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兰屿
✍ dations ◷ 2025-10-22 23:55:39 #小兰屿
坐标:21°56′59.9″N 121°36′36.56″E / 21.949972°N 121.6101556°E / 21.949972; 121.6101556小兰屿(达悟语:Jimagaod)位处西太平洋,位于兰屿的东南方,是一座火山岛。行政区属于台东县兰屿乡红头村。汉名为小兰屿、小红头屿,均为相对兰屿(红头屿)而命名。达悟名:Ji-Teiwan(意指神秘岛)、Ji-Magaod。其他别称有:Jiteiwan、Jitewan、Domaciatovan、Dosakapozo、Jiawood、Likeya、Pongso、Ji-Teiwan、Ji-Magawod、JiMagawed、JiMagaod、DoMaciatovang、Jimagaod、Jiteywan等,部分别称源自达悟语gaod(荖藤)。小兰屿位于兰屿东南方,大约3浬(5.556千米)左右航程。小兰屿面积为1.75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约4.3千米,海岸多为悬崖分布,至今无人居住,中华民国军方将其列为导弹的靶场。小兰屿之西南海域有暗礁,名为高台石。小兰屿全岛主要由含黑云母之角闪石安山岩熔岩流及火山碎屑岩所组成,熔岩堆积于岛屿的四个角落,为全岛较高的地区,东南角高175米的小红头屿山,为小兰屿的最高峰,岛屿中央为火山喷发口形成的洼地,呈现出外形良好的火山陷落口地形。海岸多为悬崖分布,而碎裂的安山岩,在经过海水的磨蚀及氧化而形成赤红色及黑色砾石滩,是小兰屿海岸的一大特色。目前所有记载小兰屿生物的文献资料非常缺乏,仅有在日治时代调查并记载小兰屿为白腹鲣鸟的生殖地之一,但在经过这数十年期间,这些白色的大鸟可能早已销声匿迹,目前记录仅有两栖爬虫类曾经作过局部调查,沿岸潮间带及亚潮带之海岸生物,更是没有文献记录。小兰屿蝴蝶兰,又称为桃红蝴蝶兰,在台湾地区只产在小兰屿,1934年首次命名为小兰屿蝴蝶兰,2010年认定其与菲律宾常见之桃红物蝶兰为同一物种。数量稀少,在台湾属于严重濒临绝灭的物种。2010年,屏东海生馆助理研究员朱育民团在小兰屿岛上火口低洼处的泥土中,找到一种类似金字塔状的卵,经分离孵化后比对基因,发现为“仙女虾”,因海生馆暂无繁殖饲养计划,目前仅保存卵进行日后研究。朱育民指出,台湾首次发现仙女虾的纪录是2004年在阳明山向天湖,由台大生命科学系教授周莲香团队发现,但与他在小兰屿发现的个体不同,进行基因比对发现,小兰屿仙女虾跟澳洲昆士兰仙女虾类似,不排除是过境候鸟夹带含卵的泥土掉落。
相关
- 硅化木硅化木,又称木变石,是远古树木的遗骸经过长期的化学元素替换过程(特指硅化过程)而形成的化石。生物以木质树的植物形式在地球上出现已久,遍及世界各角落,在世界六大陆都能发现。其
- 呼吸酶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氧化磷酸化的一部分,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或者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上,叶绿体在类囊体膜上所进行的进行光合磷酸化过程,高能电子在膜上一系列蛋白传送的过
- 布鲁斯蓝调(英文:Blues,被称为蓝调,音译为布鲁斯)是一个音乐流派和音乐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南方腹地及美国各地。这种流派的根源是从非洲传统音乐而来,非裔美国人的歌曲
- 脱氨基脱氨作用(英语:deamination,亦可称为脱氨基)是指移除分子上的一个氨基。人类的肝脏经由脱氨作用将氨基酸分解,当氨基酸的氨基被去除之后,会转变成氨。由碳及氢所组成的残余部分,则
- 张干二张乾二(1928年8月-),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张乾二进入集美中学学习。1947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8年,兼职在鼓浪
- 南加州加州南部(Southern California)是美国加州南部的超级城市区,范围包含大洛杉矶地区及大圣地牙哥都会区。加州南部范围从文图拉延伸至圣地牙哥,其南端则是美墨边境。
- 东方政策东方政策(德语:Ostpolitik),全称为新东方政策(德语:Neue Ostpolitik),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在1969年开始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及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正常化。受埃贡·巴
- 2011年世界设计大会2011台北世界设计大会(2011 IDA Congress Taipei)是由国际设计联盟(IDA)协办,2011年10月24日至26日将由“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于中华民国(台湾)的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预期将有逾3
- 剑鱼剑鱼或称剑旗鱼,是一种大型的掠食性鱼类,为辐鳍鱼纲旗鱼目剑旗鱼科剑旗鱼属的唯一一个物种。此鱼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温带海域。水深0-650米。本鱼体似旗鱼,但吻部为平扁的剑状
- Nereidiformia沙蚕亚目(学名:Nereidiformia)是多毛纲足刺亚纲叶须虫目之下的一个亚目。在较旧的分类系统中,本亚目作沙蚕目,后来与叶须虫目合并。原来沙蚕目有几个科(例如:浮蚕科)在合并后没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