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隆加

✍ dations ◷ 2025-02-23 19:39:28 #南美洲艺术,舞曲,歌曲形式,西班牙语词汇,汉语外来词

米隆加 (西班牙文 Milonga),是一个音乐及舞蹈术语,指的是南美洲,尤其是阿根廷、巴西、乌拉圭一带的一种风格近似于探戈的流行舞曲的音乐形式。

作为舞曲的米隆加,可以填入不同的旋律,表达不同的乐思,但通常用来表现较粗犷不羁的内容。米隆加根植于非洲音乐,起源于拉普拉塔河流域,其全盛时期在19世纪70年代,但至今仍经久不衰。

米隆加(Milonga)源自非洲的班图语,本义是“唱词”,传入西班牙文后,又西班牙文传入其他语言。

汉语的“米隆加”一词是西班牙文的音译。

一般认为,米隆加是探戈的先行者。米隆加舞曲对日后探戈风格的定型起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认为,探戈是放慢节奏的米隆加。因此,米隆加舞较探戈比起来,速度快、舞步更粗犷不羁,而相应音乐表现的意境也比较直接而活泼。

米隆加在节奏型上与Candombe(冈东贝)舞也较为相似,但其导源于一种称为payada de contrapunto的声乐形式。

米隆加多采用2/4或4/4拍的乐谱记法,与探戈类似。但速度活泼,因此往往将四分音符作更细致的划分。

以2/4拍为例,如果将每小节的四分音符划分为8个16分音符的话,普通的2/4拍的重音只有两个重音,分别在第1拍和第5拍:

1 2 3 4 5 6 7 8

而米隆加的重音则较为多样化: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米隆加舞蹈的姿势比较独特,采用男女舞伴互动的握持法,取面对面闭式舞姿。

为米隆加风格作曲的音乐家甚多,但超出单纯舞曲范围,将米隆加提升至一种较有思想内涵的音乐形式,并能在古典音乐厅等场合以纯音乐艺术的形式进行展演的音乐家是阿根廷的阿斯托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a)。

他以米隆加为节奏基底,创作过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著名作品,其中包括《天使米隆加》(西班牙文 Milonga del Angel)

阿根廷皮亚佐拉探戈

相关

  • 方式关系方式关系(英语:troponymy)指的是词位之间因“方式”的联系而存在的关系。这个概念由克里斯蒂安妮·费尔巴姆(英语:Christiane Fellbaum)和乔治·A·米勒首次提出。例如,咕哝、嘟囔
  • 电压电压(英语:Voltage,electric tension 或 electric pressure),也称作电势差、电位差(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
  • 对英国广播公司的争议本条目按时间顺序概述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发生的丑闻。2003年7月,BBC Radio 4的一个新闻节目引述了一名英国政府官员的话,称贝理雅内阁在“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
  • 克劳斯·富赫斯克劳斯·艾米尔·尤利乌斯·富赫斯(德语:Klaus Emil Julius Fuchs,1911年12月29日-1988年1月28日),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著名核武器间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美、苏、英三国的核武器研
  • 亚当·汪德鲁斯卡亚亚当·汪德鲁斯卡亚(德语:Adam Wandruszka,1914年8月6日-1997年7月9日),出生于乌克兰利沃夫的历史学家和新闻记者。汪德鲁斯卡亚曾在维也纳当地及德国科隆的大学担任教授,曾出版的
  • 吉奥夫·赫斯特吉奥夫·赫斯特爵士,MBE(英语:Sir Geoff Hurst,1941年12月8日—)是在世界杯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唯一一人,现在他已被授予爵位。他最早在西汉姆联是一名边前卫,后来教练罗恩·格林
  • 桑克李树权(1967年-),笔名桑克,中国当代诗人,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8511农场,现在居住在哈尔滨市。桑克自幼受母亲影响热爱诗歌,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毕业。其诗歌作品在国内外多
  • 天使陷落《天使陷落》(英语:)是一部于2019年上映的美国动作片,由雷克·罗曼·沃(英语:Ric Roman Waugh)执导,并与罗伯特·马克·凯曼(英语:Robert Mark Kamen)、马特·库克共同编剧。本片为2016
  • 泰尼·坦普帕特里克·查库莫卡·奥克格乌(Patrick Chukwuemeka Okogwu,1988年11月7日-),以其艺名泰尼·坦普(Tinie Tempah)出名,是英国的说唱歌手。他在2007年录制了自己的首张混音带,其中收录
  • 卡罗斯·海斯卡克卡罗斯·诺曼·海斯卡克二世(Carlos Norman Hathcock II)(1942年5月20日-1999年2月23日),为越战时期美国海军陆战队枪炮军士,狙击手,服役期间共击杀93人,非官方击杀统计更达3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