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茱萸

✍ dations ◷ 2025-07-21 13:08:44 #中药,调味料,芸香科

食茱萸(学名:),通称茱萸,别名红刺楤、红刺葱、大叶刺葱、仁刺葱、刺江某、越椒、毛越椒、鸟不踏、“樧”、“艾子”,中国植物志则称以椿叶花椒,是中华文化所说的“茱萸”物种之一。

食茱萸为芸香科落叶乔木,具有特殊香味。食茱萸的嫩枝密布锐利的尖刺,老干也长满了瘤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叶片为羽状复叶互生,长30-80厘米,小叶片为披针形,长6-12厘米,边缘有锯齿,小叶密布透明油腺,有芳香味,幼叶常呈红色,故名红刺楤。很多凤蝶幼虫也喜爱吃食茱萸的叶子,为诱蝶植物。食茱萸春季开花,圆锥花序,花小,黄白色。食茱萸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开花时常吸引许多蝴蝶、蜂类、甲虫等昆虫来前来吸食花蜜,形成“蝴蝶树”的奇特景观。果实于秋季成熟,为蓇葖果,球形,直径0.5-0.6厘米。

食茱萸是药食兼用的本草。

《礼记》中称食茱萸为“藙”,训诂书《广雅》又称为“樾椒”,《本草拾遗》称它为“�子”。四川先民称它为“艾子”。左思《蜀都赋》曾描述过蜀中”其圃则有蒟蒻茱萸……众献而储。”

果实作药用,有温中、燥湿、杀虫、止痛的功效。

食茱萸是能发出香辛气味的重要调味品。食茱萸古来与花椒、姜并列为“三香”。以四川食物为例,历史上有以下用法:或者将食茱萸果实煎熬成膏状,作牛羊猪肉菜的配料,以除去腥膻味;或者用整粒食茱萸果实作羹臛的调味料;或者用作酒的味料。到明代中叶时,食茱萸已成为四川食物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本草纲目》中记载: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明末清初引进了辣椒,古典川菜中的食茱萸就让位于辣椒了。

相关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英语: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是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城区(即明尼阿波利斯及圣保罗)的一所公立大学,为明尼苏达大学系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
  • 5-羟色氨酸5-羟色氨酸(英语:5-Hydroxytryptophan, 5-HTP;INN商品名:oxitriptan)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同时也是神经递质5-羟色胺与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前体。5-羟色氨酸在美英以及加
  • 能量转换效率能量转换效率是指一个能量转换设备所输出可利用的能量相对其输入能量的比值。输出的可利用能量可能是电能、机械功或是热量。能量转换效率没有一致的定义,主要和输出能量可利
  • 乔治二世乔治二世(George II of Great Britain,1683年11月10日-1760年10月25日),英国国王,汉诺威选帝侯。英国国王兼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与索菲亚·多鲁西亚的独子,以太子身份封威尔士亲王
  • BASICBASIC(来自英语: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的缩写)又译培基,是一种直译式程序设计语言。名称的字面意思为“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设计给初学者
  • 拔丝拔丝是指将糖熬煮至一定的浓稠程度,将预先炸好的食材到入糖浆中,快速搅拌,使筷子挟起食材时可以拉出长长的糖丝,又称为“拉丝”,这种作法多用于甜点的制作。属鲁菜系,但亦有东北菜
  • 金刚《金刚》(英语:King Kong)是一部1933年的黑白怪兽电影。本片由雷电华影业公司制作发行,梅里安·C·库珀(Merian C. Cooper)和欧内斯特·B·舍德萨克(Ernest B. Schoedsack)执导,菲伊
  • 公孙瓒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刘宽碑阴》名字取自圭瓒一词,文史多作伯珪,当取碑),东汉末期人物,幽州辽西令支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刺史。曾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卢植。镇守辽西
  • 灵长动物真灵长大目(Euarchonta)是灵长总目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树鼩目、皮翼目、灵长目及史前的更猴目。灵长动物又译为真统兽大目(“Euarchonta”意为“真正的始祖或先驱”),这个分类是于
  • 假结结构假结结构(pseudoknot)是一类RNA二级结构。假结结构包含至少两个茎环结构。其中,一个茎环结构的茎的一半插入了另一个茎环结构的茎结构中。假结结构最初于1982年在芜青花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