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 dations ◷ 2025-10-25 21:29:05 #中秋节

中秋节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约在公历的9月初至10月初(在约9月7日至10月7日之间)。在汉字文化圈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在中国古代称为仲秋或中秋,中秋节不但位于秋三月之第二个月,日期亦在该月之十五日,这可能是取名为中秋节的原因。中秋节又称为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十五夜,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读为仲秋,指的是农历八月。该段落记载在农历八月,乐官会在晚上击土鼓、吹《豳》诗,迎接天气变寒。中秋用于指中秋节,则迟至唐朝,如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大戴礼记》和贾谊《新书》记载“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朝日、夕月”即是古代天子祭拜日、月的活动。据《通典》,天子是在“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虽然祭月的习俗远至周代,赏月、翫月的记载见于刘宋,不过成书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没有中秋习俗的记载,因此中秋节可能迟至唐朝才兴起。

唐朝文人欧阳詹在《翫月诗序》中,解释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他说赏月要秋天,因为冬天太冷,夏天又闷热多云,秋高气爽,最为舒适。八月十五日夜晚,更是仲秋之月,不太热也不太冷,十五日是月圆之日,最适宜赏月。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翫月”,显示宋代时中秋夜已相当热闹,并且会祭拜月亮,《 醉翁谈录》:“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明清时期中秋赏月为全家团圆的日子。《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中秋节也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秋社日和中秋节相近。有民俗学家认为,中秋祭月是源于庆祝秋季丰收,同时也会祭拜土地神,是一个感谢神恩的节日,因此属于丰收节。此外,关于中秋节由来的传说还有东亚各地皆有的月兔传说、中国地区的嫦娥奔月、越南的阿贵传说等等。中国裴寂在八月十五日征讨隋兵的传说,皆是近代才盛行者。

中秋节在各地虽然发展出不同习俗,但有些习俗是各地皆有的。赏月是各地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赏月、翫月的记载见于刘宋,但似尚未形成固定的日期。至唐宋时期,中秋赏月之风大盛。

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人们都会回到家中一起吃饭、团聚,并且会祭祖,感谢祖先庇佑。也会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与月亮、团圆有关,这些食品同时也是祭月的祭品,如华人(汉族)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日本人(大和族)则会吃月见团子,部分地区会煎太阳蛋,月饼、月光饼、月见团子、太阳蛋都呈圆形,代表满月,朝鲜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征月亮由亏转盈。此外,时令的水果和其他农作物如杨桃、柚子、芋头、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农耕社会中是农民秋季的收获,也是中秋节的食品和祭品。

中国南方和越南还有提灯笼的习俗,有些地区还会举办大型的彩灯会。这个习俗也随着早期移民南下而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人地区。

在中国大陆南方许多地区(如江西吉安、广东潮州地区与四邑地区、福建晋江)保留着烧塔的习俗。一般于农历八月十五日当天或此前的若干天晚上举行,多为青少年参与。

在厦门,中秋节有中秋博饼之习俗。内容是投掷六粒骰子,利用结果的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始于清初,是郑成功屯兵驻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而在湖南与贵州,流传着“偷吃”的风俗习惯。每到中秋节之时,家家户户都会把前门、后门半开着,任由他人进户拿取食物,且食物被“偷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

四川民众在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之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有的地方会点亮桔灯,悬挂在门口;也会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在街头挥舞,这种习俗被称为“舞流星香球”。

在湖北等地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人们要在中秋节前的约半个月开始送礼。按照中华传统习俗,晚辈必须要看望长辈,给长辈送礼,常见的礼物有月饼、红糖、肉等。中秋节当日的傍晚,是全家老少聚餐的时间,有的在家中准备盛宴,如果房屋带有庭院,则把餐桌搬到户外,吃完饭后吃月饼, 边吃边赏月。而现在更多人选择在酒店订座。湖北境内的土家族在中秋节有“杀鸭子”、“摸秋”、“拜月”等习俗,这些都是土家族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而吃月饼则是土家族与汉族共同的习俗。

在山西太原、晋中地区过中秋节时会有吃“月明扁食”的习俗,其形似月亮,饺子数量等同于该年阴历月份个数,即今年不闰月则12个,每多闰一个阴历月则加一个。

在宁波,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六度过,相传为纪念南宋丞相史浩母亲的寿诞,或另有说法为史浩骑马回家乡过中秋节的途中,因所骑之马受伤留宿绍兴,赶回家乡已是八月十六,而百姓皆等史浩归来才过节。

===台湾===(非中国)

在台湾,认为土地公(河洛裔台湾人称呼)、伯公(客裔台湾人称呼)是八月十六日成道,但顺应中秋,一般以八月十五日祭拜土地神。扶鸾的信众以孔先师在八月被曹操所害而兵解,并于中秋佳节祭祀之。

除了吃月饼、柚子和赏月,高雄美浓的客家人于中秋节宰食水鸭公,宜兰还吃一种以面粉制成,中间抹上黑糖烘焙而成的“菜饼”;南部地区也有在中秋节吃麻糬及火锅的习俗。

台湾从1980年代因为万家香酱园的广告台词口号“一家烤肉万家香”而开始盛行中秋节烤肉,中秋节前后家家户户晚间在户外或住家门口烤肉,亲友团聚并施放烟火庆中秋。

====马祖====(台湾)在马祖,南竿乡仁爱村(铁板村)在中秋时堆砖成塔,各家户准备可燃之废弃物于塔中(寓为除旧迎新),塔上留孔以便投入火种,能投中者视为吉祥好运,又称“烧塔节”,此传统在中国闽东一带已传承百年,古属福州地区的马祖便有此中秋礼俗。

韩语称“秋夕(朝鲜语:추석秋夕)”、“仲秋节(朝鲜语:중추절仲秋節)”或“嘉俳日(朝鲜语:가배일嘉俳日)”,是韩国最重要的其中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会去扫墓,并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果实祭祀先祖;他们也会回乡探亲还有向亲朋戚友送礼,所以英文亦把韩国的中秋节叫做“韩国感恩节”(Korean Thanksgiving Day)。

日本的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月见)(日语:月見つきみ  ?),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日语: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  ?)、芒草(日语:すすき  ?)、芋(日语:里芋さといも  ?)等。

自1991年来则流行在中秋节前后吃麦当劳的月见汉堡。

琉球的中秋(冲绳语:チョンチク)又称为十五夜(冲绳语:ジューグヤー),人们举行祭祀,向神明感谢丰收,又会祭祖和参拜御岳,除了祭祖、拜月外,还会祭灶,感谢灶君保佑一年内家中平安。会吃月饼和吹上饼(日语:ふちゃぎ)(一种表面铺上红豆的米饼),也作为祭品。还有舞狮、拔河、上演村芝居(冲绳语:ムラアシビ)等活动。在琉球国时代,琉球王府会在首里城举行中秋之宴,现时则成为表演节目。

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越南语:Tết Trung Thu/節中秋*/?,此处“節”使用的是喃音,“中秋”为汉越音),也有人称其为“望月节”(越南语:Tết Trông trăng/節��*/?)。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传说(越南语:Truyền thuyết chú cuội/傳說呪�*/?)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 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相关

  • 神经突神经突是指从神经细胞细胞体产生的任何突起,既可以指轴突,也可以指树突。当神经细胞处于发育中时这两种突起实际很难分辨,此时便可用神经突来代指。
  • 南京话拉丁化方案南京话拉丁化方案是对应南京话的拉丁化方案。1902年,时任中国海关官员的德国人赫美玲(Karl Ernst Georg Hemeling)出版了《南京官话(Die Nanking Kuanhua)》一书。此书以威妥玛拼
  • 硬脂酸镉硬脂酸镉(Cadmium stearate),分子式Cd(C17H35COO)2。白色微细粉末。相对密度1.28。熔点103~110 °C,沸点359.4 °C(在标准大气压下)。不溶于水,溶于热乙醇。加热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
  • 亚瑟·肯尼斯·琼斯亚瑟·肯尼斯·琼斯(英语:Arthur Kenneth Jones,1888年-1975年),是一名英格兰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出生在南安普敦。亚瑟·肯尼斯·琼斯是羽毛球运动的先驱。1925年至1926年,他加入一个
  • 黄超雄黄超雄(1939年11月-),男,广东台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夏建筑业联合会会长。
  • 凯文·霍甘凯文·霍甘(Kevin Hogan ,1963年8月11日-)是一位澳洲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澳洲国家党。自2013年开始,他是佩奇选区选出的澳大利亚众议院的议员。他毕业于芬德斯大学,主修经济。在踏
  • 夏川纯夏川纯(1980年9月19日-),日本女演员、女性模特儿,1980年生于日本广岛县,所属艺能事务所为Artist-house Pyramid。兴趣为电影及音乐欣赏,已于2011年结婚。斜线者为暂译名称夏川纯曾
  • JR西日本283系电力动车组283系电力动车组是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旗下一款使用于特急列车的直流用电力动车组。一开始是作为以“超级黑潮(スーパーくろしお)”为列车名称的运营列车于1996年(平成8年)7
  • 高雄球蜗牛高雄球蜗牛(学名:)是柄眼目坚齿螺科扁蜗牛亚科球蜗牛属的一种,均为会呼吸空气的有肺类腹足纲软体动物。本物种旧属扁蜗牛科,今属坚齿螺科。主要分布于台湾,常栖息在农田、住宅区等潮湿、阴暗的地方,石块中,落叶下等。
  • 第五王国派第五王国派(英语:Fifth Monarchists)是英国内战期间清教徒中最为极端的一派,其名称来自于《但以理书》中称四个王国(英语:Four kingdoms of Daniel)(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处于基督的王国之前,该派称1666年及其与圣经中兽名数目的关系表明该年人类的世俗统治将结束,圣经中的第五王国时代即将到来,在此期间基督将统治世界一千年。该派最初支持克伦威尔。小议会的建立使得该派对建立圣徒统治的期望急剧升高。在克伦威尔担任护国公后,第五王国派期望落空,开始反对克伦威尔,其武装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