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类

✍ dations ◷ 2025-02-23 03:32:01 #啮齿类
松鼠形亚目 Sciuromorpha 河狸亚目 Castorimorpha 鼠形亚目 Myomorpha 鳞尾松鼠亚目 Anomaluromorpha 豪猪亚目 Hystricomorpha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哺乳动物中百分之四十的物种都属于啮齿目,而且在除了南极洲的其他所有大陆上都可以找到其大量的踪迹。一般常见的啮齿目动物有老鼠、松鼠、花栗鼠、囊鼠、豪猪、河狸、仓鼠、沙鼠、豚鼠、八齿鼠、毛丝鼠、草原犬鼠和美洲旱獭。啮齿目有尖锐的门牙,可以用来啃咬树干、咬碎食物和咬击掠食者。大多数的啮齿目动物以种子或植物为食,但也有少数以昆虫或甚至鱼类为食。一些物种在历史上被视为害兽,会偷吃人类的储粮和传播疾病。以物种种类(但不一定在数量上)来看,啮齿目组成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目。啮齿目有约2277个物种,占了哺乳动物物种数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优势可能是基于其较小的身体、较短的生育周期和能够啃咬及食用多样的食物。啮食目在除了南极洲的其他所有大陆和大多数的岛屿中都可以找到其大量的踪迹,且栖息在除了大海的其他所有地方。啮食目是真兽下纲(除了蝙蝠和鳍足类)中唯一不经由人类引入而到达澳洲的动物。啮齿目动物在其上下颚各有一对门牙,这对门牙会不断地生长,且必须靠咬啮来将其持续磨短;而这也是“啮齿目”这一名称的由来。啮齿目的英文学名Rodent就是来自拉丁文rodere(啃)。这些牙齿可用来切断树干、咬开果实外皮或做为防卫用途。啮齿目动物的牙齿外面有珐琅质,里面有外露的象牙质,所以可以在咬啮之间自行磨尖。啮齿目动物没有犬牙,在门牙和前臼齿中间留有缝隙。几乎所有的啮齿目动物都以植物为食,尤其是以种子为食,但也有少数例外,会吃昆虫或鱼类。一些松鼠甚至会吃如主红雀科和蓝松鸦等雀形目的鸟类。许多的啮齿目动物都很小:南非小家鼠的成鼠只会长至6公分长及7公克重,西南亚侏儒跳鼠也有相似或稍小的尺寸。但另一方面,亦有少许啮齿目动物如水豚可重达80公斤,而已知最大的啮齿目动物,已灭绝的莫尼西鼠(Josephoartigasia monesi)则估计重约1000公斤,且可能重达1534公斤或2586公斤。啮齿目在许多生态系统之中都很重要,因为它们繁延迅速,且可做为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植物传播的途径和疾病的传染媒介。人类把啮齿目动物用来做为毛皮的来源、宠物、动物实验的模式生物和食物,甚至还会用来测试地雷。非啮齿目的其他目,如翼手目(蝙蝠)、树鼩目(树鼩)、食虫目(鼹鼠、鼩鼱和刺猬)、兔形目(野兔、兔和鼠兔)和食肉目中的鼬科(鼬鼠和水貂)有时会和啮齿目相混淆。类似啮齿目的哺乳动物的化石纪录开始于恐龙灭绝的六千五百万年前之后不久之时,即古新世时。不过,有些分子钟的资料猜测现今的啮齿目早在白垩纪晚期就已出现,但也有其他分子差异的研究和化石纪录相符。到了始新世结束时,河狸的近亲、睡鼠、松鼠和其他类群开始出现于化石纪录之中。一开始是在劳亚大陆(以前北美洲、欧洲和亚洲还连接时的大陆),然后一些物种移居到非洲,形成了最早期的豪猪下目的物种。然而,在科学界里有一小部分的人认为由线粒体DNA可推测豪猪下目可能是属于不同的演化分支,因此应和啮齿目属于不同的目。从非洲,豪猪下目渡海至南美洲(在渐新世和中新世时独立的一块大陆)。到了中新世,非洲撞上了亚洲,使得啮齿目动物如豪猪可以散播到欧亚大陆上。在上新世时,啮齿目的化石出现在澳洲上头。虽然有袋类是澳洲上主要的哺乳动物,啮齿目动物亦在大陆上占了哺乳动物百分之二十五的数量。同时,南北美洲相连了起来,一些啮齿目动物也散布到新的土地上头;老鼠往南走去,豪猪则往北走去。

相关

  •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法语:La dialyse péritonéale, DP; 英语: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在腹腔注入透析溶液,利用体内的腹膜过滤,清除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废物及多余水分,俗称“洗肚”,是除血
  • H1N2H1N2亚型(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1N2)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近年来在人类和猪之间引起瘟疫。H1N1、H1N2、H3N2是已知的现代人类间流行的流感病毒。此亚型与其他亚型相比
  • 大陆会议大陆会议(英语:Continental Congress),或作大陆议会,是指北美十三州在1774年至1789年间组成的联合议会,是为美国国会的前身。大陆会议与美国革命息息相关。18世纪中叶,英国与其北美
  • 四警察四警察(英语:Four Policemen)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所创造的一个术语,用作当时同盟国阵营四个主要的国家及联合国的四个创办国: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
  • ChEBIChEBI(Chemical Entities of Biological Interest)是一个收录生物医学相关化学条目的数据库,它是开放式生物医学本体的一部分,提供HTTP和匿名FTP服务。
  • 终极波音747策略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终极波音747策略(Ultimate Boeing 747 Gambit)是对神创论(或智能设计论)的一种反驳策略,属于归谬法。它由著名演化生物学
  • 波兰语波兰 欧盟波兰语(język polski)是波兰的官方语言。也是西斯拉夫语支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波兰语在与外来语言的接触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如早期的拉丁语、捷克语、法语、德
  • 塞音塞音(汉语拼音:sè yīn;注音:ㄙㄜˋㄧㄣ ;英文:Plosive 或 Stop 或 Occlusive),也称爆破音、闭塞音、塞爆音。塞音为一种辅音,借由阻塞声道使所有气流停止。依照辅音发音三阶段,成阻
  • 海洋生物学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实验室(英语: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简称MBL,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Woods Hole)的生物学及环境学研究教学中心。 该实验室成立于1888年,是一所私人的非营
  • 生命力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