生食物的兴趣。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不可能一次就解决儿童的食物恐新倾向,通常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儿童认识该项食物,有时甚至要到15次才能让儿童接受该食物。因此,化解食物恐新症与挑食,需要父母与照顾者的耐心。

有研究显示,在断奶期的副食品中,若富含越多元的食物,未来小孩发生食物恐新症或挑食的机会就越低,因为在幼年时就已经习惯不同食物的气味。甚至有研究显示在哺乳期,母亲饮食越多元,亦能降低婴儿长大后发生食物恐新症或挑食的机会。

相关

  • 扎卡里·泰勒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1784年11月24日-1850年7月9日),第12任美国总统、美国陆军退役少将。扎卡里•泰勒于1784年11月24日出生在维吉尼亚州的奥兰治县由他外祖父拥有的野兔
  • 槟威海峡槟威海峡(马来语:Selat Selatan)又名槟城海峡(英语:Penang Strait),是位于马来西亚槟城海域的一道海峡,海峡将槟榔屿与位于马来半岛的威省隔开,最窄处宽约3公里,有槟威大桥及槟城第二
  • 2的幂2的幂是指符合 2 n {\displaystyle 2^{n}} 型式,而 n
  • 凯达格兰语凯达格兰语(Ketangalan、Tangalan)是台湾北部平埔族凯达格兰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言,原在大台北地区,台北市南部,新北市东部等地使用。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
  • 八乡路八乡路(英语:Pat Heung Road),位于元朗区八乡南部,连接锦上路及青朗公路,全长1.82公里,主要方便驾驶者从八乡一带进出大榄隧道,当中八乡牌坊至大榄隧道转车站一段是高架道路,跨越港铁
  • 柳濑川站柳濑川站(日语:柳瀬川駅/やなせがわえき  */?),是一个位于埼玉县志木市馆二丁目,属于东武铁道东上本线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是TJ 15。岛式月台1面2线的地面车站。此站并非高架车
  • 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胡安·加百列·瓦斯奎兹胡安·加百列·瓦斯奎兹(1973年-)是一名哥伦比亚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011年出版的小说《坠物之声》( El ruido de las cosas al caer)。胡安·加百列·
  • 鸣海山鸣海山,位于台湾高雄市茂林区万山里与多纳里交界处,峰顶海拔1,411米,为台湾小百岳之一。该山峰地处荖浓溪支流扇平溪与浊口溪的分水岭上,立有三等三角点7139号。日治时期为扇平
  • 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Asian Film Award for Best Actor)是亚洲电影大奖重要的奖项之一,颁发在电影中有出色表现的亚洲男演员,于2007年开始颁发。奖项前称最佳男演员,第二届起改为“最佳男主角”,并沿用至今。下表所显示的为演员获提名时所属之国籍,并非电影制作地区/国家。
  • 西蒙·艾许·莱文西蒙·艾许·莱文(英语:Simon Asher Levin,1941年4月22日-)是一位美国生态学家和数理生物学家,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中心主任、詹姆斯·S·麦克唐纳杰出教授,主要作品有《脆弱的领地:复杂性与公有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