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

✍ dations ◷ 2025-04-03 11:48:17 #徽菜
徽菜起源于徽州,而不能等同于安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因处于两种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黄山的植物就有1470多种,其中不少可以食用。徽州是山区,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百种。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徽州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徽菜起源于歙县(古徽州)。后来,由于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起,饮食业发达,徽菜也随之转移到了屯溪,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徽州食材独特丰富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促进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关于徽菜的传播与发展有以下几种说法:徽菜的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使用酱油上。徽州的酱油是黄豆制成的,保存本色。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传统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条件。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擅长烧、炖、熏、蒸等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徽菜历史上有五六百个品种,经过挑选巩固和创新,如今确定的有120多个新老品种。其最有代表性的莱肴有:

相关

  • 简单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 Herpes simplex virus 2 (HSV-2)单纯疱疹病毒(英语: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1 和 2 (HSV-1 和 HSV-2),也叫人类单纯疱疹病毒 1 和 2 (HHV
  • 奥硝唑奥硝唑(Ornidazole),化学名: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是一种5-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厌氧菌和原虫、滴虫感染。左奥硝唑是奥硝唑的左旋体((S)-(−)-),用于滴虫、阿米
  • 间皮间皮细胞是指构成间皮的细胞,间皮由一层细胞组成,位在胸膜或腹膜,心包腔内和器官相接之面上。间皮的功用是提供润滑,使器官与器官、器官与胸膜与腹膜间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不会互
  • 氟化氢氟化氢(化学式:HF)是氢的氟化物,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剧毒。它是无色的气体,在空气中,只要超过3ppm就会产生刺激的味道。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可以透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及肠胃道吸收
  • 语篇言谈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简称 DA)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口语传播等学科的分析方式,讲求在语境中分析口语、书面语言、手语、肢体语言等等不同的语
  • 讯息传递讯息传递可以指:
  • 壮游壮游(英语:Grand Tour)是指自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贵族子弟进行的一种欧洲传统的旅行,后来也扩展到中欧、意大利、西班牙富有的平民阶层。壮游尤其盛行于18世纪的英国,留下了丰富
  • Sagan, C.卡尔·爱德华·萨根(英语:Carl Edward Sagan,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幻作家,和非常成功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
  • 沉降沉降又称沉积、沉淀,是悬浮液的粒子下沉积聚的过程。原因可以是地心吸力、离心力或电磁力。在地理学,沉降通常是侵蚀作用的相反,亦即沉积物迁移的最终结果;过程包括跃移。不同大
  • Hsub2/subOsub3/sub过三氧化氢也称为“三氧化氢”或“三氧化二氢”,其化学式为“H2O3”或“HOOOH”,是氢元素的氧化物。他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会分解为水和单线态氧:上述反应的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