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剧

✍ dations ◷ 2025-08-21 07:19:33 #戏剧类型,德国音乐,乐曲形式

歌唱剧(德语:Singspiel)是带有歌唱和乐器音乐演奏的小型的话剧,起源于英国的“叙事歌剧”和法国的“喜歌剧”,十八世纪后半期传入德国,逐形成后来的歌唱剧。其特点是以音乐化的对白代替宣叙调的形式,加入民谣的风格,内容多带有政治讽刺的含义。

从16世纪开始在德语中就已经存在歌唱剧这个名称,当时这个名称指的是带有表演的小夜曲或者带有音乐的教堂、宫廷或者城市里的演出。在巴洛克时期里出现了参照意大利的榜样形成的田园诗歌。当时歌唱剧这个名称泛指所有带有音乐的舞台演出,它与歌剧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歌剧是从拉丁语族地区来的剧目,而歌唱剧则泛指所有在德国当地形成的类似的剧目。

从1700年开始歌唱剧这个名称开始被用来区分市民阶层的音乐剧与宫廷的歌剧。与歌剧不同的是歌唱剧使用歌曲,而不使用咏叹调,使用对话,而不使用宣叙调。当时有些简单的歌唱剧甚至没有自己作的曲,而是直接使用当时流行的综艺秀曲调。

1776年约瑟夫二世将维也纳的法国剧院改名为德语国家剧院(今城堡剧院),鼓励演唱德语歌唱剧,来排挤法语剧目。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的《后宫诱逃》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产生的。维也纳的国家歌唱剧结合了传统的维也纳民间剧目、喜歌剧和正歌剧(《魔笛》就有这个特点)。歌德和克里斯多夫·马丁·维兰德也为歌唱剧写过词。

通过约翰·亚当·席勒的影响德语歌唱剧于18世纪和19世纪初达到了其顶峰。歌唱剧往往有喜剧特征,因为当时的传统是市民剧目必须是喜剧。这个传统逐渐消失后歌唱剧也被用来表达严肃的内容,比如莫扎特的歌唱剧以及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其第一幕具有明显的歌唱剧特征)。

在19世纪里歌唱剧与规模巨大的大歌剧正好相反,而且小的巡回演出的剧团也可以表演歌唱剧。这个时候的作家包括阿尔伯特·洛尔青。

在19世纪后半页轻歌剧往往被称为歌唱剧。20世纪在伦敦和纽约形成了音乐喜剧,今天的音乐剧的前身。

相关

  • 钠的同位素钠(原子量:22.98976928(2))共有22个同位素,其中有1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世纪末世纪末(法语:Fin de siècle)是指一个世纪的结束。世纪末不仅包括世纪之交的含意,又兼指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开始,在19世纪末被认为是一段巨大转变,同时也蕴含希望的一个新时代。世纪
  • 睦邻政策睦邻政策是小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时期对拉丁美洲的外交政策,它有两个主要目标:保证拉美国家加入二战盟军,不与轴心国或共产主义有任何联系;将拉美转变为美国原材料的供应地与商品
  • 凯恩斯效应凯恩斯效应(Keynes Effect)是宏观经济学中利率传导机制的一种,它描写价格变化对整个商品需求的影响,即价格水平P下降-实际货币供应(M/P)增加-利率r下降-支出(投资)I增加-产出Y增加。在IS
  • 动物园守卫《动物园守卫》(英语:),是一部2011年上映美国浪漫喜剧电影。导演为曾执导《环游世界80天》与《人生遥控器》的美国籍导演弗兰克·克拉斯。男主角奇云·詹姆斯除演出之外,还兼任制
  • 高伯适高伯.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
  • 收复街道联盟收复街道联盟 (RTS) 是一个社运组织联盟,主要目的是关注公共空间里的社区自主权。运动的特质是以集体的抵抗运动反对全球化下的大型企业对公共空间的宰制,以及以汽车为主导的
  • 频率学派推断频率学派推断(Frequentist inference)是一种统计推断,强调通过数据出现的频率或比例,从样本数据中得出结论。它的另一个名称是频率学派统计,这是一种推断的框架,两种完善的方法统
  • 卡罗琳·李·亨茨卡罗琳·李·亨茨(Caroline Lee Hentz,1800年-1856年)美国小说家,以反对废除主义和她反对反奴隶制度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而闻名。 她年轻时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人物,并且为妇女的小说
  • 伊丽莎白·夏洛特 (普法尔茨公主)伊丽莎白·夏洛特·德·巴伐利亚(法语:Élisabeth-Charlotte de Bavière,1652年5月27日-1722年12月8日),又称伊丽莎白·夏洛特,普法尔茨公主(法语:Elizabeth-Charlotte, Princess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