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邦德

✍ dations ◷ 2025-07-21 04:01:19 #1789年出生,1859年逝世,美国天文学家,卫星发现者,彗星发现者

威廉·克兰奇·邦德(William Cranch Bond,1789年9月9日-1859年1月29日),美国天文学家,哈佛大学天文台的首任台长。他的儿子乔治·邦德也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父子两人共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

威廉·邦德1789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幼时家里贫困,曾经做过学徒,学习制作手表,15岁的时候制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块手表。1806年,十七岁的邦德观赏了一次日全食,从此天文学成了他的主要爱好。1811年,邦德同其他几位观测者一道各自独立发现了一颗彗星,这颗彗星后来成为明亮的大彗星,即1811年大彗星。

1815年,邦德访问了英国,受哈佛大学的委托,考察了欧洲的天文台,目的是要在美国建立天文台。邦德还在自己家中建立了一个屋顶可以开合的小型天文台。1839年,哈佛大学提议将邦德的私人天文台并入大学,称为哈佛大学天文台,邦德接受了邀请,并担任首任台长。1847年6月24日,哈佛大学天文台从德国购置的口径15英寸(0.38米)的折射望远镜正式启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1848年,邦德父子发现了土卫七,1850年11月,他们又共同发现了土星的第三个环——C环。英国人威廉·拉塞尔也独立发现了土星C环和土卫七,仅比他们晚了几天。1847年至1852年间,邦德父子与摄影先驱约翰·亚当斯·惠普尔一起使用15英寸望远镜进行了天体照相的工作,拍摄了月亮的照片,并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获奖。1850年7月16日至17日夜,邦德父子和惠普尔和使用银版照相法共同拍摄了织女星的照片,这是人类拍摄的第一张恒星的照片。1857年他们又拍摄了大熊座的开阳双星等照片。

1859年,威廉·邦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去世。他的儿子乔治·邦德接任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为纪念邦德父子,第767号小行星被命名为Bondia。

相关

  • 陆军美国陆军(英语: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军的分支,美国联邦八个制服部队之一。美国陆军的前身是大陆军,组建于1775年6月14日,参与独立战争。战争结束后,大陆会议在1784年6月3日成立
  • 呕吐呕吐,是由于胃和肠道内容物(食糜)由于受到强力积压经过食道由口腔吐出的动作。在呕吐的过程中腹肌急剧收缩,贲门括约肌舒张、胃体肌肉舒张,这些生理反应造成腹腔压强升高,胃内容物
  • 亚琛亚琛(德语:Aachen;荷兰语:Aken;法语:Aix-la-Chapelle)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城市,靠近比利时与荷兰边境,是德国最西部的城市。亚琛以温泉(欧洲中部最热的温泉)著名,从公元
  • 杨 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2年 华罗庚数学奖 1997年 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1997年杨乐(1939年11月10日-),江苏南通人,中国数学家,中国科
  • 美丽奈茨美丽奈茨(Merneith)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一王朝摄政。哲尔死后,她曾摄政。她的陵墓已在阿比多斯被发现,是按照国王规格建造的。
  • 墨西哥帝国墨西哥第一帝国(西班牙语:Imperio Mexicano, 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
  • 科尔奈利乌斯·奈波斯科尔奈利乌斯·奈波斯(拉丁语:Cornelius Nepos,约100 BC-约25 BC,或译康涅利乌斯·尼波斯)是古罗马的传记作家。出生于山南高卢的小镇荷斯提利亚(Hostilia,今奥斯蒂利亚)。对其高卢血
  • 非宗派教会非宗派教会(英语:Nondenominational Church),也叫独立教会(英语:Independent Church),是基督教教会组织的一种。 在教会组织体制上与传统教会、宗派、神学、信条等没有共融或隶属关
  • 千年血后《千年血后》(英语:)是一套1983年的英国恐怖片,由托尼·斯科特执导,凯瑟琳·德纳芙、大卫·鲍伊及苏珊·莎兰登等主演。内容改编自知名恐怖小说家惠特里·史崔伯的同名小说,描述一
  • 潘锡恩潘锡恩(1785年-1866年),字纯夫,号芸阁,安徽泾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十六年(1811年)登进士,与林则徐同榜,改庶吉士。嘉庆二十三年七月十七(1818年8月18日)由翰林院侍读调任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