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混成理论

✍ dations ◷ 2025-08-17 18:41:19 #概念混成理论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 ,概念混成理论(英语:Conceptual blending),又称为概念整合理论或观点应用(view application) ,是吉勒·福科尼耶和马克·特纳提出的认知理论。 根据该理论,潜意识被假定普遍存于日常思想和语言之中,而来自不同情境的元素和重要联系则在潜意识过程中发生了“融合”。这与试图对文化传承的思想进行统一描述的迷因十分相似。

这一理论于1993年开始发展,早期的代表性阐述可参见网络文章《概念整合与形式表达》。 特纳和福科尼耶引用了阿瑟·库斯勒于1964年出版的著作《创造行为》,将其作为概念混成的早期先驱:库斯勒在艺术、科学和幽默方面的创造性成就中发现了一个共同模式,他将其称为“矩阵的偶联性关系”(bisociation of matrices)。 2002年,特纳和福科尼耶出版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书,书中提出了新版本的混成理论,术语变得略为不同。 在特纳和福科尼耶的系统阐述中,概念混成是乔治·莱考夫和罗杰・安东森(RafaelNúñez)于著作《数学的起源》中所使用的理论工具,莱考夫及安东森断言“理解数学需要掌握广阔的隐喻混合网络。”

概念混成与基于框架的理论息息相关,但从根本上超越了这些理论,原因在于它是关于如何结合框架(或类似框架的对象)的理论。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PARC的施拉格(Shrager)于1980年代实现了称为“ 观点应用 ”的早期计算模型程式,该模型与当时还未提出的概念混成有着紧密关联,并在复杂设备的因果推理领域以及科学推理领域有所应用。 最近混成的计算方法已经在数学等领域得到了发展。 后来的一些模型则基于早期实作尚未使用的“结构映射”之上。近期,在AI推理系统非单调扩展的背景下(并与基于框架的理论一致),通用框架能够对复杂的类人概念组合(如宠物-鱼问题)及概念混成作出解释,并已在认知建模和计算创新应用 完成测试和开发。

在概念混成理论学者马克·特纳的著作《文学心灵》中指出: (p. 93),

概念混成是日常思维的基本工具,从社会到科学,用于我们对所有现实的基本识解。

从概念混成中获得的见解被视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物,但是概念混成理论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创造力理论,因为它没有阐明混成的来源。 换句话说,概念混成为描述创造性产物的术语,但对于灵感的问题却没有头绪。  

相关

  • 心脏心脏(英语:heart),常简称心,是一种在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有的肌造器官,它的功用是推动循环系统中血管的血液。血液提供身体氧气以及养分,同时也协助身体移除代谢废弃物(英语:metabolic w
  • 5-HT2受体5-HT2受体(5-HT2 receptors)属于5-羟色胺受体家族的一个次家族,可与内源性神经递质血清素结合(5-羟色胺)。5-HT2次家族包含三种G蛋白偶联受体,可与Gq/G11(英语:Gq protein)结合并调控
  • 张裂型板块边界分离板块边缘(divergent boundary)又称张裂型板块边界,是地壳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地幔上部经熔融作用冒出产生新的岩石圈。这个地区成为大陆的末端,最终形成大洋盆地。大
  • 新非洲黑豹党新非洲黑豹党(英语:New Afrikan Black Panther Party)是美国的一个毛派黑人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05年。该党的政治立场是极左翼。该党的意识形态是反帝国主义、反种族主义、女
  • 白粉藤属约350白粉藤属(学名:),或称粉藤属,是葡萄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或常绿、攀援灌木植物。该属共有3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雷蒙德·巴克兰雷蒙德·巴克兰(英语:Raymond Buckland、1934年8月31日-)是美国的世界著名的神秘学专家之一。巫名为“洛巴特(Robat)”。有着吉普赛血统的巴克兰出生于英国伦敦,长期处于英格兰教会
  • 链接器链接器(英语:Linker),又译为链接器、连结器,是一个程序,将一个或多个由编译器或汇编器生成的目标文件外加库,链接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在IBM大型主机比如OS/360(英语:OS/360)上,链接器是l
  • 邓传明邓传明(1961年2月-2020年5月27日),男,汉族,湖北荆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哈尔滨工程大学技术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1977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
  • 杜梅特山坐标:73°11′S 64°1′E / 73.183°S 64.017°E / -73.183; 64.017杜梅特山(英语:Mount Dummett)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麦克罗伯特森地,属于查尔斯王子山脉的一部分,处于麦考利山以
  • 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年5月29日-1936年6月14日),英国作家、文学评论者以及神学家。热爱推理小说,不但致力于推广,更亲自下海撰写推理小说,所创造最著名的角色是“布朗神父”,首开以犯罪心理学方式推理案情之先河,与福尔摩斯注重物证推理的派别分庭抗礼。切斯特顿出生于英国伦敦西区的肯辛顿,先后受教于圣保罗中学(St Paul's School(英语:St Paul's School))与史雷德艺术学校(Slade School of Art(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