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施塔特文化

✍ dations ◷ 2025-05-13 02:24:58 #哈尔施塔特文化

哈尔施塔特文化(Hallstatt culture),公元前8-6世纪中欧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由骨灰瓮文化发展而来。发现多处寨堡遗址,房屋结构多为木质,墓葬为火葬高冢墓,有农业手工业分工,商业亦开始出现。居民为凯尔特人。

在1846年,乔纳·乔治·拉姆绍尔(德语:Johann Georg Ramsauer)(1795-1874)在靠近哈尔施塔特附近所挖掘到的史前遗址,这个遗址的存在年代一共横跨两个半世纪,当地甚至挖掘出多达1045座坟场。在这个遗址的地区遍布着盐矿,他们从新石器时代就毫不间歇的开采,从公元前八到五世纪,该墓地陪葬品的风格以及装饰都相当特殊,这种风格在当时的欧洲是相当风行的。这个遗址横跨公元前1200年到500年,一共有以下阶段:(如图表示,Hallstatt缩写为Ha)

A-B大致还是青铜器时代,而A阶段深受微兰诺威文化所影响,在B阶段则是在古墓文化风行的时代以及当时普遍实行火葬。而通常在讲的哈尔施塔特时代则是C和D,大约在公元前6到8世纪,正值欧洲铁器时代,D阶段则接近于拉登文化。C阶段最大的特色就是常发现铜铁混成锻炼的剑。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D阶段,仅发现是继承C阶段(约为公元前六百年到公元前五百年),意谓特立独行于当时的各地文明。

此文明幅员甚广分成东西两部。他们的分界在今日的捷克共和国以及奥地利,大约横跨东经14-15度。主要的墓穴和陪葬品的差别:在西部发现C阶段和D阶段被烧毁的剑,而在东部则发现了斧头;西部采用战车葬(英语:Chariot burial),而东部采用火葬。这两个文明可以在今日巴伐利亚和下奥地利垂直画下分割线而区别,在他们东南方则和当时的伊利波文明(Alps culture)接壤,也就是今日奥地利下辖的提洛州境内。

包含以下地区:

包含以下地区:

在西部人口移动和贸易两者可能同时一起进行传播,并且把文化和贸易传入英伦三岛,并且将原始的凯尔特语推广到该地,也就是今日的盖尔语、威尔士语以及苏格兰盖尔语 在这个文明的晚期,居民开始以黑陶和希腊人进行交易,而最主要的贸易据点就是今日的法国马赛,另外琥珀以及象牙也是相当重要的交易品,他们可能甚至也会交易酒,近代的分析表示他们也会使用蚕丝,以及红色的化学染料。这挖掘出的考古遗址发现当时有所谓的铜制品、银制品工坊,甚至是金制品工坊。在这个文明从中期迈入晚期时,其实有诸多古墓的遗址可以做为他日后迈入凯尔特文化的例证。在西部的考古可以显示,此文明在当时已有相当规模的社会以及经济地位,并且和北方的伊利波文明有相当层度的贸易关系,两者逐渐融合而形塑出北方的拉登文化。目前该文明最大的青铜器时代考古遗址位于罗马尼亚。


Semler, Alfons. Oberbadische Verlag, Singen, 1949.

相关

  • 辉发辉发(满语:ᡥᠣᡳᡶᠠ,转写:Hoifa)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于辉发河畔(今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而得名。明朝后期,辉发属于海西四部之一,原姓益克得里氏,后来改姓纳喇氏。初代贝勒王
  • 汗衫汗衫(Undershirt)是内衣的一种,是一种穿着在内的衣裳。汗衫的主要作用就是吸收人体散发的汗水和气味,或者是保护身体不受他人或其他不适衣物(例如某些强制性工作制服)的磨损。它分
  • 寄生前夜《寄生前夜》,又名《异魔》,日本作家瀬名秀明(日语:瀬名秀明)的科幻小说。该小说在第二届日本恐怖小说比赛中获得冠军,发行量达140万册,打破日本国内同类小说销量。1997年,翻拍同名
  • 哈勃南天深空哈勃南天深空(英语:Hubble Deep Field South)是使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照相机在1998年9月和10月间的数百张单张影像叠加合成的。它遵循了哈勃深空对极端遥远的星
  • 黑箱:日本之耻《黑箱:日本之耻》(Black Box),日本作家伊藤诗织(いとう しおり)所撰写,出版于2017年10月。伊藤为唤醒社会大众对于性暴力的意识,更为控诉日本社会在处理性暴力的冷漠应对,于2017年以
  • 武隆县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武隆县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列表如下。1995年6月5日,武隆县公布武隆县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范围。
  • 管绍宁管绍宁(1583年-1645年),字幼承,一字谧如,号诚斋,南直隶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明朝末年官员、探花。生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二十九中万历壬子科应天郷试,崇祯元年(1628年),登一甲第三名进
  • AnacondaAnaconda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CentOS、Fedora等操作系统的安装管理程序。它以Python及C语言写成,以图形的PyGTK和文字的python-newt接口写成。它可以用来自动安装配
  • 于吉于吉(?-200年),《后汉书》作“干吉”,东汉道士,琅琊郡(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传说是最早的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的作者,由此开创了最早的道教宗派之一太平道,相关经典被纳入道藏太平部。于吉建立精舍,为百姓以符水治病,在吴、会等地广受民众敬奉。于吉生于琅琊郡,先在东方寄居,往来于吴郡、会稽两地,建立精舍修道场,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为百姓治病,吴、会的人多奉事之。孙策曾经于郡城门楼上集会诸将宾客,于吉当时身穿盛服,手里拿着小匣,以漆画之,里面装著名为“仙人铧”的法器,在楼下经过。当时有三分之二的诸将及宾客,
  • 高雄朝后宫徒步进香高雄朝后宫徒步进香活动为台湾高雄朝后宫信徒于每年农历三月所进行的长距离进香谒祖活动。由于高雄朝后宫所供奉的妈祖神像是1960年代从北港朝天宫恭迎而来,在每年农历三月妈祖诞辰之时,庙方皆会号召信众回到北港朝天宫祖庙参拜。此活动早期是以车辆运输方式进行,自2003年开始改采徒步方式,从高雄步行到北港朝天宫,沿途经过高雄市、台南市、嘉义县和云林县,来回距离超过三百公里,为南部众多由北港朝天宫分灵的庙宇中,第一个采用徒步方式进香者,截至2017年止已连续进行15年。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学者洪莹发指出,高雄朝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