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电台

✍ dations ◷ 2024-12-22 23:24:49 #调幅电台
调幅广播(英语:Amplitude Modulation Broadcast,常缩写为AM广播)是一种利用幅度调制技术的广播方式,通常专指中波广播。调幅是二十世纪主要的广播技术,至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仍然广泛地使用中。调幅广播始于1906由范信达建立的实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地方性的广播电台。在接下来的十年,调幅广播技术大幅度的成长。第一家商业调幅电台始于1920年代。调幅技术远比调频技术及数字广播技术简单。一个调幅广播接收机只需要侦测特定频率信号的电压幅度变化,此动作称为检波,再将此电压变化经放大后驱动扬声器。绝大多数调幅广播为单声道广播,但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少数立体声调幅广播电台。相较于调频广播,调幅广播传输距离较远。但调幅广播易受干扰,且由于载频的频带比较窄,音质不及调频广播及数位广播。一般收音机所接收的调幅广播(AM广播)就是指在中波(MW, Medium Wave)波段的调幅广播。依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范,在台湾、港澳、中国大陆、新马所属的第三区(Region 3),即包括:俄罗斯除外的亚洲,自伊朗(含)以东,至澳洲与大洋洲的区域中,中波广播使用 526.5 kHz – 1606.5 kHz 的中频频段,各信道中心频率数字为 9 的倍数,自 531 kHz – 1602 kHz,信道间隔为 9 kHz。 至于美洲所在的第二区(Region 2),则使用 520 kHz – 1,610 kHz,信道间隔10 kHz。使用高频频段的短波广播一般也是使用调幅技术,但须使用具有短波接收功能的收音机才能接收,借由短波可由大气电离层反射的特性,因此主要用作跨国性的大区域广播,但也正因如此,接收效果会受大气状况变化的影响。高于一般中波广播频率而低于30MHz的频段都可被视为短波广播。长波广播使用153–279kHz的频段,9kHz步进,使用调幅技术。长波主要靠地波传播,传播比较稳定,其传播距离依不同的传播介质、辐射功率和波长可以达到数百到数千公里。但长波广播成本高昂,且极易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影响。目前仅有欧洲、北非、前苏联地区及蒙古国还保留少数长波广播电台。

相关

  • ICD-9编码列表 (E和V代码)Template:Animal bites and stings Template:Drug reactions
  • CD8CD8受体(英语:CD8-receptor)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膜上标记(surface marker)之一。当病菌入侵人体,有一部分必定会被广布的抗原呈现细胞(此时主要指非B细胞的巨噬细胞及棘状细胞)给吞噬,
  • 保罗·埃利希保罗·埃尔利希(旧译欧立希,德语:Paul Ehrlich,1854年3月14日-1915年8月20日),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较为著名的研究包括血液学、免疫学与化学治疗。埃利赫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
  • NiS硫化镍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iS。它在自然界中以针镍矿的形式存在。硫化镍可由传统的镍盐与硫化氢反应的方法制备:镍盐溶液和硫化铵溶液反应,也能得到α-NiS,它刚沉淀出来
  • 原条原线(primitive streak、又可称为原条、原痕),是许多动物早期胚胎具有的构造,存在于鸟类、哺乳类、爬虫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原线在许多重要的胚胎发育时期扮演中线的角色,包括胚
  • 爵士歌手《爵士乐歌星》(英语:The Jazz Singer),又称《爵士歌王》,是一部1927年拍摄上映的美国歌舞电影。它是第一部全片使用声画同步的电影,它标志着商业性有声电影的出现和无声电影的结
  • 陈健民陈健民(1942年10月5日-),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为中华民国的政治人物之一。曾经代表中国国民党任职于立法委员。陈健民自传
  • 豆沙豆沙,或称作豆泥、豆蓉、豆茸,是东亚常用的甜点材料,是由磨成茸状的豆混合了糖而成。通常以红豆或绿豆作为馅料。中国北方的豆沙馅的做法是将红豆去掉豆皮,弄碎煮烂,加糖,再用油炒
  • 三国遗事《三国遗事》是由高丽时代国师一然(1206年--1289年)所编撰,以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书。该书由五卷、九篇、一百四十四个条目所构成,九篇的篇目分别为王历、纪异
  • 封地领地,又称封地、采地、封邑、采邑、食邑等,是无论欧洲或者中国的封建制度中都存在的、领主所管理的土地。在中国是周朝时就已经趋于成熟的制度。当时的统治者把土地封予或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