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华菊

✍ dations ◷ 2025-11-25 22:33:40 #花卉,秋英属,墨西哥植物

硫华菊(学名:),又名黄秋英、黄波斯菊、黄花波斯菊、硫黄菊、硫磺菊、黄芙蓉,是菊科秋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在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自然生长。种加词的本意就是“硫磺的”。

此植物喜阳耐半阴,耐寒性一般,是由大波斯菊()与同属其他种自然杂交得到,现在是广泛栽培的园艺花卉和切花材料。硫华菊株形较凌乱,因此适合丛植,无法像大波斯菊一样可用来布置花境。

硫华菊多分枝,株高约30-100厘米,大多数情况下株高60厘米,盆栽时一般保留20厘米高的矮小植株。硫华菊长有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有短尖,与大波斯菊相比叶片更宽,叶缘锯齿更粗糙。瘦果总长1.8-2.5厘米,棕褐色,坚硬,粗糙有毛,顶端有细长喙。如果夏季炎热程度加剧,硫华菊的花期会有提前的倾向。

花期长,为6月-11月,而一般来说,春播硫华菊花期6-8月,夏播花期9-10月。开直径3-5厘米的黄、金黄和橙色花,而在改良种中有开红色花朵的品种;中心管状花为黄色或褐红色。其花型有单瓣和重瓣两种,园艺市场出售的是基本上是重瓣品种。

硫华菊不易受病虫侵害,但在初夏的新芽附近会有蚜虫生长。硫华菊在贫瘠的土壤中只需适量水就可以正常生长,是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易于养护。此花在阳光不充足的环境下也勉强可栽培,但在这种环境下要注意防止叶片变形。

18世纪末,西班牙马德里植物园首次种植硫华菊,从此硫华菊被该植物园的园长、硫华菊的命名人安东尼奥·何塞·卡瓦尼列斯引入欧洲。据残存的文献记载,硫华菊是于大正时代初期传入日本,现在是日本主要的园艺花卉品种之一。

硫华菊在韩国生长也很普遍,街道旁大量生长这种花。1950年代,农学家、植物学家禹长春博士建议引进此花,之后此花在韩国大量栽培。

1996年,硫华菊被美国东南部外来有害植物理事会(SE-EPPC)宣布为入侵物种。

目前主要的硫华菊栽培种包括:

发芽需要7-21日,最适温度为24°C,发芽50-60日后开花。其耐贫瘠沙质土壤,原本生长在墨西哥的碱性土壤地区,因此适宜土壤pH为6.0-8.5。阳光明媚的天气有利于开花,但也可耐受半阴条件。出芽后的植株耐旱能力强,不易受病虫侵害,这种强大的生活力已在美国的一些虫害区证实。

硫华菊的花语是野性美。而这种花在1997年由小田茜主演的日本电影《秋樱》(秋桜,Remembering The Cosmos Flower)中作为主要的意象出现。

相关

  • 麻醉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麻醉学(英语:Anesthesia、Anesthesiolog
  • 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英语:Sub-Saharan Africa),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又称亚撒哈拉地区、下撒哈拉、漠南非洲,也有称黑非洲(Negro Africa)。政治上,包括了所有或部分领土位于撒哈拉
  •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一种肱骨外髁突附近(肘关节外侧)酸痛的症状。前臂伸肌肌腱在抓握东西(如网球拍)时收缩、紧张,过多使用这些肌肉会造成这些肌肉起点的肌腱变性、退化和撕
  • 厄立特里亚意属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语:Colonia eritrea) 指1890年起由意大利占领并管治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首府为阿斯马拉。随着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竣工,环红海地区与欧洲地区的航运迅速地发
  • 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bovine γ,PDB 1AB9,EC 3.4.21.1),也叫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是一种能够分解蛋白质的消化性酶,活性基团为丝氨酸,故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在酪
  • 法拉第常数法拉第常数(F)是近代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物理常数,代表每摩尔电子所携带的电荷,单位C/mol,它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N A
  • 西约克西约克郡(英语:West Yorkshire),英国英格兰约克郡-亨伯地区的名誉郡、都市郡,包含5个都市自治市。以人口计算,利茲市、布拉德福德市、韦克菲尔德市分别是第1、2、3大城市、都市自
  • 剑客行《剑客行》为古龙早期作品,算是古龙第一部长篇(《剑毒梅香》虽长,但大部分为代笔),1962年或1963年明祥出版,今据诸葛青云〈卖瓜者言〉更正为1961年。并与1964年明祥出版的《无情碧
  • 徐时进 (明朝)徐时进(?-1632年),明朝政治人物、作家。字见可,号九瀛生,浙江鄞县人。少年家中贫困,但发愤学习。考中万历二十三年(1605年)乙未科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负责芜湖的水运和税务。回到朝中
  • 徐中舒徐中舒(1898年10月15日-1991年1月9日),原名道威,字中舒,以字行,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庆市)人,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1925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在王国维、梁启超指导下学习古文