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皮量地

✍ dations ◷ 2025-09-10 03:26:29 #民间传说与童话题材作品,骗局相关作品,殖民主义史,牛,皮革,台湾民间故事,台湾荷西殖民时期,藏族传说,苗族传说,琉球传说,古罗马传说

用牛皮量地,或称牛皮换地、牛皮得地、牛皮骗地、牛皮割地、牛皮盖地、一块牛皮等,是一类型的骗子故事,为外地人以牛皮欺骗本地人的土地。

这类传说故事,为外来者欺骗当本方说只需要借、租、买、索一张牛皮大小的地就好,本地人答应后,外来者居然将牛皮切成细丝连成线,圈出一大片土地,被骗的本地人却为信守约定而勉强接受,此在阿尔奈-汤普森分类法归类编号为AT 2400的“用牛皮量地”,民俗学者池田弘子则标明此为“说谎借地”。最早见诸史册是阿庇安《罗马史》、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的腓尼基建国神话,故事为从泰尔逃亡的狄多公主在北非突尼斯建立希腊文为牛皮之意的毕尔莎(βύρσα)。学界有看法是认为此传说的产生是源自古欧洲人以牛献祭土地的宗教仪式,为切碎的牛皮和土地之关系。

在地域化的过程中,它的面貌除“一牛皮之地”外,还有变体是“容膝之地”、“一袈裟之地”、“一望之地”、“一箭之地”、“一头巾之地”等。

在大航海时代,明朝的张燮《东西洋考》、何乔远《名山藏》皆录西班牙人以牛皮欺骗吕宋的菲律宾人。在后来《明史》也引用此说。龚缨晏在〈“牛皮得地”故事的流传〉认为当时明朝士大夫以此故事用来打击明朝天主教。

《澳门纪略》记载葡萄牙人以此骗到澳门,开始澳门殖民地时期。朱偰在1945年9月23日投稿《中央日报》的〈澳门应即收回之理由〉就以此作要求还地的理由之一,写道:“澳门之失,实由于积渐相承,初由于葡人欺骗,继由于租借,最后则反客为主,实行占领。与西班牙人之于吕宋,初则卑词乞地如牛皮大,继则缝数百牛皮为一张以求地,终由实行占领,其狡狯欺诈,先后如出一辙。故葡人之得澳门,实由于欺骗,而葡人之所以保有澳门,则由于贿赂。现联合国宪章订立,国际关系之重建,基于公理正义,故澳门即应予以收回。”

台湾版的故事基本架构是荷兰人作骗子,开启台湾荷兰统治时期,被骗的土地主人随记录者不同而有不同的指涉。

康熙年间,1684年由蒋毓英等人发起的《台湾府志》记载天启元年(1621年)来台的颜思齐与倭寇之后被荷兰人骗地。1715年8月,耶稣会士冯秉正(Joseph de Mailla)在江西省九江府写给德科洛尼亚神父(P. de Colonia)的信,提及日本人于1620年代被荷兰人骗走日后为热兰遮城的土地。王必昌在乾隆年间的《重修台湾县志》就怀疑倭寇狡猾怎么可能甘愿被骗?他也认为牛皮线不可能围起这么大的地,占据时间也不对。1822年川口长孺的《台湾割据志》也有此说法,但认为是传闻。王瑛曾重修、1764年印行的《凤山县志》变成台湾原住民为被骗者。

在古典台湾文学诗歌也可见此典故。

以荷兰人骗台湾原住民的版本在文献资料中最多,多达二十几种版本,成为台湾版牛皮割地最终说法,所骗的土地,有传说指的是普罗岷西亚城,有认为是热兰遮城。1928年,伊能嘉矩的《台湾文化志》就指出此版本似乎是根源迦太基建国神话。他另外提到印尼有传说是荷兰人到苏拉威西岛向国王要求一片铜大小的地,王承诺后,荷兰人就将铜拉成细线。后来一些作家、学者也怀疑此事为传说而非史实,如赖和〈台南杂感〉写:“牛皮借地难传信,鸭母称王亦岂真。”;苏同炳判断是跟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借牛皮地的故事相混,辗转讹传,与台湾无涉;娄子匡曾将此版本与大陆华东传说作比较,发现两者都有,而蒲松龄在《聊斋》写成同型异式的〈红毛毡〉。〈红毛毡〉是将牛皮改为毡,剧情是荷兰人去中国骗土地。

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讲法是一名荷兰女子以此诈骗郑成功,因能继续留在台南新港繁衍子孙。

根据荷兰方面的文献资料,马丁努斯·宋克在赤崁对西拉雅族新港社购地建立的普罗岷西亚城,是以十五疋棉布向新港社人换得。

在苗栗县则有〈六尺布的故事〉,为汉族移民用六尺大的布骗原住民土地的故事。

近代,在云南、贵州等中国西南地方一些都有基督教传教士用牛皮骗地建立教堂的传说。如法国传教士余伯南(Jules-Etienne Dubernard)进入今德钦县燕门乡茨姑村,以此强占土地建筑茨中教堂;光绪六年(1880年),法国传教士铎安国来到攀枝花马上街,向云南官员提出购买一块牛皮大的地皮,以此修建平江天主教堂;从芒康被赶走的法国傅教士逃到盐井县后,向当地领袖巴贡·刚达扎行礼,除要求只要一牛皮大的地外,还要求一牛角多的水,结果把牛皮泡软剪成细条圈地,把牛角锯断盛水,设立了教区;美国永伟里(William Marcus Young)牧师在民国初年向孟连宣抚司署行贿,骗地建造糯福教堂;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柏格理在石门坎以此行骗苗族领袖安荣之建立教堂;美国牧师欧汉逊(O.Hanson)到中国来传教,首先要求缅甸在八莫当给他老水牛皮宽的地方办学,诈骗成功设立景颇族学校等等。

中国于西晋时安法钦译的《阿育王传》就有佛教僧侣以神通等方式变大袈裟,覆盖大量土地,作为建寺的民间传说。丁乃通根据AT体系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在“用牛皮量地”类型又分出AT 2400A,标明中国常见的故事“和尚袈裟的影子量地”。学者认为“和尚袈裟的影子量地”与后来传来的“用牛皮量地”在中国交融,发生换骨夺胎。

2004年4月,云南作家毕然从《文学故事报》读到范稳小说《水乳大地》法国洋传教士以牛皮骗地建教堂的情节,当即认为该节剽窃于前者的小说《今夜火把到我家》第八章,因而告上法院,结果败诉。

达斡尔族相传俄国商人以方便棉花贸易为理由,要求一条牛皮大的地段当作路用,清朝大臣同意割让后,俄人找来一头特大的牛宰杀,将牛皮剥下来割成芨芨草那么细,拉到霍尔果斯河西岸。廊坊市逸话里,琦善接受洋人行贿,使中国被割据一大片土地。

一位流亡的萨曼王朝王子纳斯尔以牛皮之计欺骗喀喇汗国萨图克·博格拉汗,建立清真寺。阿拉伯世界也流传相似的传说。

康定市藏族故事,王后向国王要求牛皮那么大的土地修筑佛塔,巧取大量土地建造大佛塔。

兰州市西固区河口村当地传说一名自称肃王朱识�儿子的张献龙在明朝末年逃到河口村,对当地张家族长说自己要在河口买一块牛皮地,不料,张献龙吩咐家人将牛皮裁成绳条,在河口村中心地段用牛皮绳条围起大圈,从此在河口村扎根。

琉球传言有功的仲宗根丰见亲要求一片牛大的土地作为赏赐,将牛杀了剥皮然后编成细绳,得到宫古岛大片土地。

美国民间故事中,美国原住民被欧洲殖民者以牛皮骗而失去大量土地。

也有失败的例子,在苗族民间故事中,抵抗法军从北越入侵的项从周识破洋人以牛皮换地的阴谋。

相关

  • 视网膜色素变性 19视网膜色素变性,或称视网膜色素病变(Retinitis Pigmentosa,简称RP),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初期普遍的病征是夜盲、视野变窄,可以看到正前方景物,但略偏左右的视野就无法看见,RP病人
  • 弟,汉语口语又称弟弟或阿弟,其中粤语称细佬,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指的是二等亲中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同辈,而“弟”也可以用来指称家族内年纪比自己小的男性同辈。此外在古代时,弟
  • 丰台区丰台区是北京市的城六区之一,也是北京四个近郊区之一,位于北京市南部,东面与朝阳区接壤,北面与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接壤,西北面与门头沟区,西南面与房山区,东南面与大
  • 东方2号东方二号(俄语:Восток-2)是前苏联的太空计划,1961年8月6日发射升空,并 首次成功在地球轨道上做多圈载人航天,航天员为盖尔曼·季托夫(Герм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Т
  • 18号线18号线可以指:
  • RETScreenRETScreen 清洁能源管理软件(通常简称为 RETScreen)是一款由加拿大政府开发的免费的软件包。RETScreen Expert 在旧金山举行的2016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lean Energy Minister
  • 久坂玄瑞久坂 玄瑞(くさか げんずい、天保11年(1840年)- 元治元年7月19日(1864年8月20日)),幕末长州藩士。幼名秀三郎,名通武,通称为实甫、诚和义助。妻为吉田松阴的妹妹杉文(日语:楫取美和子)。
  • 野干野干是东亚一种传说生物,略比狐小,会爬树,夜啼声像狼嚎。古时也用作狐的异名。
  • 羊杂羊杂是用羊的内脏等制成的食品,在华人区、台湾及东南亚较常见。由羊的内脏煮成,包括羊胃、羊肠、羊心、羊肝、羊肾、羊肺及羊沙瓜等等。热带地区通常以浓郁的柱侯酱汁调味。羊
  • 格拉多·马查多格拉多·马查多·伊·莫拉莱斯(西班牙语:Gerardo Machado y Morales,1871年9月28日-1939年3月29日),参与过古巴独立战争,古巴共和国第5任总统,被称呼为“加勒比海地区的墨索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